很多人觉得舒适区并不舒适。然而,我认为,称为舒适区是有原因的。拥有一种可预见的、没有不愉快惊喜的生活是一种绝对舒适。 当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经历季节的涨落和流动时,拥有稳定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舒适。 懂你的人不会在晚上7点打电话给你,因为他们一定知道,这个时间你刚刚坐下吃晚饭。他们也知道给你买什么生日礼物,因为你对衣服、葡萄酒,甚至商店礼品卡的偏好都是固定的。 然而,事实证明,在笔直狭窄的道路上行走,可能对你的幸福感没有多大好处。即使你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那些让人安心的习惯,只是考虑打破你的模式是有价值的。 因此,我们需要完成跨越舒适区走向勇敢区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 对挖掘自身潜力最大的阻碍 出于很多原因,很多人(也许是大部分人)从未挖掘出他们的最大潜力。 而逃避那些能够激发他们潜力的挑战,导致他们对自身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沮丧或不满足。但如果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打破阻挠障碍,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幸福与成就感。 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并不是我们保护自己、维持关系或减少自身脆弱感最常见的方式。 凡事小心翼翼可能得确会缓解(至少暂时缓解)我们情绪的失衡。当发生失败或被拒绝的可能性时,我们体内原始的求生系统会出于本能开始运作,它发出强烈的警告,让我们远离那些会给我们带来沉重打击的事情。这解释了为什么自我保护性警惕或拒绝跨出自己的舒适区,一直以来让大部分人裹足不前。 几乎肯定的是,争取更好的生活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这让人感到不安。确实,愿意勇敢一回并“放手一搏”并非没有风险,但是,也只有鼓起勇气战胜这些常常与不确定性相联的焦虑,我们才能从各种机会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当各种让人恐惧的真实的焦虑感受在体内涌动时,只有具备相当坚韧品质的人才能够抵抗住那些感受所传达的即时威胁。 如果你无法抵抗这种内部压力,不管是身体上、精神上以及情绪上, 它们都在无时不刻的叫嚣着,吸引你的注意力,那么你将裹足不前,通过足够的努力你也无法战胜面前的挑战。一触即发的危机让人痛苦不堪,为了追求项目或一段关系的成功所需要的精力和决心都会随之耗尽。毕竟,来自体内恐吓的声音不停地吼叫着:“不要那么做”。 不仅如此,当你面对挑战时,除非能够勇敢的正视它,否则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具有怎样的潜力。这篇文章将会描述那些一经发觉几乎就能保证你能成功挖掘自身潜力的个人特质: 它们能有效的让你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人。 你可能不会“友好”面对挑战的各类原因 在这类情况下,你害怕那些有益或让人快乐的追求,可能不会产生你想要的理想结果。它可能不够好,不够完美。因此,你不断的怀疑自我,不断的拖延直到机会消失。让人难过的是,完美主义会让你丧失决心,会沉重打击你追求那些对你有意义的目标的热情。 自我效能,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自信。你可能不会直面挑战,因为你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战胜它。缺少“我可以”的态度,你将不会挑战任何你不熟悉的事情。你会拒绝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你害怕要做的事非你力所能及,从而加剧了慢性的自我怀疑。 与缺少足够的自我效能类似,活在当下这样的信念会削弱你为自己争取那些重要东西的决心。这种对失败的过度恐惧,与你缺少情感支持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关系密切。同时,这种恐惧压制了你放手一搏的勇气。学会如何“成功地失败”意味着你将失败视为未来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例如,你已排除了以前认为有效的方法),而且很多人缺少这种最终会“胜利”的觉悟。如果你的自我接受是有条件的,你可能无法解决那些不能事先保证结果的事情。 如果对你最重要的事是获得他人的认可,你将不会去尝试那些可能会损害他人对你的背书、信心或认同的事情,因为你自己无法提供这些东西。 如果需要,你应该能够进行自我鼓励。但如果你害怕失败,除非其他人能为你加油鼓劲,否则你不是放弃已开始的冒险,就是完全逃避可能的挑战。 这些词指出,你不接受挑战的原因,可能是那些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东西 ,也就是你的负面情绪、思维或总体的态度。如果你感到麻木、丧气、或甚至是痛苦,很显然,你直面挑战的动力不足以让你行动起来,更别说是战胜它了。 你可能有自信实现自己的心之所向,但不具有让自己的想法开花结果的自觉性与勤奋精神。如果不能专注于手边的工作,你的热情终将耗尽。如果相对于工作你更喜欢玩乐,那么你所在意的项目很有可能被延迟或无法完成。 从舒适区走入勇敢区,你需要做些什么? 巨大的焦虑会让你放弃你正在做的事情,甚至是你想要做的想法。无论它会提供何种即时的回馈,抵制这种挫伤积极性的想法很关键。如果你依照它行事,焦虑所产生的压抑甚至是越来越严重的脆弱感都会很快消失。然而,秉承“安全至上”的原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它会阻碍你面对挑战,那些让你逐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最让你钦佩的自己的挑战。 接下来,我将叙述的大部分内容是对之前如何突破障碍(适得其反的)走出舒适区的补充。但重点是建立思维与技巧,两者会极大的改变自身对所面临的挑战的反应。 心理学家马嘉·派克洛维克在《挑战心理学》一书中,通过类比身体与精神的挑战来专注于这项自身成长的课题: 我们的身体天生会适应施加在其上的要求。要求越巨大,反应也越剧烈。根据渐进式阻力原则,肌肉会持续的生长增强。这个原则基于肌肉需要不断锻炼来增强与生长的原理,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肌肉会渐进式的战胜阻力的原理。 任何拓展我们身体极限的挑战都强迫我们去突破逆境,检验我们的极限、个性以及承诺,鼓励我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没有挑战,没有被推向自身极限,就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同时,比挑战更重要的是,在战胜它的过程中,我们展示出的性格中的特点以及学到的技巧。 ![]() 上面最后一句话简洁地解释了“一事成,百事顺”这个常用谚语的意思。为了突破自我限制,你必须愿意战胜自己的焦虑,进入陌生的领域。 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人们通过不断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从而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来发掘这个内在的能力。通过这个方式,人们在实践中展示出他们可以取得之前从未尝试取得的胜利的能力。毕竟,如果你拒绝张开自己的翅膀,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能飞呢? 确实,有些时候避免挑战是谨慎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你不作为的原因,是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还是在意努力失败后自身的感受。如果是因为害怕,你需要学会通过更客观、全面的方式来评估自己的情况,从而战胜它。 记住,在开始一个新项目前感到焦虑是正常的。但除非你允许它压垮你,否则你仍可将其简单地视为你的下一个挑战,这是一个你不想错过的学习机会。最终,失败也不是一件大事。 一旦拥有以下的一些品质,你将会得到快速的成长。慢慢地,你的行动不仅会增强这些品质,更会改变你的自我印象,你终将变成自己忠实的伙伴:
![]()
![]()
最后,生命中没有比接受挑战更能给人以力量的事情了,它不断地给我们机会去证明我们有能力、有资源去战胜它。进一步来说,只要你仍然躲在你的舒适区里,你将永远无法发掘你的潜力。 因此,请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区,并谨慎地步入充满焦虑与朝气的新领域吧! ![]() 您还想看到关于“自我成长”、“两性关系”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