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珺博士课堂感悟

 言摄艺事 2020-03-24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我见

“提升计划”眼看进入尾声,专家、教授们的精彩仍历历在目,今天上午,腾珺博士主题为《21世纪核心素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讲座为“提升计划”带来又一波高潮!

腾珺博士在课堂上与学员亲切交流

腾珺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应该是21世纪中国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素养,她讲到一个“与美国同学之间的对话”案例时,我被腾珺老师机智而充满民族自豪感的反问深深打动。

轻松的课堂气氛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介质的民族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中华民族是个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共同体,这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腾珺博士的课堂,学员讨论那是相当的激烈哟

我以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包括三层涵义:

其一,各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是一个统称,是相对其他国家,从国家意义上的一种称呼。中国各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文化,各民族文化也是各民族历史的积淀和缩影,因此,各民族都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其二,各民族对共同精神文化的认同。各民族都存在于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制约的国家中,在一种民族文化的构成中,总是存在着多种民族文化的元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就形成了对共精神文化的认同。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其三,各民族对彼此文化的相互认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共容的国家。多民族文化并存,使得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更加鲜明和具体,因此只有各民族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沟通、互补,才能确保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

学员踊跃发表自己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观点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贵君轻、民为邦本,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

课堂中的“角色扮演”

那么,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怎么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呢?

借用腾珺老师在讲座中说的一句话表达我个人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解:

——讲好中国话,做好中国人,扎好中国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