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人信仰上帝,中国人信仰什么?这篇文章说得真好!

 板凳门铃 2018-08-01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蓝色字“陈氏天下一家亲”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陈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祖德,敦亲睦族,造福宗亲,传播正能量!


祖宗,中国人心中的神灵

“你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文难题。

西方人说:

“我是上帝的儿子。”

中国人说:

“我是炎黄子孙。”



人类的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

但又有区别

西方的神在天上,是独神

中国的神在人间

是神明和祖灵合二为一

如,盘古氏开天地,他作为人与天地同生,死后也与天地同在。神话时代之后是传说时代。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田猎及畜养家畜家禽。再之后就是炎帝、黄帝,中国古代史自此比较有据了,中国人也就把炎黄二帝视为自己的人文始祖、至尊老祖宗。《竹书纪年》载,“黄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这是祖宗信仰祭祀的发端。


列祖列宗,中国人心中的神灵。危难时,我们说:“祖宗保佑!”一年三个阴节的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各地习俗各有差异),我们会去扫墓、祭拜先祖。


西方人不同。危难时,基督徒说:“上帝保佑!”平时,基督徒是去教堂礼拜,乞求个人的灵魂得救。


崇拜祖宗,中国人也就有了祖籍,即一个家庭某一时期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有了祖籍也就有了宗亲,宗亲凝聚着浓浓的血缘情、乡土情。





家国情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自古以来,中国人家庭观念比较强,源于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也是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中国是家邦式社会。


由此,“乡愁”也成为中国人的特有文化。自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起,乡愁就是历代诗人吟唱的永恒主题。

诗人们对家园和乡土的眷恋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同时,中国人又创造了“国家”一词,把“家”和“国”连在一起,把自己所属的“国”视为自己的“家”。

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家国情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情感。从尧、舜、禹的禅让,到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到孙中山多次亲笔题词“天下为公”,无不凸显出“家国天下”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重视的价值理念……


传统的家国情怀,是对国的忠,对家的孝,如《礼记》所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若是不能忠孝两全,就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像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像谭嗣同那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世界学术界公认,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其中,只有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这是为什么呢?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不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她久经磨难但从未中断,更未灭亡,这要归功于中华文明里面有一个植入于骨髓、融化于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就是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它的核心就是国家统一,民族昌盛,家庭幸福。





谱牒,中国人祖宗信仰的载体



谱牒,按其记载的世系范围可分为家谱、族谱、宗谱,是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国史、方志、谱牒)之一。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或同姓全部后裔的历史,记录着他们的来源、迁徒轨迹、婚姻、繁衍、文化、家训、族规、名人功绩等。


中国人与谱牒的不解情缘,主要是源于以下几个割舍不断的情愫。


一是寻根问祖。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源流,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这是不靠“谱”的人的现实写照。但是,有了家谱,不管你在何处,也不管你隔了多少代,你都可以连根续脉,找到你的祖先。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陆宗亲和海外华人持续不断的寻根问祖,靠的就是家谱,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


二是道德教化。家谱是家族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家训、族规、名人传记、艺文著述等内容,传递的是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对后人修身处世、为人处事的告诫。


三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家谱不仅有利于营造“敦亲睦族”的家庭氛围,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同为中华民族,有同一个中华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融合与文化认同密不可分。不论是汉族建立的中央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在部分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政权,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有共同的认同,所以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家谱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