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长江、黄河、淮河 济水齐名

 zqbxi 2020-03-24

      我国江河众多。作为河流,在古代能够称“渎”者,当为最高殊荣了。何为“渎”呢?一部古代颇具权威性的地理书籍——《尔雅·释水》中这样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这里所说的济,就是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的济水,乃我国古代一条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独流入海的河流。如今,享有“四渎”之名的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依存,惟有昔日泱泱济水早已断流。济水、济水,人们在呼唤济水美名的同时,也时常议论着它“潜流入海”的传奇之谜,并为它的存在和消逝而困惑。拨开历史的烟云,揭开济水神秘的面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济水,该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呢?

济水是一条神秘的河流

      济源,因地处济水之源而得名。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南、济宁、济阳诸市县,也与济水关系密切。济水之神秘,是从源头开始的。《书·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此言记述了济水所流经的地域及走向,仿佛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张济水水系图,读之给人一种如临其境之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济水始于沇水。济水入海一千八百里,其神秘色彩首先始于源头的沇水。古人说沇水,是王屋山中升起的一种云气,落于天坛峰上,化而为水,滴到了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这水本是自然之水,无名之水,不知何故,称其沇水。尽管颇具权威性的《辞海》在解释“沇水”时,也引用了《书·禹贡》、《水经》等一些古代地理书籍的说法,诸如“导沇水,东流为济”,“水出王屋山为沇水”,“黄河北岸济水的发源处为沇水”等等,但均未从根本上解释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太乙池里的那汪清泉为何称“沇”。难怪古人称沇水为神水。由于古人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越是解释不清楚的自然物越容易被神化,因此也就越神秘。既然古人认为沇水是神水,那神水肯定清高尊贵,当然不愿与自然界的山溪河流为伍。于是,神奇的沇水就从太乙池里穴地伏流百里,直至济源城北才平地开源,来到人间,在济渎庙西侧以及济渎庙北方的万泉寨平地开源,泉水喷涌而出。不过,即使沇水是神水,这时,它尚不能称为济水。直到舜帝时,沇水泛滥,大禹导之东流,“入于河,溢为荥”才能真正称之为济水。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导沇东流”就称之为“济”呢?那么,假如当年大禹导沇水南流或曰流向其它方向,又将称为什么呢?根据文献资料分析,济水的得名,关键在于“入于河,溢为荥”。因为,济者,渡也;渡者,从此岸渡河达于彼岸也,同时兼有跨越之意。济水正是这样,它平地开源之后,水势东南流,当流至黄河北岸时,神秘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说济水注入黄河之后,依然是清的,而且清浊分明,在黄河南岸的荥阳形成荥泽,继而东流入海。现代学者研究济水时大都认为,济水入河不可能清浊分明,它之所以能一路清清注入大海,其所流经的黄河南岸的荥泽以及山东境内的菏泽、巨野泽和东平湖,起到了沉淀泥沙的关键作用。还有一种说法,即济水是从黄河底下潜流而过,在南岸的荥阳复出而溢为荥泽。这也正是古典派学者的“潜流清济”说。如此说来,不管是济水“入于河,溢为荥”,还是它从黄河底下潜流而过而溢为荥泽,都含有从此岸到达彼岸或者跨越之意。这才应该是济水之所以称“济”的真正原因。但是,济水的潜流和神秘远不止这些。从《书·禹贡》中“东出陶丘北”可以看出,济水从荥泽东流,还有一次潜流过程,至陶丘北即今山东定陶县又从地下复出,流经菏泽,与其境内东北之汶水会合后,东流注入大海。这就是被称为“渎”而独流入海的济水,真可谓一路走来,坎坎坷坷。人们不是说济水三起三伏,终到大海吗?那么,纵观济水,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应该是这样一副伏流图:即从王屋山太乙池至济源城区的龙潭(即济水西源)、北海(即济渎庙内的北海池)、万泉寨(即济水北源)平地开源处,为第一伏流段;黄河北岸至荥阳之荥泽,为第二伏流段;从荥泽流向山东陶丘的过程中,又经历一段伏流,则为第三伏流段。这样,伏流或曰潜流,也正是济水有别于长江、黄河、淮河的奇特而神秘之处。

济水是一条神化了的河流

        济水被神化,源于祭祀。我国的祭祀之风,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由于生产力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尤其是对于难以抵御的风雹雨雪、江河泛滥等自然灾害,以为是上帝的旨意、神的主宰,企盼通过祭祀,祈求大自然和神的恩赐。千百年来,被神化了的济水又有何特色呢?

——祭祀最早

        在古代,古人最早的祭祀对象是人祖和山川。人祖是古人的生命之本,山川则是古人的生存之本。据目前史学界掌握的最早的有文献依据的史料,祭祀人祖者,当以伏羲为先;祭水者,当属济水最早无疑。尽管人们相传济水的祭祀远古时期已经有之,但确切的文献记载是在周代的《左传》一书之中。《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曾这样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这里提到的任、宿、须句、颛臾四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小国,都在今山东境内的济水流域,皆系风姓太皞之后。太皞者,伏羲氏也。由此可见,那时济水已被太皞部落之后代们奉为水神,而并未提及长江、黄河、淮河。这说明,济水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与太皞一样,一直被风姓太皞之后们所崇拜、所祭祀,而到了东周春秋时期,仍由任、宿、须句、颛臾四个诸侯小国共同负责,专司祭祀活动,而并非从那时才开始祭祀太皞与济水。另据《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可见颛臾国除了和任、宿、须句共同祭祀太皞、济水外,还负责主持蒙山的祭祀。从这些先民的祭祀活动看,蒙山、济水被太皞部落奉为山川之神,并且与太皞是并列的,难道说这不是济水的独特之处吗?

——水神庙最大。

       我国古代并称“四渎”的江、河、淮、济,都曾被古代先民和历代帝王尊之为神,并为“四渎”分别建有水神庙。长江的水神庙为江渎庙,史料记载共有两处:一处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初建于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宋以后历代封都江堰的开凿者李冰父子为王,即称“二王庙”。又因岷江是长江的支流,亦称“江都庙”。该庙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另一处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建于北宋年间,原在长江北岸,因修建长江三峡工程,这里属于淹没区,秭归县城和江渎庙、屈原祠等重要文物,一同搬迁到长江南岸的秭归县凤凰山,迁址复修的江渎庙呈四合院布局,面积858平方米。黄河的水神庙是河渎庙,坐落在黄河中游的河南巩义市河水与济水汇流处的神都山下,初建于唐,水毁于宋。明初朱元璋提高了洛水的祭祀规格,视洛水如同河渎,颁诏敕建庙宇,共祀河、洛二水之神于一庙之中,时称“大王庙”。庙内现存正殿、前门及戏楼等明清建筑十余间。淮河的水神庙是淮渎庙,坐落在淮河的源头河南桐柏县境内。据说淮渎庙东汉时期已有之,后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又迁址桐柏城东关,可惜庙宇建筑已毁,只存遗址,占地约为3500平方米。济水的水神庙是济渎庙,位于济水源头的河南省济源市区。在我国现存的“四渎”水神庙中,济渎庙是建筑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堪称“天下第一水神庙”,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水神所建。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朝廷鉴于“四海”之一的北海即贝加尔湖远在大漠之北,对北海神艰于祭祀,又在济渎庙内增建北海祠,同祭济水、北海二神,故济渎庙身兼二职,又称济渎北海庙。济渎庙坐北向南,总体平面是“甲”字形布局,蕴含道教“金龟探海”之意。自隋唐之后,历代均有扩建。有资料显示,到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时,庙宇已扩建至400余间,占地33万余平方米。但在清代同治年间,因遭捻军战火破坏,庙内部分建筑被焚。尽管如此,劫后余存的古建筑仍有72间,其中宋、明、清古建筑22座,还有一处北方古典园林,其现有占地面积仍保持在86255平方米。这在河南乃至全国仍属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目前“四渎”之中现存最大的独领风骚的水神庙。其建筑风格是在“甲”字形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中轴线上,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从庙门口步入庙内,只见朱门重重,庭院深深,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绿水环绕,曲径通幽,亭台楼榭,交相生辉。而济渎庙中的北海祠,既自成体系,又与济渎庙的整体布局相协调,看似浑然一体,实则另具特色。这里既是沇水东流的平地开源处,又是祭祀活动中皇帝钦差莅临小北海(亦称龙池)投掷金龙玉简的地方。举目四望,岸柳成行,绿草如茵,亭台临岸,拱桥卧波,百泉喷涌,碧水涟漪。济水就是从这里流向大海的。需要指出的是,济渎庙是皇家祭祀场所。而在古济水沿岸,还有三座济渎庙,分布于荥阳、原阳、菏泽三地,均为民间祭祀场所。据说在远离济水的全国各地,曾有近千处民间祭祀济水的庙宇。由此可见,济渎庙不仅在“四渎”中规模大,而且也是全国水神庙最多的。

位于河南巩义的河渎庙(俗称大王庙)

位于湖北秭归县的江渎庙

——地位独特。

       封祀缘于祭祀,而祭祀的对象自然是神。“四渎”之神皆为水神,主司兴云布雨之职。兴云布雨,关乎五谷收成,这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就特别受到帝王的重视。虽然古代祭祀由来已久,但是真正把祭祀山川之神写入典章并完全上升为国家行为的,应该是在秦代及其以后的岁月里。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从中可以看出,“四渎”全部被列为祭祀水神的对象,并且济水名列“四渎”之首。隋、唐统一中国后,更加重视祭祀水神的“硬件”建设,非常重视在江、河、淮、济修建庙宇,祭祀“四渎”之神,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永保社稷。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就是隋文帝立国伊始,在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颁诏兴建的。为了方便皇帝对济水的祭祀,隋文帝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再次颁诏析轵县,在济渎庙所在地筑城设邑,以水命地设立济源县。济源就因济水之源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在“四渎”中,专门设邑并以水命名的行政治所,济水乃惟一一个。这岂不证明济水地位独特吗?

——封祀升级。

        济水自唐代之后,祭祀活动中的封祀加冕逐步升级,封号越来越多。在唐代,不仅对祭祀“四渎”列入国家典章,每年祭祀一次,而且对祭祀的用品如祭器、祭品的种类和数量,还有礼仪程序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对“四渎”进行封祀,使“四渎”有了各自的名号:“河渎封灵源公,济渎封清源公,江渎封广源公,淮渎封长源公。”瞧,济水在这里排序第二。唐天宝十年(公元752年),再次将济水加封为“清源王”。宋、元时期,济水依然保持着“王”者之尊的地位。宋徽宗封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仁宗则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一介布衣的朱元璋觉得济渎封号太滥,下令统统免去,重新封“四海”,封“四渎”。“四海”称“东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由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的贝加尔湖,不便朝廷亲临祭祀,于是就将济渎庙内的北海池作为贝加尔湖的象征,祭祀济渎神时连同北海神一同祭祀。在清代,继续延用明代祭祀山水的典章制度。到了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似乎对前朝皇帝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服气,又将济渎改封为“北渎永惠大济之神”。在整个清朝,祭祀济渎之频繁均为历代帝王所不及。清王朝规定,每遇太子继位、皇帝亲政、婚庆寿诞、离宫出巡、平定边境、册封皇后等等大事,都要颁诏并遣派钦差大臣到济渎庙祭奠济渎神和北海神。康熙和乾隆皇帝还为济渎庙亲书匾额“沇济灵源”、“流清普惠”。纵观中国历史,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能够使历代帝王顶礼膜拜的,除了孔子,大概就数济渎了。历代帝王的不断加封,使济渎的地位日益显赫,可谓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济渎庙作为皇帝祭水场所,每每祭祀,供品列案、香烟缭绕、丝竹齐鸣、百官叩首,气势之恢宏,场面之热烈,真使那时的济源人大开了眼界。

济水是一条人格化的河流

       在“四渎”之中,长江、黄河、淮河皆为巨川,封神、封公、封王,似乎顺理成章。然而,济水只不过是一条普通的自然河流,唐代诗人白居易甚至说它“盈科不足尺,岸柳难通舟”,那它为什么又能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为“四渎”而受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呢?甚至,就连唐太宗李世民对此也大惑不解。他曾问手下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也?”许敬宗解释说:“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唐太宗闻之,对济水十分欣赏,曰:“善。”一个“善”字,让我们看到了济水不仅是一条神化了的河流,更是一条人格化了的河流。其意义所在,突出地体现在:

——济水有其志。

       作为一条河流,最向往的地方莫过于大海,最远大的理想莫过于奔向大海。大海是千万条河流灵魂的归宿,是它们期望的朝拜圣地和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说,每一条河流都有源头,却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独流入海的。济水虽细,但正如唐达奚珣《游济渎记》所说的那样:“不以险阻断其势,不以清浊汩其流,终能独运长波,滔滔入海,沉潜刚克,斯君子之量欤。”唐代诗人白居易《题济水》亦云:“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这些,都是对济水独运长波,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的赞美。

——济水有其德。

      济水优秀而崇高的品德,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清”。正因为它的清,老百姓才称它为“清济”,唐玄宗才封它为“清源王”,白居易才临水而叹:“自古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就像一个人应该保持“气节”一样,济水似乎也在坚守着一种鲜明的自律意识,为了自身之“清”,君不见济水流到黄河岸边,宁可从黄河底下穴地伏流而过,也不与浑浊的黄河水同流合污。多么清高的一条河流啊?一条河尚能如此,做人尤其是做官,不更应该是这样吗?济水之美德还在于,它与黄河为邻,却不像黄河那样恃强为暴,决愁民生,正像唐太宗李世民关注济水所悟出的那个字,“善”。古人曾将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进行比较,唐达奚珣在《游济渎记》中就说:“彼三川者,或在幽僻,远而貌奇,伊何足贵。”实际上一下子把长江、黄河、淮河给否定了。当他谈到济水时则赞美道:“岂与夫体清浮之气,据函夏之中,平地开源,界空正绿,表里皆净,似若非深,舟楫既加,乃知无底,冲和自挹,斯君子之德欤。”而唐代诗人李甘在《济为渎问》一文中,又将济水与黄河进行比较,极力赞颂济水之善,谴责黄河之暴。他说:“济,南去数十里过矣,驰独浊中未尝波输气夺。别河而潜积沙,连块千里,不压不翳,益壮其流,帅汶而东,终能发山输海,此其所以为渎也。今河恃其强大自积,不捷趋海,往来戎狄间,胁泾、渭、沣、漆、汾、洛、伊、沁之水以兹其暴,决愁民生,中土患势,逆曲多穷,始归海。此皆济所羞也。”在李甘眼里,黄河简直是一条害河,而济水则是温和慈祥,宽厚仁爱,从善而流,惠泽千秋。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济水正是这样,它从源头一路走来,三起三伏,或平地开源,为河为渠,或穴地伏流,为泉为井,流经豫鲁两省诸市县,默默地滋润着两岸的农田,哺育着两岸的儿女,以善举之为,推动着古代的农业文明并在济水流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应该说,作为一条河流,能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且有如此高尚的品质和美德而受到人们的崇敬,足矣!

济水是一条承载文化的河流

       古代“四渎”曾与“五岳”齐名。如今,“五岳”犹在,“四渎”中江、河、淮犹在,依然昼夜不停地向大海奔流。唯有济水,已成为历史,在中国地理图上已不见其踪,在人们的视野中早已消逝,不复奔流了。济水真的消逝了吗?

       济水这条神秘的河流,千百年来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和思索,总想揭开它存在和消逝的神秘面纱。即便是在地理上已经认为它不复存在,但在心理上却依然认为它并未消逝。清《济源县志·艺文卷》就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文字:“沇水发源于王屋山,东出为济,经流于徐、兖,入海于青,凡三伏四见。汉新莽后枯而复通,唐高宗前通而复枯,然其潜行于地中者未尝绝也。历下东阿(历下,即山东济南;东阿,即山东平阳县东阿镇——作者注)发地得泉,皆济水也。盖其秉性清劲,不与众水为伍,故能入而不溷,曲折千里而必达于海,其性然也。”这段有趣的文字,实际上阐明了济水从发源到注海的全过程,并且指出济水在唐以前曾经两次断流,第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执政后又“枯而复通”;第二次断流是在唐高宗李治之前,也就是说应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末期。奇怪的是,唐高宗执政时是公元650年,济水已经断流,中间隔了两代皇帝之后,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于天宝六年(公元748年)又封济水为“清源公”,十年(公元752年)又加封为“清源王”。从唐高宗到唐玄宗,其间相隔百年,济水在断流的情况下,封祀不断且逐步升级,何故?这说明在古人的心目中,济水“潜行于地中未尝绝也。”并且还认为“历下东阿发地得泉,皆济水也。”也就是说,古人始终认为济水没有断流,尽管在地表上已看不到济水的身影,但济水有潜流的秉性和本领,仍在地下向大海奔流,仍是独流入海的河流。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济水,济水似乎是不复存在了。但是,古人有古人的宇宙观,他们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哲学思考,这种认识不管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他们都要坚持。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也许古人在济水断流的情况下,是把它当作一条文化河流来看待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人对济水的祭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信仰。而就祭祀而言,它既是信仰,又是一种祭祀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其他文化的不断传承,就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古人有理由说,我们当代人也有理由说,济水是一条未曾消逝的文化河流。

       近些年来,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探讨古济水在华夏文明中的作用,作为济水源头的济源市,曾先后组织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和《济源日报》社沿济水故道赴山东考察;山东境内济水流域的菏泽、定陶和因济水而得名的济南、济宁、济阳等市县,也先后组织学者和研究人员来济水源头参观探访。通过互访和交流,彼此都对古济水的存在和消逝之谜以及古济水对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过去一直认为济水消逝、完全断流了。不看不知道,一看才发现:在济水的源头,清清济水依在;在济水的下游,从济南市到入海口,那条被称之为小清河的,就是昔日的济水故道。那水以趵突泉为主注入大明湖后又注入小清河,如今仍在日夜奔流,并且尚可行舟。如此看来,济水两头都有水,只是中间断了流。难怪古人说济水“潜行于地中未尝绝也。”当然,对于济水中间断流这一段,尽管人们对古人的“潜流说”持怀疑态度,但迄今为止,也没有人能说出令人信服的道道来。不过,对于济水中间断流而且不见古河道踪影,多数人则倾向于是黄河下游几经改道,占领了济水中游这段河道,似乎可在情理之中。还有人从气象学、地理学和济水流程短、沿途接纳支流少等方面,指出济水断流的原因,但也遭到了质疑。然而,针对济水上、下游两头有水之谜,济源、山东两地学者,经过数年研究,倒是有了破谜之说:济水上、下游之所以有水,关键在于泉,而泉之数年不竭,则得益于独特而相似的地形地貌。先说济水上游之水——有人认为,济水发源根本不在王屋山主峰的太乙池里,实际上就是济源盆地的地下水。济源盆地三面环山,北依太行山,西临王屋山,南为濒临黄河的丘岭山区,东接华北平原,呈“U”字形地形地貌。其地质结构为冲洪积扇型,地下全是卵石砂砾层。这些砂石全是地质构造运动时期,滚滚洪水从北、西、南三面的山上冲下来的,层层不断堆积而起,然后经过黄土覆盖,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这样的地质结构,因为石与石之间存在的空隙,最宜于地下水的储蓄。这样,以济渎庙为中心,我们现在生活的这块黄土地下,整个就是一座大水库,一座烟波浩淼的湖泊。而城东数十公里则为平原地带,地质结构呈细沙黏土状,就像这座水库的大坝,这座湖泊的堤堰。地下本是不生水的,地下的水来自天上,来自地表。济源盆地周围山区地下多为石灰岩结构且有溶洞,年复一年的大面积降雨,就使得大量雨水渗入地下,向济源盆地潜流过来,在盆地下面水位不断升高、升高再升高,由于龙潭、济渎庙一带地势低凹,随着地下水压力的增大,终于喷涌而出,这就是泉,这就是济水之源。再说济水下游之水。济水的下游之水与山东济南市密切相关。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市区密布众泉,犹以趵突泉而闻名天下。难道这里的泉水真的与济水有关吗?古代地理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即济南,也称历城——作者注)凡发地皆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当然,这是古人的说法。而在现代,济南人为了破解济南泉城之谜,地质工作者从地质学的角度,分析济南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认为济南市区的泉水,主要来自南部山区。济南南部山区是石灰岩结构,有地下溶洞,也就是说,济南南部山区的水可以通过地下溶洞流向市区。而济南北部的地质结构是花岗岩,没有缝隙,水被岩层阻挡受到挤压,于是就从地下冒出,成为众泉。据济南市政协介绍,1996年,该市为了探明泉水的来龙去脉,专门成立试验小组,在市区南部设了几十个试验点,每个点投入了1000亿个细菌孢子。这种无害孢子是济南地下水中以前从未见过的。当实验小组在实验井中投入孢子后,奇迹发生了:8个小时就在黑虎泉中发现了大量孢子,10个小时后,在趵突泉和珍珠泉也发现了孢子。这个试验,揭开了济南众泉之谜,即:济南之泉水来自南部山区。济水源头的济源市,虽没有作这样的试验,但因地质结构、地形地貌类同,可以说,这种试验结果也是对济源盆地济水平地开源的一个佐证吧。

       靠科学去破解济水之谜当然是最好的捷径,但是对于济水全程的研究,也未必都去做上述试验。因为济水在历史上,不管它是巨流还是细水,但它毕竟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自然河流。即使它时断时续或者说完全断流了,但是,它所产生的文化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过去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这是人们的共识,没错。但是,只要你研究济水,你就会发现,哺育华夏文明的,不仅仅是黄河,在中原、在豫鲁大地,还应该有济水,是黄河与济水共同哺育了华夏文明。这一论点,就是山东济南一位学者首先提出来的。济源市政协文史委在研究济水时,也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其编纂出版的《济源历史文化精编》一书中就曾指出:“在先秦至两汉近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河南、山东一带主要的河流只有济水及其支流。那时的黄河在今河南省西北部的温县、原阳之间折向东北,流经新乡、安阳和河北省的沧州,一直向北,在天津入海。因此可以说,从先秦以后的千年间,哺育中原地区华夏文明的主要河流是济水而非黄河,这个时期也是华夏文明在中原高度发达的时期。”君不见有史为证:

——济水是古代九州向冀州王都进贡的主要通道。

       先秦时期,天下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因古代交通不便,各州向国家进贡多为水路运输。据《禹贡》记载,当时天下九州共有八条水上贡道,其中四条与济水有关,或相通,或直航,最终将贡品运抵冀州王都(夏王朝都城——原城,在济水源头济渎庙之西,今原城遗址尚存)。试可想,年年岁岁,济水之上千帆竞发,万橹齐摇,官方船队往返于各州与王都之间,那会是一种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济水对推动两岸古代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

       据山东《定陶县志》记载,定陶春秋时称为曹国,而曹国因“得济水之利,富甲天下。”济水流经曹国,加上当地的各条支流,水路四通八达。人们利用济水种植农桑,发展制陶业,并通过水路漕运,到淮河流域的楚国等地经商做生意,使曹国成为国强民富之邦。另据《尚书·禹贡》记载:“济水所经,清洌而甘,汲出日久不变味,煮黑驴皮为胶,可疗风疏疾。”这里记述的就是闻名天下的山东省平阳县东阿镇生产的阿胶。阿胶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当地名产,阿胶之所以名贵,就贵在其水,而其水正是济水。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济水源头的济渎大蒜。济渎大蒜是古代皇家贡品,其产地就在济渎庙一带的那片“合瓦宝地”。说是“宝地”,其实是一片由济水造成的低洼沼泽地带。相传早在元末明初,人们为了根治洼涝,兴利除弊,发挥济水的作用,有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开挖地下水沟,顺着地沟用瓦筑成“非”字形、“井”字形、“米”字形互相沟通的地下排水系统,上覆黄土,下流清泉,既防旱,又除涝。泉水冬温夏凉,可以调节地温。在大雪纷飞,地冻如石的严冬,“合瓦地”上片雪不存。这在古代没有塑料大棚,难以产生温室效应的情况下,“合瓦地”就像个“天然温床”,人们在这块“合瓦地”上种植的大蒜,既早熟,又个大,经久耐放且味道鲜美,进贡皇宫,颇受青睐。古代济水流域由于物产丰富,也往往成为古代王侯的争夺之地。当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我们透过战争,更可以看到古济水在“富甲天下”中的作用。最典型的就说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吧。春秋五霸乃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也。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除了别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齐国国力雄厚。齐国地处山东北部,属于古济水流域。因得益于济水,资源丰富,可事农桑,加上济水东通大海,有舟楫之利。有人说,现代战争是拼实力(武器)、拼国力(经济),古代战争也同是这样。可以说,没有济水,齐国也很难成为东方大国,更不可能成为第一霸主。

——济水是把古代战争浓缩于棋盘之上的绝无仅有的河流。

       有人说,在中国,不会下象棋的,不能当军事指挥员;还有人说,象棋是中国将军最好的演兵场。不管这话有没有道理,但它至少可以说明象棋与战争有关。当然,象棋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人们闲暇之余的娱乐品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象棋与中国古代秦末那场楚汉战争有缘呢?楚汉战争从公元前206年开始,刘邦和项羽经过数年较量,最后对恃于济水“入于河、溢于荥”的荥阳鸿沟两岸。鸿沟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河道,其源头在黄河南岸的荥阳境内与济水相连,其水注入荥泽,也就是说,鸿沟应属济水水系。现在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是源于这场战争。试问,中国古代的战争有多少?又有哪一条河流能作为敌我双方的分界线而搬上棋盘的?可以说,济水绝无仅有也。

——济水流域是古代名人产生最多和最向往的地方。

       在古济水滋养下的中原大地(主要指豫鲁两省),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有: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今河南新郑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今山东曲阜人);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孟子(今山东邹县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春秋末期的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著有《孙子兵法》的孙子(即孙武,今山东博兴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今山东胶南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今山东临沂人);唐代大诗人杜甫(今河南巩义人);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今山东章丘人);清代文学家、《聊斋》的作者蒲松龄(今山东淄川人)……出生在济水源头济源市的古代名人就更多了,如唐末五代时期荆浩,是中国北方山水画集大成者。战国时期的聂政,是中国古代闻名天下的四大刺客之一;唐代集名相高僧为一身的裴休;唐代著名诗人、茶仙卢仝;汉成帝之师、修编《论语章句》的张禹;唐代刚正不阿敢在武则天面前犯颜的大法官(职位司刑丞)徐有功;北宋擅画佛道鬼神人物的著名画家武宗元……等等。另外,济水的清丽秀美和神秘,也是历代诗人和名家向往的地方。有人说“济水东流诗千首”,这也许有些夸张。但是,据《济源县志》记载,从唐代到清代,确实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颀、文彦博、文徵明、王铎等历代文人墨客,相继来到济水之畔游赏,并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使古老的济水大为增色。

       哦,济水!往事越千年,您曾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不息地奔流过,您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您消逝了吗?我们说,您没有消逝,您永远在中华民族辉煌壮丽的文明史中,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息地奔流,奔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