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0年3月23日下午两点。 昨天简单说了一下被动基金的选择,今天来说一下主动型基金的选择吧。其实大多数买的基金,都是主动型基金,可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明星效应。看电影电视要明星;孩子读书要名校;人生病了要去大医院;做投资要跟着名人一起,买基金,自然要找有名的基金经理,因为觉得这样赚钱的机会更大一点。而被动的指数基金是尽量贴合指数的表现,所以大家对于基金经理的关注度并不高。加之指数基金通常年内涨幅有限,所以关心人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指数基金管理费收的少,自然给销售机构的费用就少,销售机构自然推广力度有限了。 但是问题在于,即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厉害。例如去年最牛的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三个基金包揽了去年的前三名,都在100%收益以上。很多人冲着他的名气买了他从去年年底到最近发行的几个基金,只是今年的业绩却非常一般,在同期基金中排中等偏上而已。为什么?其实我们把时间拉长一点,再来看看他管理的基金成绩,例如2017年11月接手的广发鑫享混合,到目前为止两年多的时间累计收益只有11%,你能相信这是同一个人管理的吗? 实际上把时间拉长了看,几乎所有基金经理的收益水平都没有你想象中高,普遍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很多都是负数。所以指望借助基金暴富,不太现实,甚至于很多基金的收益率还低于银行存款,这也是实情。因此,做好基金的选择工作,特别重要。 从个人经验来说,要规避以下几件事情,你选基金应该靠谱的多。第一是尽量别买现在最火的基金,比方前几年分别流行过分级基金、定增基金、保本基金等,后来事实证明,全是一地鸡毛。第二是爆款基金不要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爆款基金要么亏损要么盈利很慢,基本上都低于平均水平,谁管都不行。第三是基金发行火爆的时候是卖出良机,只有很难发行的时候才是好的盈利机会。第四是最好不要买主题基金,因为往往发行这种基金是因为这个题材现在火,可是等发行完了进场后,往往基金就很容易接到最后一棒,作为投资者,你就是倒霉的那个。 经常有人要我推荐几个基金或者股票给他们,对不起,没法做到。我只能告诉你们方法,具体的决定必须自己下。请记住,谁也没有你对自己财富的关注度高,谁也不可能包你赚钱。至于网上、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各种大师,呵呵,我就一句。如果真那么大本事,还用得着出来整天卖课直播收费赚钱吗?自己炒股不是更简单? 说了几天基金了,明天咱们来聊聊股票吧。估计好多人等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