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学习中华文化的(118)——“不出户,知天下。”

 沈忠明6807 2020-03-24


《道德经》47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浅解:不出门户,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事情;不用打开窗户,就可以认识到自然规律。其实有时候走得越太远,反而知道的道理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用远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用见到就可以明白真相,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不窥牖,见天道。”何为天道?无论事事物物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变化规律不变,这个规律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不出户,知天下。”古人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处在互联网时代,真的不用出门,一机在手,天下大事,了如指掌。而古时候没有互联网,是怎么知道天下的事呢?原因是“知天道”。一叶知秋,以近知远,见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其实“道”不远人,人远“道”。“道”就在我们身边,一草一木,一粥一饭无不是“道”的存在,可是平常人日用而不知,总觉得”道“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体悟就能发现,你每一刻与“道”同在。每个人都有道,不过有些人的是“歪门邪道”而已。人们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是因为他们悟了“道”,把握了规律,擅于举一反三,推己及人。试想诸葛亮身处隆中,利用“广告效应”和“饥饿疗法”,让求贤若渴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让刘皇叔能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完他关于三分天下的“博士论文”答辩,同时也解决了“空降兵”与关、张、赵等创业元老的关系,从而建功立业,实现了他自比管仲乐毅一展宏图的宏愿。真是圣贤智慧,透彻解析,自在圆满,可学而至。

学习目的就是成长,是纵向的向上向善地攀登,站得高看得远。提升格局与境界,当我们的心纯粹质朴、空灵超然时,就不会被情绪所控制、被名利所诱惑;养得此心不动、心静如水、良知清澈、临事不乱、应变无穷。

“不为而成”:白老师说:“就是要知行合一,圣贤多过,小人无过。圣人总是发现自己有很多过失;对于普通人就会固执已见,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家有病,反而让高管和员工吃药!

心明眼亮,不出户,知天下!

远东电缆沈忠明  2020324 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