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思明居士 2020-03-25

“铜”是较为常见的金属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我们当今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铜”除了作为金属材料,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具有流通价值的官方货币。

唐宋时期,铜钱是当时的官方货币,可以用来在市场上流通,购买想要的商品。因此,铜钱乃至铜制品(铜器等)都成为当时的香饽饽。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中原朝廷的“禁铜令”

所谓“物以稀为贵 ”,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唐宋时期,铜钱虽作为官方货币,但产量不容乐观。其一,是铜矿资源分布不一,各地官府无法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民间盗采盗挖现象猖獗,私铸现象屡禁不止;其二,铜制品或衍生品的铸造耗费了大量精铜,造成铜钱原材料减少。

正因这两个原因,当时的铜钱竟成了稀缺的“奢侈品”。

在唐末到五代时期,由于战事不断,加之铜钱产量有限,位于长江以南的政权就纷纷采用铁钱、铅钱、锡钱等“劣质货币”代替铜钱使用。其中,南楚国君马殷在谋士高郁的建议下,更是直接将铅铁钱作为国内的“法定货币”,鼓励入境的商人把手中的铜钱兑换成铅铁钱进行消费,以此来积累大量的铜钱,作为国库储备资源。

利用“劣质货币”替换官方铜钱的现象也非马殷独有。在往来南北两地的商贩中,几乎都会把这些劣质货币掺杂其中,再通过易货的方式换取官方铜钱,以此谋取巨额回报。

后唐同光年间,唐庄宗李存勖鉴于此类现象颁发诏令曰:“帛布之币,杂以铅锡,惟是江湖之外.....因是纲商挟带,舟楫往来,换易好钱,藏贮富室......不许将杂铅锡恶钱往来换易好钱,如有私载,并行收纳。”

唐庄宗对于此类现象是坚决禁止的,不允许在后唐境内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惜,唐庄宗的处罚力度也仅是“没收”之举,并未能震慑到商人继续使用劣钱。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有了前车之鉴,在处理“劣钱兑换铜钱”的方式上,则更加干脆。一纸诏令 ,直接禁止大宋境内使用铅铁钱。另外,对境内的铜钱进行严格管控,禁止非法流出,对于违反者一律处以重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和唐庄宗比起来,宋太祖对于打击此类行为更加坚决。不仅切断南方铅铁钱的流入渠道,还保证大宋境内的“货币体系”回到正常轨道。

宋太祖发布的“禁铜令”,对大宋境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对于新收复的南方政权来说,却是一个“噩耗”。

由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北宋初年,宋太祖在新平定的两川地区(即后蜀政权的范围)发布了一项“限铜钱令”:不允许铜钱进入两川地区,允许百姓继续使用先前“发行”的铁钱来消费。宋太宗登基后,解除了“限铜令”,同时发布了新一轮的货币政策:不许铁钱流出两川地区,且缴纳的租税、贸易税等赋税必须使用铜钱。

自从宋太宗发布了新的货币政策后,铜钱一跃成为当地的畅销“商品”。两川地区(即蜀地)本就为数不多的铜钱,此时已被抢购一空,严重威胁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现象,还得归咎于宋太祖发布的政策。

当时宋太祖出台了“禁止铜钱流入两川的诏令”,时任转运使的沈伦就响应政策,将蜀地的铜钱悉数上缴朝廷,同时大量增铸铁钱来换取百姓手中的铜钱、金银等。

表面上沈伦等人是圆满完成了宋太祖的诏令,实际中沈伦等人为完成诏令,采用一系列“增发货币”的手段,严重破坏两川地区的金融体系。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首先,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大量的铁钱流入蜀地,导致当地铁钱存量迅速激增,其价值也在不断缩水,最终形成“通货膨胀”现象:主流货币(铁钱)不值钱,商品价格成倍上涨。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太宗时期,蜀地的一匹布,就高达2万(铁)钱。

仅此一匹布,就要花费近2万铁钱,更不用说其它日常用品的价格会“通胀”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当时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困难。

其次,催生“非法利益”行为。在太宗颁布新诏令后,当地百姓兑换铜钱进行纳税就成了“刚需”之举。为此,不少商人就瞅准这个“商机”,从周边地区运送大量铜钱来蜀地“贩卖”。在贩卖的过程中,商人们趁机哄抬“物价”,让原本处于贬值状态的铁钱更是一贬再贬。具体可以参考下方表格的兑换数据: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不仅商人从事倒卖货币,就连当地的官员也参与到这场一本万利的“生意”中。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当地的转运副使聂詠、转运判官范祥以高价把俸禄所得铜钱兑换给百姓,谋求巨额利益,造成铜钱的价格再度飙升。

经这些非法商人的“恶意抬价”后,蜀地百姓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人铤而走险,或是非法铸造铁钱;或是跑去挖掘坟墓、焚烧佛像器具等方式来获得铜钱。

所以,宋太祖、宋太宗一前一后的诏令加上沈伦等人的“增发货币”行为是引起蜀地本次“通货膨胀”的关键原因。

一枚铜钱引发的“通货膨胀”

阻断“通货膨胀”的手段

蜀地这场“通货膨胀”是愈发的激烈,给宋太宗敲了一个大大的警钟:凡是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有预案,有规划地循序渐进才行。

在转运使张谔的建议下,宋太宗不再强制要求用铜钱进行缴税,暂且允许以金银、帛绢等进行替代。其后又加大对铜原料的采购,调拨周边地区的铜钱入川,并将铁钱、铜钱的兑换比下调至4:1(即上述表格中最后一栏的汇率)。这才暂时缓解了蜀地的“货币危机”。

经过这次教训,宋太宗在处理江南、岭南的货币问题上,便有了充足准备。

1、禁令:一律禁止民间开采挖掘铜矿原材料,统一由官府集中开采并制作。

2、调配:调动区域内的铜钱库存,通过调拨的方式弥补铜钱存量较少的地方,满足当地百姓的日常消费需求。

3、回收:官方以高价回收百姓手中的铁钱、锡钱等。将回收来的铁钱全部融化铸成农具器物,再把这些农具分发给淮北等地流民进行耕地使用;将回收来的锡钱分配给各州铸钱机构,作为铸造铜钱的配料。

4、通牒:禁止各级官府不得随便拒收老百姓的纳税钱,不得用俸禄钱兑换百姓的钱来谋利。

经此四步,江南、岭南地区未曾出现蜀地这样严重的“通货膨胀”事情。且在这个过程中,宋太宗还完美的成为一名“环保达人”。他颁布的诏令中,把回收来的铁钱、锡钱重新回炉铸造成所需物品。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劣钱在市场上的存量,也对废旧“钱币”充分二次利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对“货币战争”的思考

“通货膨胀”是货币战争的表现形式,往往会对某个地区的货币、物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宋太宗完全没有想到,一枚小小的铜钱竟然会引发如此严重的“通货膨胀”,实在是低估了金融的威力。有了前车之鉴,宋太宗总算意识到“货币战争”的严重性。经过一番积极的补救,宋太宗总算遏止住了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其实,因铜钱兑换引发的纷争,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拉开序幕。自唐末爆发黄巢之乱,铜钱的价值就在不断提升。由于当时中原朝廷内外矛盾重重,加上皇位更迭频繁,便无暇顾及铜钱的变化。所以,自官府至商人、中原朝廷到地方割据政权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囤积更多铜钱,以保证府库里的铜钱储备足够充足。

在此期间,铅铁钱等劣质货币就被大量铸造出来,用以充斥货币市场,作为弥补铜钱的替代品。在经过几十年的累积,到了北宋初年才猝不及防地爆发出这场“通货膨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