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伟天英 2020-03-25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是一个古老的佛国,有两千多年的佛教流传历史,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公元前3世纪,当“第三次集结”完成后,阿育王和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委派了摩哂陀率领传教团到锡兰普法。

摩哂陀长老一行人受命出发,第二年便抵达了锡兰都城阿努拉达普拉城外的眉沙迦山,并在此偶遇到了外出打猎的锡兰国王天爱帝须。

虽然天爱帝须还没真正接触过僧人,仅从派往觐见阿育王的使节中听闻过印度大陆佛教流行兴盛的情况,但是对摩哂陀长老的传法非常感兴趣。在摩哂陀长老的第一次说法中,天爱帝须国王便皈依了佛教。而后,随着摩哂陀长老的陆续传播,锡兰王室贵胄均信奉佛教。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不久后,摩哂陀长老的来临、皇室贵族们信仰了佛教的消息迅速在锡兰国内传开,平民百姓也纷纷来到王宫前要求听法。于是,天爱帝须便把王宫里饲养战象的象房对方开放,以便前来听法的百姓有所居住。

但前来听法的平民百姓络绎不绝,象房越发显得拥挤。于是,天爱帝须在首都建造了第一座佛寺——大寺,供养僧团,方便他们传法布道。此后天爱帝须又陆续在都城阿努拉达普拉周边建立了三十二个道场,并允许斯里兰卡人民出家为僧。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摩哂陀他们并非比丘尼,无法传授比丘尼戒,所以锡兰的出家者仅限于男性,妇女们无法参与。后来,摩哂陀联系印度本土,阿育王派出了摩哂陀的妹妹僧伽蜜多比丘尼前来锡兰,为当地女性传授比丘尼戒法,使锡兰教团完整成立。

从此,以大寺教团为中心,锡兰佛教蓬勃发展了起来。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至公元1世纪的时候,锡兰受到了印度南方的泰米尔人的入侵,首都阿努拉达普拉也被攻陷了。当时的伐多伽摩尼国王开始了逃亡之旅,从首都逃到中部丹布拉,隐身在当地山区的岩洞之中。

在伐多伽摩尼国王避难的过程中,众叛亲离,一度陷入了非常窘迫的境地。在落难期间,伐多伽摩尼国王受到了摩诃帝须长老的帮助,遂在成功复国后,向其布施了一座寺庙——无畏寺,以报答恩情。

但是,由于摩诃帝须长老与各色达官显贵交往甚密,传统的大寺僧团认为其违犯戒律,最后举行合议将他摒弃出僧团。摩诃帝须长老的弟子巴诃罗摩苏帝沙,不满僧团的裁决而提出抗议,并最终联合其他支持摩诃帝须长老的僧人一起搬到无畏山寺,自成一派。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至此,锡兰的上座部佛教就分裂为“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两派,以大寺派为统一教团的中心,大寺派也常以正统自居。

虽然“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两派常为争取佛教的领导权而相互倾轧,但此时两派在教理上并未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随着更贴近社会大众生活的大乘佛教在印度南部兴起及广泛传播,并在公元3世纪初传入到锡兰,“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两派的争议明显扩大。

“大寺派”坚持上座部的传统教义,认为大乘佛教是对佛法的篡改,是一种“邪说”,而“无畏山寺派”则采取开放的态度,认为大乘佛教是佛教教理的深入和发展,更容纳大乘佛教各派。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至公元4世纪初,摩诃舍那国王在原来大寺的范围内新建了一座祗陀林寺,“无畏山寺派”分裂出“祗陀林派”,锡兰形成了三派鼎立的局面。

此后,三派平衡发展,总体上“无畏山寺派”更为突出,按4世纪时中国西行求法的先驱——法显在《佛国记》中所载,当时无畏山寺最盛,住五千僧。大寺住三千僧,祗园寺住二千僧。

“大寺派”虽然教团渐衰,但在教学方面却很突出,他们在公元前26年以罗希多长老为首,举行第四次结集,将一向口传的经典以巴利文写在贝叶上保存下来,所以对佛学的研究贡献至巨。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公元5世纪时,北印度的觉音上座将大寺上座部所传的三藏(在四世纪改译为锡兰语)重新译成巴利文,又翻译注释本,并完成一部佛教百科全书的巨著《清净道论》,奠定了大寺派再度兴盛的基础。与他同时期的觉授、护法、阿难陀、阿罗陀、摩诃沙密及达摩尸利等诸大论师,也分别为律部、论部作注释。著名的史书《岛史》和《大史》也分别在四、五世纪完成。《岛史》是锡兰现存最古的编年史史诗;《大史》则是摩诃那摩所编的王统编年史诗,可视为大寺派所传的佛教史。

11世纪初,锡兰遭受南印度的朱罗国人入侵达数十年,不但王宫宝物被劫,精舍与舍利塔也遭破坏,首都化为废墟。直到11世纪末,一位名为毗阇耶跋怙的英雄,率领锡兰人将朱罗国的军队赶回印度。大获胜利后,毗阇耶跋怙登基为王,并将锡兰都城从阿努拉达普拉迁至波隆纳鲁沃。

由于朱罗国人信仰印度教湿婆派,因此在征服锡兰的近百年间对佛教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摧残。直到毗阇耶跋怙登基后,佛教才得到复兴。而且,毗阇耶跋怙王结束了锡兰佛教三派鼎立的局面:整合了“无畏山寺派”和“祗陀林派”,最终以“大寺派”为中心,成为锡兰佛教正统。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12世纪中期,波罗羯磨跋怙一世统一锡兰,到处创建寺院、佛塔,又命令摩诃迦叶及沙利补多底举行圣典结集,整理和注释上座部的三藏,并加以注释。这个工作使得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产生了许多研究学问的僧侣,锡兰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继波罗羯磨跋怙一世之后的毗阇耶跋怙三世及四世两位国王,也不遗余力地邀请南印度的高僧前来编修佛典。又把佛钵、佛牙安奉在卑罗斯罗山,在各地设大供养会,以及下令僧团举行传戒法会。

16世纪时候,帝国主义时代来临。锡兰当时进入了分裂状态,各国分立,有的国家依附入侵的葡萄牙势力,改信天主教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而且,各国经常举兵互相攻打,最后在1582年,由性情残暴的罗阇斯诃一世统一大部分的国土,改信印度的湿婆教,并全力破坏寺塔经典,杀戮僧侣,以致锡兰境内没有比丘。其后的国王虽多力图复兴佛教,却难以收到效果。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17世纪时候,荷兰取缔了葡萄牙,锡兰被荷兰全面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对佛寺进行破坏,命令锡兰人改信耶稣教。

直到18世纪中期,泰国长老优波离等十人为锡兰的僧侣授戒,锡兰逐渐有3000多位比丘。这个泰国系统的佛教被称为喀罗尼派,只和贵族、富人交往。因此,一些僧侣便传承缅甸系统的阿摩罗补罗派的戒法,另立教团。

到了18世纪末,英国人代替了荷兰人统治锡兰。相对而言,英国人统治锡兰,虽然表面上承认锡兰人民所信仰的佛教,但也在教育上提高耶稣教的地位。

直到1833年刊行了英译的《大史》等书,才展开欧洲人研究锡兰佛教的端绪,并刺激当地佛教的复兴。

斯里兰卡,佛家圣地!

复兴后,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分为三派:

1、罗曼那派,即11世纪从缅甸迎请的佛教长老所建的系统。

2、暹罗派,也称优婆哩派,为18世纪从暹罗迎请的系统。

3、阿摩罗普罗派,为一部分斯里兰卡在家佛教徒因社会地位较低,本国僧人不愿给予授戒,而于1802年去缅甸的罗摩罗睺罗,从当地长老受戒后返回的系统。

三派在教理上无甚相违,但戒律稍有不同,因此和睦相处,直至今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