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书(伪古文)》释意(三)[夏书·五子之歌]

 克谐达功 2020-03-25

2、夏书·五子之歌

【原文】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编注]此段首,传为孔子所加。

[释文]夏太康失去了国家后,他的五个兄弟,赶到洛水弯曲入黄河的岸边,并留传下来《五子之歌》。

【原文】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释文]传承帝位的太康,骄奢淫逸,道德沦丧。天下人心涣散,而太康依然四处游玩,远在洛水田猎,百余天不回朝理政。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借故百姓嫌怨,占据黄河天险,公开阻止太康返回黄河北的都城。当时,伴随太康出行的五个兄弟,他们驾车带着母亲,来到洛水流注黄河弯曲处,五人心怀忧愤,分别吟诵先帝大禹的警戒,这就是《五子之歌》的来由。

【原文】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释文]其中太康的一个兄弟说:“祖上禹帝曾经教导我们,必须要亲近体贴民众,而不能排斥他们以至于疏远嫌怨;人民大众是邦国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我对天下民众的看法,即便就是愚夫愚妇,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战胜我。一个人如果一再失误,最终导致其自身灭亡的不会是最严重的那一次过失,反而其祸端埋藏在任何一次微乎其微的失误之中。我统治普天下民众,如同用破草绳子驾驭六匹马大车一样,时刻心惊肉跳,每日胆战心惊。作为万民的领导者,怎么能够不敬畏民众呢?”

【原文】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释文]第二个说:“禹帝也曾教导过,作为君王帝胄,如果内在沉溺淫欲,如果外在玩物丧志,如果嗜美酒而好靡靡之音,如果时尚琼楼玉宇而热衷雕梁画栋。那么,在这四项之中,只要沾染上一种,从来没有不灭亡者。”

【原文】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释文]第三个说:“过去陶唐尧帝时代,也曾拥有冀州广袤天地,因为道德沦丧而纲纪失常,最终彻底灭亡了。”

【原文】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释文]第四个说:“深谙道德光明的禹帝,不但荣登天下帝位,而且还有经典法则传授子孙万代。关税商贸公平,国家必定富有。政治荒诞无序,必定国破家亡。”

【原文】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释文]第五个说:“唉!如何才能回去啊?我满腹惆怅。民众普遍仇视我们,我们又会去哪里?我内心忧愤,我颜面羞愧。如果不谨守祖宗德行,一旦失去了宝座,难道后悔还能追得回来吗?”

【编者按语】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及“五子歌”之名,而没有内容文字。此文中“明明我祖”,联想《四书·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宗义,其道德理念与传统文化一以贯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