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

 吴越尽说 2020-03-26
大运河吴江段概述及沿岸古迹拾零 

作者:陈志强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活着的、流动的精神家园。2014年6月,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始凿于春秋末期(前5世纪),后经隋代(7世纪)和元代(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京杭大运河一直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沿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27个河段,31个遗产区,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其中大运河吴江段的运河古纤道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点,三里桥、安民桥、安德桥于2007年5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印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明确为“与古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

京杭大运河全程分七段,其中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全长约400千米,是最南的一段。其中吴江段是江南运河江苏境内最南的一段,北起松陵镇刘河浜口,南至吴江区与浙江省嘉兴市交界的油车墩,全长40.8千米,流经吴淞江分水墩、三里桥、运河古纤道、八坼、胜墩等节点,穿过太浦河,流经平望古镇区,穿过莺脰湖东侧水面,往东南经盛泽黄家溪,至麻溪出口,然后去浙江王江泾、嘉兴,再至杭州,此为正线。其中北段刘河浜口至吴淞江分水墩长1.1千米,为吴江区和吴中区的界河,南段黎泾港口至麻溪出口9.3千米,为江浙两省的界河,其余均在吴江境内。上世纪70年代后为避免通过平望古镇区和缩短航线,大运河至太浦河往西约1.5千米再折向南,在平望镇西新开短河(平望人称之为新运河),通至草荡,连接起始点为竺光桥的烂溪(亦名澜溪),流经盛泽、坛丘、南麻、铜罗、桃源等地,然后经浙江省的乌镇、新市、练市、临平等地至杭州。这一条复线近些年不断拓宽,现运输量最大,被交通部门视为正线。此线北起松陵瓜泾口北侧与吴中区交界,南至桃源前窑村与浙江乌镇衔接,全长56.4千米,其中盛泽鸭子坝至前窑村段为江浙两省界河,长度为13.7千米(目前由浙江方面管理)。

另京杭大运河吴江段尚有支线,名頔塘。頔塘,原名荻塘,又称西塘(故平望临頔塘的那条街称之为西塘街;浙江湖州则称之为吴兴塘、东塘),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航道及泄洪通道。西晋太康年间 (280—289) ,吴兴太守殷康发动民众开东塘,筑堤岸,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开凿自湖州至平望110里河道。塘岸成为太湖南岸最早修筑并成型的环湖大堤。此河位于太湖南缘,因沿岸芦荻丛生,故名荻塘。荻塘开凿后,湖州的山洪可顺畅地向东排泄,出海的水运又可避开太湖风浪。后太守沈嘉重开。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乌程(今吴兴)令严谋达又重开。唐贞元八年(792),湖州刺史于頔疏浚并整修荻塘,之后,为纪念于頔的功德,荻塘改称为頔塘(“缮完堤防,疏凿畎浍,列树以表道,决水以溉田,自平望至南浔五十三里皆成堤,民颂其德,又名頔塘”)。頔塘源于浙江天目山区,流向西南至东北,西起浙江省湖州市二里桥,吴江段西起浙江南浔镇东栅,流经境内震泽、八都(乡下)、梅堰、平望等4地,东至平望京杭大运河口,泄入莺脰湖。頔塘全长56千米,吴江境内为24千米。

新中国成立前,頔塘是江浙沪皖主要货运通道之一,河中东去西来的船只、竹木排筏日夜不停,虽然河道宽阔但经常发生拥堵,特别是经过震泽镇的一段从来是“瓶颈”。民国二十四年(1935)初,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之父陈其业乘轮船,自上海回湖州宅中,所乘轮船在震泽被西来的竹排受阻半日,后陈其业写信告知陈果夫。是年3月,陈果夫指令开辟震泽新河(绕通頔塘)。吴江县成立震泽新河工程处,河线从北面绕出镇区,自政安桥起,经鲤鱼浜、宋家湾、虹桥河、塔影桥港、花园桥港至西栅止,全长1.77千米。是年8月25日竣工,11月1日新河通航,頔塘“瓶颈”问题得以解决。自此,原横穿震泽镇的那段頔塘古河道成为震泽市河。

吴江的三条运河,支河众多。正线西岸有南长浜、张墓港、刘河浜、瓜泾港、北七里港、南七里港、大港河、木浪桥港、长桥河、三江桥港、北大港、南圩港、大浦港、虹桥港、翁泾港、胜墩港、铁枪河(以上在太浦河北),双林港、排泾港、麻溪(以上在太浦河南)等。正线东岸有吴淞江、大窑港、七港河、方尖港、潘阿港、王家浜、北大港、白龙港、千泾港、和尚港、西联河、长浜、南湖浜、八坼市河、土地浜、闻家村港、唐字港、卖鱼港、北育圩港(以上在太浦河北),翁沙路、黎泾港(以上在太浦河南)等。

复线烂溪在吴江境内除与麻溪在四亭子处交会外,西岸支河有横泾港、青石坝港、严墓塘、东阳桥港、烧香港、田前港、水家漾、草荡等。东岸支河有斜港、白龙桥港、五牛港等。

支线頔塘在吴江境内南岸支河有江浙界河、西塘河、双杨港、寺港、草荡等,北岸支河有西杨林港、三里塘、新路港、九曲港、新运河等。

大运河流经吴江现辖的松陵、平望、盛泽、桃源、震泽等地,沿岸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运河古纤道和三里桥、安民桥、安德桥这三处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外,另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震泽,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平望、桃源和众多毗邻运河两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和未定级的文物点。

除此之外,大运河吴江段沿岸历史上尚存有许多古迹,现撷取一些简述于下。

顾公庙

以前,吴江北门外三里桥东、京杭大运河左侧有一座顾公庙,祀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人,幼年即好学,12岁随父到建安(今福建建瓯),便撰《建安地记》两篇,以后,学识涉及经史、天文、地理、占卜、训诂、书画等,无所不精,特别在文字训诂上成就颇高,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有《玉篇》三十卷,他初仕梁,陈时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

据明弘治《吴江志》、清乾隆《吴江县志》、光绪《吴江县续志》等方志记载,顾公庙所在的顾墟为吴江北门外一都之地,原为顾野王之旧宅,相传为其著《玉篇》之处(宅内有一轩,名“听江轩”),后立庙于此(俗传此地在吴淞江滨,常有潮患漂没田庐,顾公喝之,遂止,当地百姓称顾公为“喝潮大王”)。

顾公庙初建无考,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秋九月,吴江知县石处道因事来至顾墟,见一古祠甚为简陋,遂问随行之人,答曰为顾公庙。石知县进祠拜谒,见只将顾公之像“绘形于板”,且“衣冠不正”,于是,“撤除腐弊,改作基构,立其像,设榜以位号,春秋祀之”,并自作改建之记。明宣德二年(1427),知县贾忠重建。成化八年(1472),知县王迪修。崇祯七年(1634),知县章日炌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绘神像。康熙七年(1668),增建两庑门楼,在祀三高祠(该祠祀范蠡、张翰和陆龟蒙)的同日致祭,祝文中云道:“惟公居陈国之显官,任黄门之清职,制玉篇以深裨于士教,捍潮势以广益于农田,兹其美功合登祀典式……”。嘉庆十二年(1807),祠圯,顾野王后裔贵诚修之未毕,后十六年,汝敬“以闻于当道时抚吴大中丞章公煦以公祠列于防护之案”,于是“援例具奏”,“谕旨给帑银八百四十七两有奇”,使“庙貌一新”。 同治十一年(1872),祠又重建。

顾公庙历经沧桑。据三里桥村的徐有连老先生说,上世纪50年代顾公庙改为了学校,庙内顾公、顾夫人两尊塑像暂置于校内,随后,由乡民放于夹浦桥附近的吴淞江边一个草棚内,后又请了回来。“文革”开始后,顾公庙遭受了灭顶之灾,被予以拆除。两尊塑像则由乡民偷偷放置于苏州观音山中峰寺里。上世纪90年代,当地乡民们在顾公庙原址附近,搭建起了一座小型的顾公庙,两尊塑像重回故地。

让人庆幸的是,在吴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顾公庙(顾野王纪念馆)于2006年正式恢复重建。经前后一年余时间,于2007年夏天竣工。

重建的顾公庙位于三里桥生态园内,四周花树扶疏,池水潋滟,假山错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庙西傍京杭大运河,西南与三里古桥相望,组成了一幅“黛瓦高桥迎绿水,红花繁树掩黄门”的美妙图画。

重建的顾公庙由石牌坊、山门和大殿组成。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南北两向均镌刻着坊额,南向为“先贤顾公”、“秘书笃学”和“力辟道扃”,北向为“侍郎故里”、“古吴绍韵”和“梁陈遗风”,并镌刻着四副对联,其中一副为:“人传震泽岸边喝潮水;史载听江轩里制玉篇”,概括了顾野王既是一位充满浪漫色彩的民间传说人物,更是一位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字训诂学家。

■ 南斗圩

南斗圩,位于吴江区八坼集镇运河西岸,南是大浦河,北为北斗圩,东与今八坼集镇隔大运河相望。唐、宋时期,八坼集镇在京杭大运河西岸南斗圩一带。南斗圩现为环保企业科林集团总部的驻地。

宋乾道六年(1170)六月八日,著名诗人陆游入蜀途中进入吴江境内,“过平望,遇大雨暴风,舟中尽湿。少顷霁,止宿八测(坼)。闻行舟有覆溺者,小舟扣舷,卖鱼颇贱,蚊如蜂虿,可畏。”留下《过八坼遇雨》诗:“胜地营居触事奇,酒甘泉滑鲈鱼肥。松江好处君须记,风静长江雪落时。”陆游泊舟应在运河西岸南斗圩附近。

清代,南斗圩南的大浦河直通太湖,南斗圩东是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据清光绪《吴江县续志》记载,清乾隆帝六次南巡时曾五次驻跸南斗圩。乾隆十六年(1751),设大营于南斗圩,邑人雍正二年进士、曾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的李重华迎驾,蒙恩赏给编修原衔。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大营仍设南斗圩。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大营设吉庆寺(本名积庆寺)。乾隆三十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设大营于吉庆寺,回銮时,大营设南斗圩。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乾隆帝第五、第六次南巡,大营均仍设在南斗圩。

乾隆帝六次南巡,给吴江留下了《莺脰湖词》《平望》《倪瓒叶湖别墅图》《三高祠》《鲈乡亭》《苏州启跸作》等多首诗。此前,康熙帝南巡时,也给吴江留下了《晚过吴江》《入平望》等诗。

   ■ 敌楼

以前,古镇平望有三座为抗击倭寇之用的敌楼,均濒临京杭大运河。

倭寇为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因日本古称“倭奴国”,故称其为“倭寇”。嘉靖三十年(1551)以后的三四年里,倭寇劫掠最为猖獗,驾舰数百艘,大规模地骚扰江苏、浙江等地沿海,有时甚至深入到南京、安徽一带。倭寇所过之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吴江也深受其害。面对倭寇的肆意横行,各地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

吴江地处吴头越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平望镇北约六千米、京杭大运河西岸的地方,有一个村落叫胜墩,当时叫盛墩,因三国时东吴司马领寨盛斌葬于此地而得名。这里左襟大运河,右带唐家湖,湖面宽阔,水势汹涌。当时,吴江知县杨芷来察看地形后,觉得可在这里扼控倭寇。于是,决定在袅腰桥的北侧建造一座敌楼,命太学生沈畴中主持此事。沈畴中欣然领命。此楼始建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月十八,工程进展神速,至二月八日即告竣工。楼基方一丈七尺,高一丈九尺有余,楼内战御设施完备,共费资七十余两白银。楼上挂有一匾,其额为“吞海楼”,气势颇为磅礴。至四月,倭寇来犯,杨芷又命沈畴中在吞海楼南,横着大运河筑一条大堤,屯水军于河中,列陆兵于楼上。倭寇不能渡,杨芷遂令截击。霎时间,旌旗招展,鼓角齐鸣,杀声震天,随着炮火四起,唐家湖里冒出无数小舟扑向倭寇。倭寇乱作一团,掉头逃跑,突然船下发出铿锵之声,原来,杨芷精选了一批熟谙水性的兵士,携带工具潜伏在水中,当吞海楼上鼓声一响,他们就在水底凿倭寇的船底,随着一个又一个窟窿的出现,“哗哗”的湖水直往敌船里面灌,倭寇见之大惊,慌忙弃船而逃,死伤无数。盛墩一战,大胜倭寇,共计俘斩3000余人,大长了吴地军民团结抗倭的士气。于是,盛墩便改名为胜墩,一直习称至今。

与吞海楼隔运河相望,还有着一座敌楼。吴江知县杨芷在抗倭中功绩卓著,升任南京兵部主事。接替他的是知县曹一麟,为继续抵御抗击倭寇,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袅腰桥对面运河边上新建了一座敌楼,此楼比吞海楼大数倍。此楼建成后,倭寇未至侵扰,故该楼未曾发挥作用,但400多年来一直巍然屹立着,直到1958年才塌圮。

平望的第三座敌楼在镇北的京杭大运河西岸、长老桥北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六月,倭寇入侵浙江,继来侵扰吴江,总兵俞大猷、兵备参政任环等阻战于平望莺脰湖,斩敌79人。六月十四日,倭寇由烂溪至平望,知县杨芷督水师与其交战,斩敌36人,生擒4人。十五日夜,倭寇向黎里逃去。另有谍报倭寇自嘉兴驾船百余艘向北侵扰。杨芷为抵御敌寇计,断平望镇北的长老桥,沮遏其势,并在桥旁建造一座敌楼,以成犄角之势。不久,倭寇来犯,面对坚固的工事,大败而逃,而桥北无一矢之患。这座敌楼后来塌圮,当地人士在其遗址上建造了一座供奉武圣的庙宇——关帝庙。

城濠里

    城濠里,位于平望镇京杭大运河东岸。元至正十七年(1357),吴王张士诚在平望筑平望土城,以作窥视嘉兴等地之用。土城周围三里,东为旱门,南、北、西三门水陆并通,后被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所破,其旧址被当地人称为“城濠里”。张士诚在称吴王时,颇得民心,平望筑有张士诚的土城,因此,其情更深一层。当年,张士诚兵败、平江城被攻破时,正值七月三十日,吴地民众感其仁厚而哀悯其死,故于每年这一天晚上焚香祭礼,名为“九四香”、“狗屎香”(“狗屎”与张士诚的幼名“九四”诣音),恐为当时明朝朝廷所忌,乃托名“地藏香”,相沿成俗,流传下来。

城濠里有一桥,名城濠桥(亦名永安桥),现改建为通车辆的水泥平桥,桥南称南下塘,桥北称北下塘,南、北下塘多为民居。城濠里西侧为安民桥,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的文物遗存。

通安桥

通安桥,横跨京杭大运河,拱形三孔,西堍是平望南前街和姚家弄,东堍原也为镇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侵华日军入侵平望后被毁,后被辟为水产养殖场用地。

当地人将通安桥呼为南渡桥、南大桥,是相对于它的北面还有一座石拱桥——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北大桥)而叫的。通安桥,亦名赛安桥,又名画眉桥,相传“桥初成,藏一石画眉于内,舟有画眉经其下者,辄无声,知者携笼从岸而过”。

通安桥初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明成化八年(1472)、天启二年(1622)、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乾隆四十七年(1782)数度重修、重建,最近的一次修治是在同治十一年(1872)。1970年,该桥改建为了水泥桥,一些原构件散落各处。桥东侧小西村的田塍上遗有两块桥石,上面均镌刻着联句,一块上镌:“文曜西临发桂香”,另一块上刻“彩虹影接画眉春”,看来这两联句均为下联(句尾之字均为平声),后一联句与该桥藏有石画眉的传说相吻合着。前几年,平望文体站组织人员前去寻觅这两块对联石,寻得一块,现置放于平望水利站。

八慵园

在平望安德桥的北边,沿京杭大运河逶迤着一条古街,当地人呼之为“前街”,在这条街的南段,即姚家弄与陈家弄之间有一幢粉墙黛瓦的老宅,便是当年江南名园——八慵园的遗迹。

据载,八慵园的最初主人是清代画家吴格。吴格,字石生,号眠鹤子,平望人,少时习商养母,嗜好书画,后从俞岳学画,山水得其指授,晚年宗法董其昌,风格苍莽深秀。吴格善画花卉,尤喜作梅,故自号梅隐,卒年七十有余。八慵园的布局是前店后园,前面这店便是镇上有名的老字号——吴会丰南货茶食店,其制作的茶食蜜饯品种繁多,有翻酥、雪饺、冰雪糕、玉带糕、桔红糕、袜底酥、枇杷梗、陈香梅、芝麻酥糖、玫瑰定胜糕等等,名闻江南一带,每逢镇上小九华寺“香市”(农历七月初一至十月初一间,远近香客汇至)和“香讯”(各地香客取水路去浙江普陀山等地进香途经平望),店里便顾客盈门。该店为前店后场,店面前为风火墙石库门,门内石板天井,上架天棚,店堂内设曲尺柜台,旁侧过道通货房和作场,店后与内宅花园相连。

八慵园内有十六景,分别为:八慵斋、得真堂、格庐、眼鹤庵、卧雪廊、小梅花庵、鸣玉廊、画眉楼、避暑亭、岩香书屋、端友居、涵秋阁、黄石山房、邀云亭、留流亭、索笑楼,可谓楼台亭阁,应有尽有。镇上望族——殷家与吴氏是亲戚,曾为道光帝讲解经学的礼部侍郎殷兆镛写有《吴梅隐表叔八慵园十六景》诗,其咏八慵斋的为:“我昔为园记,谓君非真慵。别来十年尔,君业乃日隆。慷者如斯耶,辛苦作室功。” 殷兆镛之孙、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的殷恭毅先生幼时常去该园玩耍,后撰文忆及此园园景。看来,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园内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忆及那时园内主要建筑有两厅,主厅是楠木厅,名为“鸳鸯厅”,1988年出版的《江苏名胜楹联》中收有该园的一副对联:“鸳鸯在梁鱼在藻;松柏有心竹有筠”,可资佐证。此厅前有天井,筑有假山和石笋,栽有竹木。厅左有门出园,通备弄,厅右为花墙,墙外有一水池,池中鸳鸯戏水,池畔亭阁小楼参差错落,树木花卉疏密有致。

八慵园平时只供吴氏家人玩赏,但到了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这一天会大开园门,向镇上民众开放。相传这一天是龙王生日,镇上所有水龙集中在安德桥下、大运河畔进行“试龙”竞赛,人们在观赏竞赛之余便涌进了八慵园内。与此同时,园内允许商贩入园供应茶水,销售糕点和水果等,真是热闹非凡。在有些年份里,镇上和盛泽、黎里等附近地方的昆曲爱好者还联袂在园里清唱助兴。

八慵园虽是私家花园,但在历史上,与公案、政治也沾了一些边。据说在清末,杨乃武与小白菜由官员从浙江余杭解送进京,路过平望过夜,当地官员就在八慵园里设榻。当时,八慵园主人没有官职不能接待,于是官府就给他虚设了一个“七品”官衔。另据载,民国十五年(1926)元月一日,国民党吴江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八慵园得真堂里召开,近代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和著名共产党人、省部代表萧楚女等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萧楚女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

八慵园也是够不幸的,1937年10月15日,日寇两架飞机侵袭平望镇,共投掷了12颗罪恶的炸弹,其中一颗正中八慵园,使一代名园从此消失,真令人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并在心里期盼着早日恢复该园,重睹其昔日的风采。

平望城隍庙

城隍庙,正名为昭灵侯庙,在平望安德桥北堍,原巡检司署东侧,京杭大运河西岸,京杭大运河支线頔塘北岸,祭祀唐代的李明。

据《吴郡图经》等古籍记载,这李明系唐太宗第十四子,善飞白书,初封为曹王,后任苏州刺史,颇有惠政。民间说他到任那一年正遇特大蝗灾,农家颗粒无收,叫苦连天。当时,地方上的官仓贮粮万石,李明本想奏明父皇后再开仓赈灾,可救灾如救火,时间上等不及了,于是,就立即下令开仓济民。百姓们渡过了难关,可有人在京城参了一本,说李明私开官仓,按大唐律法当斩。李明自忖道:父皇处置此事,实是为难,如不杀他,当众说不过去,如杀他,则亲情难舍。于是,李明就毅然投水自尽。周围老百姓闻讯,悲痛万分,纷纷捐资出力,为他建庙塑像。据清光绪《平望续志》所刊清平望籍京畿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程邦宪于道光十年(1830)撰写的《重修昭灵侯庙记》记载,唐先天二年(713),始立该庙于吴江。后梁开平年间(907—910),淮兵围吴,吴越钱氏祷之有灵应,于是,奏封为昭灵侯,遂以为城隍神,故昭灵侯庙又名城隍庙。平望为南北要冲,吴地去浙闽者必经其地,故城隍庙香火独盛。

平望城隍庙初建无考,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周之轼改建,稍移西南,万历四十六年,里人徐应举、杨珍募建神座,清康熙四十年(1701),里人费国荣、张士珍修募大殿、头门、仪门、后宫、书楼、东西鼓亭,又于西侧建随粮王、游巡司二殿。乾隆十三年(1748),殿前建一轩,乾隆三十二年,建五峰园,“颇有泉石之胜”。嘉庆十二年(1807),大殿、后殿、书厅、后宫毁于火,太学生张廷敕赵丕承、吴钟秀、明经等人集资重建。道光七年(1827),徐正元、王日智等人复修殿寝门观,“一切如昔有加,园林亭榭亦如之”。

据清光绪《平望续志》载,咸丰十年(1860),城隍庙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里人周士忠募建后殿、书厅。光绪元年(1875)建头门,光绪四年造戏台,增高围墙,光绪十二年,黄楷募建翻轩三楹。

新中国建立后,平望城隍庙改为粮食部门的仓库,现存粮厫四幢,院场千余平方米,殿宇已全废,但存有一道长68米、高4米、厚0.48米的昔日围墙,墙基用花岗条石砌筑,高处为1米,低处为0.6米,气势颇为宏伟。站在姚家弄东口,往南而望,逶迤向前的高高围墙与远处的安德桥侧影一起组成了一道古朴的风景线。

元真钓矶 望仙亭  元真子祠

元真钓矶,在平望下湖桥北,即今京杭大运河畔小九华寺附近,相传是唐代诗人张志和钓鱼的地方。张志和(约730~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道号玄真子、元真子。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作品多写闲散生活。其词今存五首,《渔父》词为千古传诵的词中精品。张志和还将自己的修道心得辑为一书,取名《玄真子》。张志和好长时间住在平望,堪称是“半个平望人”

宋代孙锐写有长诗,明代陈旻步韵和其诗。孙锐诗中有句云:“我闻在昔张元真,平生活计一钓纶。浮家泛宅戏人世,龟鱼为友蒹葭邻……西塞山边飞白鹭,其中尽有朝元路。绿蓑青笠恣遨游,何忍临歧弗相顾。……” 陈旻诗中有句云:“志和遗世能陶真,遨游四海周纷纶。烟波渺渺长自绿,沙鸥水鸟相为邻……弃将西塞山边鹭,来向平湖上仙路。云鹤相随去不还,鲁公一骇惊瞻顾……”

望仙亭,一名平望亭,相传张志和在这里升仙,故名。此亭建于宋咸淳年间,明成化年间,殊胜寺僧宗式重建,下临莺脰湖,景物颇胜。嘉靖十三年(1534),知县张明道题亭匾额曰:“洗天浴日”。倭寇来犯,殊胜寺被毁,但望仙亭岿然独存。万历年间,“寺僧毁亭为屋”,其匾移置山门。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曾作《洗天浴日亭月夜与周天球诸友弟世懋饮别》一诗:“湖光天色澹相和,今夜离宴乐更多。云作翠屏装宝镜,风为金斗熨青罗。尊前鹦鹉知衡在,曲里樱桃奈郑何。一水哨帆归便得,不须低首怨骊歌。”

元真子祠,在元真钓矶旁,祀张志和,年久荒废,清康熙年间,进士诸嗣郢移其像于莺脰湖中的平波台上,嘉庆十四年,里人重建。清初平望溪港籍名人潘柽章曾作诗曰:“千载高风霅水寒,荒祠犹枕荻芦滩。时平尚欲辞金马,世乱终无问钓竿。已向渔樵留姓氏,犹从祠宇见衣冠。扁舟莫信江湖大,今日烟波路更难。”

清道光《平望志》卷十八“旧事”中对张志和其人和“升仙”经过的描述颇具传奇、浪漫色彩。说他“饮酒不醉,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游览,与湖州刺史颜真卿友善,日与谈笑饮酒,乃唱和为渔父词”。 颜真卿又与陆羽、徐士衡、李成矩共唱二十余首,“遞相夸赏”, 张志和则让人拿来丹青、剪下白绢,为词配画,须臾工夫,五幅花木禽鱼山水画“穷幽极渺,今古无有”。后与颜真卿东游平望驿,张志和酒酣为水戏,铺席水面,独坐笑饮,其席来去遲速,如划船声。复有云鹤随覆其上,张志和于水上挥手谢颜真卿,飘然上升而去。

平波台

平望镇南的莺脰湖,其东侧水面为京杭大运河,以其形似莺的脰(脖子)而得名。此湖也名莺斗湖,传说这里原是一片旱地,两只神莺在此相斗,陷下去而成了湖。莺脰湖相传是春秋越国大夫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景色宜人,宋时有莺湖四景,明时有莺湖八景,其中“莺湖夜月”、“殊胜晓钟”、“驿楼揽胜”、“元真仙迹”等闻名遐迩,张志和、颜真卿、张先、蔡京、清高宗等历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词、墨宝和佳话,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中则细致地描述了夜游莺脰湖的情景。

莺脰湖中有一个小岛,名叫平波台。此台由道人周妙圆于明天启六年(1626)修筑。明崇祯进士钮云斗曾作一首题为《平波台》的诗:“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年题咏处,古壁满莓苔。”从这首诗中可以想象出平波台当初满壁题咏的兴盛景象和明代末期的荒凉情景。清康熙年间,祭祀唐代高士张志和的元真子祠移到台上,平波台再度兴盛起来。至嘉庆年间,当地人士募建佛殿楼宇,在台四周种柳植桃,台上景观更为幽美。台上还立有一块纪念平望女诗人吴琼仙的诗碑,上面刻着她的画像和诗篇。每逢春秋佳日,台上月白风清,美景如画,“平湖秋月”、“莺湖夜月”的美称不胫而走,拜佛烧香船只凡途经莺脰湖者大多要上台来进香,因此,平波台盛极一时。该台在当地也被称作“平倭台”,为何有这名字,其中有着一段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占了平波台。因平波台地处水上交通要冲,倭寇便借此设卡对往来船只客商进行掠夺。倭寇入侵时,带来一只四肢粗壮、体态高大的石猴,张榜摆擂台,扬言有打败石猴者方可撤卡。时有身上遍长金丝毫毛的孩童金孩,施以巧计诛杀石猴,使倭寇溜之大吉,为民除了一害。由此,平波台也被人们称作“平倭台”。

斋僧堂

斋僧堂,正名为通济庵,亦名通济禅院,位于平望莺脰湖和京杭大运河支线頔塘的北岸,黄大丰弄的西侧。明万历十七年(1589),由僧惟瑞(号碧潭)建造,施主积舍田五顷五十亩,以膳来平望的各地游僧。这一年,施主张明广、王真觉与参禅之僧维瑞、维福倡建一庵于镇西,榜曰“通济”,以为接待众客之所。又欲募田,每日一亩,不想积至五顷五十亩,大大超过了预期,便立誓曰道:“吾生为云水(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宿食,死与云水同堂”,命以骸骨置塔于云水堂中,至清代康熙年间尚存。

斋僧堂建造时由明嘉靖进士、后累官至吏部尚书的陆光祖题额,陆氏系浙江平湖人,因志在佛法,自号五台居士。庵内有冯梦桢、王忠两碑立在库房,另有沈珣一碑立在殿前。清顺治初年,僧心融(号懒愚)在庵内建大悲殿。

清康熙《百城烟水》的作者之一吴江人徐崧曾为斋僧堂作有一诗《明末乳峰溧禅师住持顺治初退院,是日拜辞堂中诸佛,击磬者三自白日,某自进院以来如一毫有欺者生遭王法死入地狱,孑身而出殊胜西房,焕若屡为余言之,余有诗曰》:“飘然一笠别丛林,击磬从教说有心。自省住持能不负,旁观莫谓少知音。”

清康熙年间翰林院检讨平望溪港人潘耒也曾作有《丙寅春过通济赠密中法师》诗:“多年不到桥西寺,为访深公踏月来。龙听法时云幕殿,鸟衔花处水平台。如归僧众饭千钵,似画烟波渡一杯。愿得法轮穷劫转,优昙长向讲堂开。”

清雍正十二年(1734),住持闻徙、监院贯悟、贯彻创建药师宝阁。道光元年(1821),住持悟彻偕里人重建大悲殿,道光七年,又修云水堂。咸丰十年(1860),斋僧堂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寺僧重建大殿、东西两庑。光绪十二年(1886),里人重建山门。

新中国建立后,斋僧堂作为了粮食部门的用房,上世纪六十年代时为平望米厂的办公室,后改建为职工宿舍。

四亭子

    四亭子,在京杭大运河复线烂溪与麻溪的交汇处,这里河面开阔,古来两溪上没有桥梁,过河必须摆渡,摆渡时如四个角上都有人,需等好长时间。地方绅士出资在四只角上各建造一座凉亭,让渡客有歇脚避雨之处。从此,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四亭子”。

四亭子是交通要道,经过的船只很多。明代,四亭子是倭寇入太湖的必经之路。清代,四亭子是水兵打仗的地方,也是强盗出没的地方。

抗战期间,在四亭子地带,抗日游击队利用地形熟悉在此打击侵华日军。据《盛泽志》“军事篇”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春,俞清志率部队诱敌深入,在四亭子附近歼灭小股日军。

20世纪50年代,四亭子东南角和西北角尚有两座亭子。

2020-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