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鸟系列27:从自尊角度再谈自信、自卑与自负

 王明鹏 2020-03-26


说起某些职业某些岗位来,常见有人指点江山,说某某职位虚里吧唧之类,给人感觉自负的很,而当事人却满是自信感觉,还有人会默认这人问题在于自卑。

对于这同一句话,竟然得出三种不同看法与评价:自信、自卑、自负。换做是你,你会如何以为呢?

首先要知道,这就是心理现象的特征,即主观性。

议论、看法、想法、评价都属于认知范畴,认知又是心理过程之一,因此不同看法表现出来的就是心理现象主观性,这是大脑的功能,是每个人大脑里面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干涉,假设试图干涉只会如同触碰到礁石下的螃蟹,张牙舞爪对着你,或者快速退回里面,让你束手无策干瞪眼。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是这个意思。

再来分别一下自信、自卑与自负

以前文章采用两种方式做过区分(见文末往期推荐),从是否信任自己以及信任别人视角做分别,还从是否接受自己优点以及接受自己缺点做分别。上面这个自负者显然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只看见自己优点无视自己缺陷,正是典型自负者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用“自尊”视角做进一步分析,并试着找出合适的提升自信的渠道。

社会心理学教材告诉我们,“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解释一下,自尊是自我评价,这个自我评价基础是各种社会角色,比如一个学生的家长,会在各种角色下自我评价。

从家长角色上,孩子成绩好就自我评价高;从工作角色上,假设职业受人尊重且职位高,就自我评价高;从夫妻关系角色上,假设夫妻关系融洽也是自我评价高;从锻炼身体的健身角色上,体型严重发福臃肿,就会于此自我评价低。

这里的自我评价就是自尊,由此看得出,自尊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建立在具体角色或者具体事情上的,做得好就是积极评价,做的糟糕就感觉不好,换句话说,自尊水平有高有低。

自信是什么呢,显然就是积极的自我评价,也即是较高的自尊水平。

自卑呢,显然就是较低的自尊水平。

自负呢,看着是自信的超过,其实恰恰是自卑的“对立统一”,是自卑的另一面,也是较低的自尊水平。

高自尊的人会尊重别人,不会趾高气昂忘乎所以,而自负与自卑恰恰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而尊重别人与尊重自己本来就是一回事。

你如何看自己就会如何看别人,你如何看别人就是如何看自己,这就是心理现象典型特征。

会用自尊公式很关键

说到这里还是理论过强,操作性很差,我们继续讨论。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借助这个自尊公式再来看看自卑与自负、自信。

自信者当然是一定欲望与抱负下的成功经验经历者,也就是自尊水平高。

而自卑者,欲望一般来说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可满足欲望的行动一定少,导致成功体验少,因此自尊水平低。

而自负者,欲望一般来说要比别人强很多,成功体验并不见得比别人多,于是这样一来实际自尊水平还是很低的。

可见,自负者的自尊与自卑者的自尊,水平都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上面我们说的自卑与自负就是一体两面,手心手背的关系。

提高自信有方式

搞明白了上面自尊公式,也就明白了提高自信的途径。

一种是保持目前欲望不变,但你要努力用行动来满足欲望,增加成功体验,带来积极的自我评价,也就提高自尊水平,增加自信。

第二种是行动力度无法提升,吃奶的劲都使出来的,那咱就降低欲望,一样可以维持较高自尊水平。

其实还有第三种方式,前面是针对一个自我角色来说的,成人都有很多角色,这个角色上咱做不好,自我评价糟糕,比如咱就是好吃懒做,那么主动提高才华啊,智慧啊,能说会道啊,哪怕把体型保持的美美的,也是高自尊的自信。

为何说家长要比孩子容易调节心情,就在于孩子角色相对单一,不像家长可有更多角色表现,“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款适合你”,孩子呢选择余地少,因此善待孩子的不容易吧。

这也是为何要对孩子以及自己树立“金刚钻理论”,也就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从最有竞争力的某个方面进行突破,在这个角色上获得高水平自尊结果,就是自信的正强化。

“一招鲜,吃遍天”,借用詹姆士自尊公式,就是积极自我评价的高自尊,就是自信,不断坚持重复的结果就是正强化,由此可以泛化扩散到生活学习工作其他方面。

来看自卑者的处方,“缺什么补什么”,欲望保持不变,缺少行动就要弥补行动,就是这样简单。

再来看自负者的处方,“多什么减什么”,行动力度要保持,降低心比天高的欲望,就是这样简单。

只是,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时候,这种处方有多大效果值得怀疑。

而这也正是心理咨询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毕竟,“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心理咨询师会用“技术”让处方发挥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