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用来解释生活---视角训练之53

 王明鹏 2020-03-26

按:参加李老师魔鬼训练营即文章点评活动,为期三个月,读文章、得点拨、转视角、写点评,不亦乐乎!

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多本专著。



记忆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不能依赖。

为了生存下来,我们借助记忆记住危险,发现食物,保证安全,确保获得生理和安全需要。这是记忆的“适应性”,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

在满足这些基础需要后,为了获得爱和归属的需要,乃至尊重需要,以及个人价值需要,就要对过往经历产生合理化的自我激励解释。事实上,记忆如同认知系统一样,也是解释性的。

我们的感觉系统铺捉到大量信息,通过构建有意义的编码,储存成为记忆信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构意义,而且越是和已有信息联系,越容易记住新信息。

罗夫特斯才指出“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

比如学习了“负强化”新概念信息后,可以通过“打伞”这个已有经验实例信息来理解它,正是因为有了打伞这个行为,才避免被淋湿,从而导致“行为——刺激”模式的强迫性重复,进而在强化了打伞这个行为同时,牢牢记住了负强化的概念。这个学习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正是利用了记忆的解释特性。

还有一种学习方式,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比如理解记忆的特殊性质,知道记住和读取是两个过程,而且进行了必要的意义加工,这个精细加工的“记忆”过程,类似“认知”的解释,也就更好把握了记忆的不准确特点,因为解释从来就是主观的结果,没有真实呈现。

这就是记忆的“解释性”。

知道了记忆的适应性和解释性,也可以理解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需要和爱与归属需要。

至于实现更高层级的尊重和价值需要,还需要利用记忆的“可塑性”。

每个人都经历着大量过去,如何解释过去,会成为行动的指南,变作处理问题的生活模式。习惯成自然,意味着某种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因此,我们会说“讲什么样的故事便有什么样的生活,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这个讲故事的过程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同一个故事和经历给予不同解释就有不同效果,比如同样被老师批评的学生,一个认为是关心激励自己,恨铁不成钢,会越发努力学习,另一个则认为是教训打击自己,破罐子破摔,越加不去学习。

心理学有个“破窗理论”,当人们面对一个破旧房子,会更加破坏它们,一扇窗户坏了不及时修好,接二连三的窗户会被打坏。这也提醒我们,假如自己是这样的旧房子,就容易遭遇破坏性的对待,而自己积极阳光态度的构建,就如同让心灵房子得到良好保养从而焕然一新。

过去的事实的确无法改变,可是我们完全能改变对他的认知解释,只要这个解释有利于未来生活,有助于幸福成长,完全可以尝试处理固化的思维模式。

如同曾经发生的太多遗憾,过后总会予以释然,这个过程就是记忆重构进而改变解释,赋予新意义塑造新思维的过程。比如我曾认为上班开车是必须的,后来换做乘坐公交车,路上时间差不多,还可以悠然自得,锻炼身体,避免寻找停车位的麻烦,一举多得,竟然自得其乐。

这时候,当下改变和记忆体会的糅合,就会是某种思维定式的转变。让记忆来解释生活,生活因此而不断赋予新意义,才是一生的乐趣所在。

今天的作业是对“记忆”总复习,顺便思考:讲什么样的故事便有什么样的生活,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