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产: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妖城主 2020-03-26
来源:耕叔说钱(RichuncleGeng)
作者:耕叔
昨天,有同事问我,前段浮盈20%的基金,现在基本没盈利了,要不要赎回。
我说,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底在哪里?但目前既然已经在地板上摩擦了,即使有地下室,地下室也不算深,就没必要赎回了,除非产品本身有问题,或者你不愿意接受账面上的浮亏,计划远离这个市场,不当玩家了,那撤就撤吧;如果想继续参与这个市场,你下次入场时未必能择时到这个点位,不如继续定投。
每次市场不好时,大家都同时会问一个问题,目前还有没有最好的投资标的啊?我们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当然有,那就是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房产,如果要加限定词,是一线城市的稀缺地段、配套好的房产。本来想一本正经地分析一下房价走势、人口、土地、金融、区域规划,想想这东西太费时,分析完结论也一样,大家也不爱看。今天就讲一两个房产故事,然后再给大家开几个切(tain)实(ma)可(xing)行(kong)的方子。

01 
这两年股市起起伏伏,每年我听到的股市财富故事有一些,但并不多,股市里的故事多发生在春节后那段时间,我周围有一些朋友会有很短时间的兴奋。
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回忆的画面一般是:吃饭、出差候机的时候,朋友都会拿着手机的K线图给我看,你看这多少个涨停、多少个拉升了,翻倍了。入了多少股阿里、腾讯、茅台,你一定要买啊。腾讯、阿里又出了多少个产品,这产品很看好。低调点的会说,之前买的私募,终于从-20%到正10%了。买私募的,虽然盈利率不高,但人家本金高,所以绝对值很高
但买股票的基本也被后面的时间线拉平了的多,低点买到腾讯、阿里、茅台的会有点不一样,毕竟翻了好几番了,一辈子都可以拿来吹牛,不过通常吹完后会加一句,我卖早了,或者买的太少。所以,不必羡慕炒股的,除非他赚了很多后远离了这个市场,这样才能持续保持着战绩不败,成为传说中的神话。其他人一定要问他,到现在为止,他炒股总共赚了多少了,不要问他现在赚了多少。
我还是更喜欢听买房人的故事,过去的10年多,因为我们出生的时代原因,亲历了2008、2014年这两个房价上涨的周期,周围持续不断的人买房,这些故事更令人过瘾一些。

02
我前几天查了一下深圳公司附近(深圳宝安区)的几个楼盘的价格,其实已经差不多两三个月没关注了,一看吓一跳。
之前的房价上涨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2014年到2018年,上涨幅度1到3倍,之前2014年前2万多的二手房,2017年底基本都涨到6万多。最近一年多虽然房价上涨幅度小了很多,但好地段的房子也有30-50%的涨幅,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公司旁边较好的学位新房,二手房市场的价格已经突破了10万,一年前是8万多;较好学位旧房,还是楼梯房的那种,二手房的价格突破了8万,一年前是6万左右;学位不那么好,但小区环境较好的,最低也在6.5万,装修稍微好一点的,是7万多,基本最近一年多涨价在1万以上;环境不好的楼梯房,都在6万以上,涨价也接近1万。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宝安1月二手房均价 51210 元/m²,宝安12月二手房均价 50243 元/m²,环比上月上涨 1.93% ,同比去年同期上涨 8.92% ,这年度数据差不多符合买房经验公式:房价增速=经济增速+通胀速度+城市化进度,但与个体对一些盘的观察相比,相差太大。所以,买房看被平均了的统计数据其实意义不大,要看的是你意向的那几个楼盘的数据。
深圳这一波的上涨,源于豪宅税的调整,之前4个点左右的契税,基本让房东给加在房价上了,公司旁边的那些楼盘,调整幅度最低的,都是普调5000至1万一平方,多的调高了2万一平,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所以我的那些朋友们,如果是2016年买的单价在300万左右一套学位较好的房子,现在妥妥的是800-1000万的房产了,这个收益率,即便不计算杠杆,算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买的晚的,增值在100-200万,算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一位朋友是做房地产中介的,每天骑个电动车在附近的小区转悠,我时不时会碰到他,有时候他还会顺带载我一程,讲讲他的财富故事。
他来自湖南乡村,老婆也做房产中介,有两个小孩。利用做职业的优势,倒腾过很多套了,最疯狂的时候是直接用信息差,先“空手道”,今天盘一下,几周后出手,几十万到手,就掏了点定金;也帮助过一些有瑕疵的房产,处理完一些纠纷后溢价出手。比如说他的那套不到80平米的学位房,2016年左右加杠杆买的,现在掐指一算,增值在400至500万。
还有我的一位朋友,2014-2015年因为办公和居家需要,恰好那时候公司也经营地不错,也陆续入手了,那时候房价在2万多,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投资可以吹牛吹一辈子了。

03 
毕竟我们不都是来听故事的,是想来学方法的,这对我们有啥启示不?说几点:
1、投资房产要买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房子。目前这个节点,这些城市依然看好增长空间。本质上还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给影响,人口流入在继续增加,供给不够,但也需要选择好的标的,教育、医疗、交通配套好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短期的回调,也只是因为调控的周期性波动,长期会继续向上。
2、如果是投资房产,那必须加杠杆,不只是利用房贷这么简单。前面的两位朋友第一位是加了资金的杠杆,还贷款了若干,先上车了,然后就远远地把没上车的人甩得不见踪影了;后一位是加了时间的杠杆,是创业,创业的本质是加时间的杠杆,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请人帮忙做大公司业务,这样赚钱才有指数效应。
基本上普通的工薪阶层,不加杠杆是没法在一线城市买房的。但加杠杆要有度,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目前这种情势,杠杆加的太大的,因为资金流动性出了问题,去杠杆也会很痛苦,去资金(低价甩卖)和去时间(关店裁员)的杠杆都一样,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其实多数没有太大的担心。
3、投资房产要长期沉浸在这个市场。这和炒股一样,突然进去一般都会两眼一蒙,找不到感觉,你都不知道这个市场处于周期的哪个节点,很便宜的标的,你会觉得老高,会迟迟不敢下手,所以这个是老玩家的优势。
你如果自己有投资房产的打算,你要多看盘,经常性的去和中介交流,这个占用花费的时间,后期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基本选对了时点,你会节省几十万到上百万,错过了时机,多几十万的成本。
4、如果超级想买房、想投资房产,要么你去做中介,要么你要把自己变成比中介更了解市场的专家。你不想做功课,就指望到我公众号下留个言,就能得到答案,有这个可能性,但我不敢说,主要是怕你理解不透你自己误导了自己,反过来又骂我,买房是有一整套逻辑体系的,需要全面考虑。
5、投资房产要给自己设置观察的锚点。每一轮周期时各个节点的价格是多少?对应的资金利率是多少?什么政策推出的节点上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人口总数情况、净流入人口情况、儿童与小学人口情况?土地供给情况、房产建设成本情况?房产供应情况、供应趋势?有了观察的锚点,然后再具体去感知市场的脉搏,会给你多很多理性的判断,而不是犹豫不决。

最后说明一下,今天聊的是资产配置,不是刚需买房,也不是改善型居住买房。
聊投资,也聊的是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强二线城市)的投资逻辑,三、四线城市就没必要持有太多的房子,基本你自己一套,给每个小孩准备一套,然后留一套出租,不能不能再多了。如果人口基数开始下降,未来30年之后,我们只有不到9亿人口了,房子还值钱么?这也是“房住不炒”的应有之义,我们一定要听话,听话也能帮你少犯错,避免损失。不过未来10多年,虽然人口数量可能减少,但家庭数量可能并没有减少,家庭数量有可能增加,减少人均寿命延长,城市化率提高等,还能撑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必过于焦虑。选好核心地段、成熟区、学位医疗地铁配套好的小区,很多城市房产投资还能赚10年-15年左右的钱,但着买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你需要精挑细选了。
最近这几个月很多城市的房价都打折了,如果是自住,是一个比之前要好的时机,有的城市如果涨幅过猛,供给也多,那基本还要降,原因是调控影响,周期性波动回调,一部分人暂时没有买房资格、一部分人观望不愿意下手,资金面也偏紧,对经济的信心也不足。
最后,感兴趣的话来聊聊你所在城市的房价情况怎样?你自己有怎样的买房故事?欢迎文末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