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草夕拾|认知行为疗法漫谈

 王明鹏 2020-03-26

认知行为疗法漫谈|2016.1.25

心理学源自哲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心理与行为活动及其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经说过,任何不能与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的科学都不是科学。阿德勒当然是强调学问研究要贴近生活,讲究“有效”。科学一般特指“自然科学”,各种人文思想学说则称为“学科”。

心理学中“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认为“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在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中,“想法”会常常自己浮现在脑海里,带给自己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看到盛开的成片鲜花会有“真美”的想法,感觉愉悦快乐;高山之巅远望四处,潜在的想法是“雄壮”。学生考试成绩不佳,想到“无法交代”,难免步履沉重。去看盼望已久的大片电影,一定有“这是一个愉快的晚上”想法。

很多研究已经对“认知”进行了分析,除了上述基础心理学包含内容,还有“感性、理性”区分,以及“快思考、慢思考”对比。从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则分作“自动思维、中间思维、核心思维”三部分。核心思维类似性格,中间思维类似价值观,这些都是较为牢固的。

自动思维,顾名思义是瞬间而至的,不需要认真思考。比如看到一条狗,情绪上表现为很害怕,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这是“狗咬人”自动思维的结果,即情景(场景)出现后,先有了认知上的自动思维,之后出现了各种反应(包括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这就是认知行为理论的公式:情景引发了想法,想法引发了反应,即想法而非事件本身导致了反应发生。咨询遇到人际交往困惑的年青人,叙述工作中去茶水间时候,看到别人窃窃私语,想法就是“他们在议论我最近出的丑”,于是感受难过,心跳加速,不由自主放慢脚步,阻碍着与别人接触。

记得上学时候,迟到进入教室,在这个场景下,明显的心跳加快,感到不好意思,紧张局促,想法是“大家都看我狼狈样子”“来晚了很丢人”“老师会批评”。反之,看到别的同学迟到,自己大都仅是瞥一眼,并不是自己想象的盯着不放。但是换成自己此刻迟到,依然会感觉紧张。

知道不该紧张,却又不由自主紧张,这就是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俗话说的“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明白这一点,就知道了感受来自感想而非事情,就可以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出现了想法,就要检验想法的正确与否,把自动思维变成慢慢思考,“遇事慢三拍”。合理情绪理论概括了三大类不合理信念,“绝对化,以偏概全,糟糕至极”,出现想法时候可以对照检验。可操作方式就是事后记下来经过,按照“事件、想法、感受”诸要素,进行“概念化”处理,分析不合理想法之处,按照“一念之转”或者“苏格拉底提问”,自我检视。

再就是不回避,坚决行动。这个行动不是肆无忌惮类的盲动,而是“试验行动”,“一小步尝试改变”。好比回家的路有很多,重要的不是当下这条路通不通,而是你想不想回家去。

阿德勒提出生活有三大内容,“爱情、友情、职业”,或者“家庭、工作、社会”。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背后,他认为不是“力比多”,而是“自卑情结”,出路则是“坚决的社会化”。用普通的说法就是行动。

人类生活本质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生活其实就是不断的行为认知疗法的过程,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