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招综评|9、答朋友问:如何选择自招综评目标高校

 王明鹏 2020-03-26

关于自招综评学校选择,不断有朋友咨询我,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呢,典型问题包括:

请问如何选择自招综招的目标院校?

学科竞赛的省二奖项,给推荐几个一本线招收的学校吧?

现在有某某条件,如何选择合适的高校呢?

我当时给出的简单回答是:上阳光高考网,去查找学校,一个个打开,进行研究。

的确,这是笨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上篇文章写的是如何准备自招,其中建议之一就是务必利用好阳光高考网平台,因为这里有最权威、最集中、最便捷的高校自招简章资料。

今天我想继续谈谈这个话题,到底如何选择目标高校。

首先要搞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既然是目标院校,说明每个朋友的目标不会完全相同,每个孩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个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院校范围。

比如孩子成绩优异,而且获奖硬件厉害,自然考虑高水平的大学,范围则是教育部新公布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范围再大一些,则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当然目前具有自招资格的高校还是阳光高考网上那些学校。

比如孩子喜欢财经类专业,自然注重财经高校以及具有财经类自招综评专业的高校。

比如孩子目前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现有获奖硬件一般,则适当降低目标高校。

“跳一跳,够得着”,选择目标高校,就如同选择鞋子一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明白我们的目标所在,我们的选择才会有的放矢。

很显然,文章开头第二位朋友的提问就显得目标很明确,他孩子有过硬奖项,希望选择优惠到一本线的高校,自然比较好寻找目标高校。

其次,确保尽量通过高校初审,就要查询尽可能符合自己条件的高校。

参加自招或者综评,当然是为了尽可能获得资格,这就要最大程度通过高校初审这个环节。

关于2017年对外经贸大学的初审通过率,我专门进行过统计,但是得到的数字不太一致。据学校网站是报考人数2400多人,通过726人,初审率30%。但据某专业从事自招培训的网站统计,报名5076人,初审通过701人,初审率为13.8%

我查看了资料,我们报名比较早,当时孩子报名表序号是1898。后来报考群里的家长朋友统计过,有的到了5000多序号,上面这个通过率差别不太清楚是报名无效,还是其他原因导致。

但是事实给我们的提醒是,即便你符合高校报名条件,却无法确保一定就可以通过。

实际上2017年东华大学的自招初审通过率更低,大概10%多一些。当然也有高校,比如中南政法财经大学初审通过率就很高。

但是无论如何大部分高校初审就会过滤掉很多学生。那些初审非常宽松的学校,其实更糟糕,因为后面的复试基本就是“陪太子读书”,获得资格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为此我们需要先阅读所有高校简章,把符合自己报名条件的高校全部选出来,在针对自己实际的专业兴趣、考试成绩、优惠幅度、限制报名数量等等进一步选择。

第三,也就是老老实实查看并制作高校报名条件简表。

以前说过了,为什么我要把所有高校简章看一遍,就是确保符合自己报名条件。

但是,“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可以用电子表格制作简表,列明有关高校招生简章主要内容,这一步是最好的准备工作,也类似我们投资股市时候买卖股票的“股票池”。

由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简章都是刚刚过去上一年的。高考当年的高校自招综评简章,很有可能出现变化,为此备好功课,熟悉可能范围高校,等到新发布当年高校简章,就可以对照核实,再次确认重新选择。

我在孩子高一时候就跟踪了好几个学校,比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华大学。后来出来2017年招生简章,直接来个大变化。西南财大取消了论文资格,没有英语能力竞赛奖报名资格。而海大直接把招生专业进行了重新划分,并且优惠幅度从一本线提高了很多。

这些都是始料不及的,但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这告诉我们提前准备资料重要性。

当然,还有就是报名数量限制。基本上,限报一所的与不限报数量的有,但不是太多。大都限报2-3所,这也需要大家提前学习简章,心中有多个应变方案,到时候方才冷静不着急。

总结一下,选择目标高校很费力,但是也很简单,那就是:知道自己目标所在,明白现实条件与资格水平,查看阳光网高校简章,留下自己心得笔记。

这样,你就会圈出一个大“股票池”,里面就是你有可能的目标股。然后,静待高考当年自招综评到来,对照最后的主客观条件,快意恩仇去抉择与冲锋陷阵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