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志民:《我的飞行生涯》(十四)

 文艺朝歌 2020-03-26

练(3

/陈志民

还记得那是82年,中国女排四连冠,比赛正热火朝天,我们学员跟着也心潮澎湃情绪高涨,就是空勤灶的伙食再好,也都顾不上吃,拿个馒头回去,一边吃一边看就算一顿饭,爱国热情一时高涨。我们政委瞅准时机,给大家上了一课--《球赛与爱国,飞行与职责》,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激发了我们飞行训练的热情。当时我们是20岁左右的青年,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青春萌动也有向往另一半的愿望,部队的清一色让我们生活感觉缺少点儿什么。

政委他借题发挥说道,谁都有青春?谁都有年少?你们这个年龄需要克制,要把精力用在飞行事业上,如果这辈子每人能把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那他就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可不要像以前炊事班的一名新兵,炊事班长发现他不太正常,还感觉馒头有股怪味,有一天猛然发现他对面发泄不顾鼻脸。政委说,树要皮人要脸,我们是青春美少年,就要把精力用到飞行训练上,提高飞行质量,保证飞行安全!可不能出现类似问题丢人现眼,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将来会有心爱的姑娘爱上咱。而开篇说的组织介绍对象的事,那可能是很早的从前,也可能是偶尔巧遇良缘故事片段。我们那时候已是自由恋爱的年代,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己家的港湾。

训练与成家相得益彰潜移默化,养成良好习惯对家庭对训练都至关重要。为了适应战备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正规化建设的训练,就是仓库物品摆放也提出要求,做到“三定一携”整齐划一摆放有序。“三定”就是每个人的物品定点、定位、定类别;“一携”就是把战备携带物品放一起,需要时能随身携带不耽搁时间,拥挤的仓库被整理得井井有条令人忘返。平常训练紧张到了星期天,仓库成了我的一片小天地,在哪里我可以看看照片、信件,还可以看书浏览,看到家信心里分外的甜。信里都是说家里很好请你放心、安心训练,每次看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叹。父亲的字现在还经常眼前浮现,字里行间都是用真心交换;偶尔也有哥哥、弟弟、妹妹的信件,说他们在家听话,好好工作、学习让我把心放宽;妈妈不会写字,也让他们捎上几句话,让我注意身体,安心训练。我知道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关怀备至,我心里也时常挂念,远隔千里只有信件来往,思乡情节时常涌上心间,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再见面,什么时间才能回到母亲的身边。

思念有时也是一种幸福,也会让时光在快乐中度过。高教训练生活除了飞行和军事训练也十分单调,偶尔有次劳动也觉得非常新鲜。记得那也是正规化训练一项内容,让树坑统一、整齐、美观。用铁锹把土翻新土坑围圆,用砖块砸平再用水打磨光滑,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感觉也挺美观新鲜。还记得实在无聊就到营院墙外绕场一周,也算看看世外桃源,那时营院四周没有村庄超市,只能看看野草采朵野花向远处眺望。有一次我们跑到机场跑道的南端,专门去看看机场沟,那里有我们的思念:一是我们飞行着陆时飞机高度到哪里应该是七到十米,在地面实际看看;二是看看在那里发生过事故,切记不能让悲剧重演。回来的路上摘把沙枣,含在嘴里心里也是甜甜。

说到飞行事故,训练中不可避免,在高教训练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全空军的事故通报,其中有一期让我现在还不能忘记。那是兄弟团,在飞行训练中,出现了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最后结论是飞行教员不遵守飞行规定,擅自带飞行学员改变飞行科目到山沟看庙会,由于判断失误飞机没法拉起撞山造成事故,损失惨重。还比如某航校飞行教员违反飞行规定,到当地火车站超低空飞行,部队收到群众举报,本人受到严重处分。还有某师轰炸机训练时,由于指挥员指挥不当,飞行员空中观察不好,造成两架飞机失事和几名飞乘人员牺牲的严重飞行事故。从那时起也让我在飞行训练上有些胆怯,出现缩手缩脚现象,教员看出了我的心事培养我的胆量,在训练航行科目时,故意下降高度贴着洪水河上空飞行,让我能看到水面被吹起,也能看见小渔船上的人坐或站,让我不由得向后拉杆上升高度,教员在后舱顶着杆保持低空飞行,故意训练我的胆量,这让我在后来训练提高很快,畏手畏脚的毛病得到了很好的改变。

去年一个偶然机会,又见到了我的教员,他还是那么年轻帅气,还在进行着他的飞行事业,虽年龄原因改为民航飞行员,可还每天天南地北的飞行和带教新飞行员,要知道他比我还小一岁个头也稍矮一些呢,他就是我的师傅。说到这里想到当年一幕,飞行训练时他总是比我们多一样装具,叫“屁垫”,作用就是为了视野开阔观察方便,放在屁股下面增高用的,一个中间有一个长方口子的垫子,那个口子是用来从中间穿过救生伞带的专用通道,因为飞行员坐进驾驶舱,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系救生伞和安全带,把降落伞和座椅松紧适度地绑在身上,以保证飞行员的安全。对了,就像开汽车先系安全带一样,那个口子也像汽车后排座椅上,安全带开的口子作用一样。“屁垫”作用很大,是弥补坐高的增高器,是保护屁股的秘密武器,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必要装具。他就是我的师傅,我的飞行教官,技术娴熟年轻有为,看照片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甜如蜜。 

还曾记得他带教我们一组三人,辛辛苦苦身先士卒,他面带酒窝说话和气,张口先笑浓浓四川口音,传授我们三人精湛技术和如何做人。潜移默化让我说话也带了四川口音,曾多次有人说我是四川人?只因我的教员和几位战友都是四川老乡。他带教的我们三人,现如今战友明波当年因身体原因停飞改行,已是教授头衔身份;战友延松各方面优秀留校当了教员,多年后的他在为南航做贡献,现还飞行在第一线,也已是高层管理头衔,这几天他在广州、深圳、郑州奔波劳顿。带过我飞行训练的还有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他们的名字和容颜永远刻记在我的心间。也是去年一个机会见到了徐大队长,了解到他曾升为大军区参谋长成为将军,现在成都修养身体硬硬朗朗,喝酒还不减当年,满腔热忱奔波在战友中间,为大家穿针引线联络情感。

我还忘不掉的是西北的气候,刚去的时候地理近似高原跑步直喘,总觉得气息不够跑一圈上气不接下气胸闷气短;还有刷牙时感觉水特别的凉,凉的直穿透牙根神经,现在还不能忘怀,我的牙就是从那时开始坏的,现在想起还真有点傻不知道保护加点热水刷牙。给我治牙的医生说,你的牙坏跟飞行也有关系,因为有飞行载荷的作用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我问为什么战友们牙齿都没事?医生说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啊。我想还是自己体质差的原因吧,不能完全归罪于高空和载荷飞行,要不初教训练时为啥也是我生病了呢?前面还说过那里的风沙特别大,要知道还有5月下雪的景象也让我挥之不去留下深刻印象。不过从中也让我们得到了锻炼,虽苦犹甜。

本来高原特点就感受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那么飞机在几千米上万米飞行该怎么办?现在坐民航飞机的没有什么感受,机舱里都和地面一样,充满了人体所需的氧气;驾驶战斗机就不一样了,要解决缺氧问题飞机上有一套完整供氧设备,有氧气瓶、氧气表,氧气导管、开关和氧气面罩等。每人一个的氧气面罩是飞行员必备装具,它长的像个大象鼻子,上面与飞行头盔连接罩住鼻口,下面导管与飞机上氧气系统连接,戴好后有的人说像个大鼻子鬼怪,哈哈,戴上后是看不出自己的啥模样了,而每次飞行结束去掉后,脸部会留下氧气面罩一圈红色的痕迹。氧气面罩除低空训练可以不戴,比如起落航线飞行,其他科目飞行必须使用佩戴,以保证飞行员血液内的氧量饱和度,确保飞行安全。

随着飞行科目接近尾声,高教的生活也将会画上圆满的句号。我积极要求进步,这时迎来了我政治生命的诞生,组织答应了我的请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那是在198299日这一天。那段时间是决定我命运的时间段,是留下当教员还是到飞行部队去锻炼?留校、到部队都非常重要,经过思想斗争和多方征求意见,还是到作战部队去占了上风!再后来一段时间飞行训练都非常顺利。

记得部队的首长来接收我们飞行学员,并对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考核训练。那一次打破常规,起落航线科目变右航线为左航线飞行训练,徐大队长在着陆指挥塔台亲自坐阵指挥,那次我也非常争气,近一年来的训练做到了心中有数信心满满,表现的飞行动作得心应手,下划线稳定不高不低,着陆似蜻蜓点水带小油门两轮同时轻轻着地,瞬间冒出两缕青烟。在无线电里就听到大队长“向11同志学习!”的话语,连续几个起落飞得非常漂亮。随即在休息室的快报小黑板上,我看到大队长亲笔写上:“向11同志学习!”。这一幕让我牢牢记住,回想当时情景应该是激动兴奋、沉浸在幸福里。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得到了回报,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艰苦的训练磨练了我,飞行的翅膀终于坚硬,百炼成钢练成就了我的飞行梦想!新的战场在向我们招手,为了祖国强盛又要启航。(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