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预告|张湛讲丝绸之路重头戏:粟特人与敦煌文书

 陈鹏5y1cv35pj7 2020-03-26

提起丝绸之路,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幅差不多的画面:

头裹纱巾、牵着骆驼的三五行商

在黄沙漫天的荒漠中艰难前行……

这幅看似生动的画面,由于缺乏明确的时空坐标,事实上是相当抽象的。

其实,“丝绸之路”这个名字1877年才被人发明出来,而大量的考古研究指出:丝绸并不是这条商路上最重要的产品,这里也并没出现过繁荣的大规模交易……

她真正的魅力,在于这条路网是全球最著名的东西方宗教、艺术、语言和技术交流的大动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前一阵,张湛博士为我们带来「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三站:

《伊朗:古波斯帝国的起源》

《吠陀与早期印度教》

《土耳其:赫梯帝国》

从公元前3000年出发,一一还原丝绸之路诞生前的世界面貌,慢慢的揭开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序幕:

这一次,我们把目光移向东方。

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不得不提到两场重头戏:

粟特、敦煌

The Sogdians

粟特人是何方神圣?


在漫长的国际丝路上,有一个民族在周边各文明之间穿梭缀合游刃有余,他们就是“粟特人”,也是唐人口中的“胡人”

这些人的故乡位于新疆西侧,即今日的中亚各斯坦国,他们留下的文字古籍、建筑壁画,为今日的我们揭示一个更真实的古代文明世界,讲述丝路上的商人、使节、朝圣者和旅客们留下的迷人故事。

位于塔吉克斯坦 片治肯特遗址的粟特壁画

粟特人多有才?

他们善于长途跋涉,精通多种语言,担任着早期的佛经译者外交家的角色。

而作为丝路通用语言的粟特语,千年之后的今天已经没几个人能看懂,而张湛老师正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敦煌发现的粟特信件,是一封寄往楼兰的家书

粟特人也是厉害的工匠,尤其擅长纺织品和金银器,长期供应给长安“进口爆品”;

他们还是当年最潮的人:穿V领夹克、跳胡旋舞、弹琵琶……在唐代刮起一股粟特范儿西域风潮

带有倒弹琵琶像的粟特风格银罐

展示粟特人服饰风格的唐三彩

唐代时期,大量粟特人在长安与西域间往来,除了“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大部分粟特人并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姓名。

可以说,粟特人是在流浪中创造了丝路的繁荣。

然而在之后的一千年,他们像消失了一样,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进入历史学者的视野。

粟特人都去哪了?粟特文明到底什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