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服骑射、渑池之会和长平大战,从外交线路阐述赵国的兴衰历程

 有魔气历史 2020-03-27

春秋时期末年,天下诸侯纷纷从争夺霸主转向图强求存,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及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之后瓜分了庞大的晋国,从而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三家分晋之后,三晋之中军事力量最为强劲的当属赵氏,但很快魏国就在魏文侯的主持下进行了李悝变法和吴起军改,逐渐成为三晋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霸主。可是到了战国中后期,赵国再度崛起并一度与强秦匹敌。那么赵国是如何兴起成为强国,其在秦赵争霸的过程中又是如何衰败的呢?本文就让我们详细阐述战国时期赵国的兴衰脉络,并从胡服骑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历史典故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分析视角。

赵国的地缘格局和改革动力

文学典籍中关于赵国的历史典故有很多,譬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胡服骑射、负荆请罪、触龙说赵太后等等,然而这些无一例外地发生在赵武灵王即位以后。这是因为赵武灵王即位之前的赵国,土地贫瘠、地形崎岖,在战国七雄中不论是疆土、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都很羸弱,不在最强大诸侯国序列之内。一直等到胡服骑射改革以后,赵国的综合国力才追赶上来,甚至成为唯一能与强秦匹敌的国家。


从地缘角度分析,赵国占据了原先晋国的北部边疆,与秦、楚、齐三大强国同属于中原秩序格局中的边缘势力。相较于魏、韩、宋、鲁等中原腹地诸侯国,边缘势力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自己成为四战之地,从而保证国家层面战略目标的单一。然而不同于齐、楚两国分别对东夷、百越族群长达数百年的同化融合,赵国面临的是“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的窘境,可以说是四面环敌、力不从心。为了抵御这些外敌,赵国在战国初期不得不依附于以魏国为核心的三晋同盟,勉强防守。然而,实力强大的魏国凭借魏武卒的强劲风头几乎所向披靡,并未将赵、韩这两个“盟友”当一回事,经常侵略赵国的领土,甚至就连小国中山国也敢在齐国的支持下对赵国屡屡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军事贵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只是这些军事贵族往往各自为政,难以整合举国之力,所以改革图存也就迫在眉睫了。到了赵武灵王时期,不仅魏国经历了李悝变法、楚国经过了吴起变法,就连长期贫弱的西陲秦国在孝公的支持下也已经稳步推行了商鞅变法的政策,并且逐渐强大起来。秦国的强大对于赵国来说不仅是新的威胁,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为了解“无骑射之备”的问题,赵武灵王上台后不久,便开始着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了。

胡服骑射的本质和赵武灵王外交线路

作为赵国历史上名气最为响亮的君主,赵武灵王的一生堪称波云诡谲。在一代雄主赵肃侯去世之际,赵国便遭遇五国会葬之危(魏、楚、秦、燕、齐各派锐师万人参加会葬),赵雍果断采取争锋相对的举措,一方面摆开决战姿态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另一方面又紧密联络了韩、宋、越、楼烦等势力进行反制并最终化解了危机,一时间在诸侯中博得了少年英姿的美誉。自此以后,对军事力量提升的迫切期盼和对外交线路的重视成为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朝堂最重要的战略政策。


前面提及,由于地缘环境等因素,赵国长期面临秦、魏、齐、中山乃至草原部族的侵袭,并逐渐形成一股以军事贵族为特色的上层统治集团。所以,为了整合强化赵国的全部力量、提升军事水平,就必须对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军事贵族们动手,并向作战机动性高、擅长骑射的胡人学习,进行胡服骑射改革。这也是为什么相较于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赵国的变法改革主要凸显出的是军事层面的原因,毕竟军事改革对于赵国而言几乎完全等同于对国家旧有权力结构的重塑。

不过在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之前,赵武灵王首先进行的是外交方面的提前布局。早在即位之初赵国就连番遭遇魏、齐两国的入侵,为此不得不展开一系列外交努力,通过与韩国的会盟和联姻构成对秦、魏两国的牵制。之所以选择韩国,一方面是因为韩、赵两国都保守秦、魏的蹂躏,拥有现实的政治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韩国军工产业的发达,有助于提升赵国的军事力量。虽然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弱,但正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军工层面的交往有助于后期赵国的军事改革。除了韩国以外,燕国是另外一个受到赵武灵王重视的国家,保持燕赵同盟有助于避免赵国在抵御魏国时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更何况双方拥有齐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公元前318年,燕国因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而引发大乱,齐国随即趁火打劫,险些灭了燕国。于是赵武灵王出手帮助燕昭王回国登基,双方因此结成相当牢固的同盟。


不过,就在赵国完成联合韩燕、牵制魏齐的外交部署的同时,天下格局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战国前期天下霸主的魏国,此前在秦国(第五次河西之战)和齐国(马陵、桂陵之战)的连番打击之下已经有所衰落,到了赵武灵王时期已经完全退出了强国行列,秦、齐、楚三强对峙的局势逐渐形成。为此,赵国在秦惠文王、秦武王接连逝世,秦国频出内乱的间隙发动胡服骑射改革。鉴于此时赵武灵王在国内的威望,以及军事贵族中以赵成为代表的赵国宗室的鼎力支持,改革几乎一瞬间完成。此后赵国接连对中山国用兵,还向侵扰边境的草原族群发起出击,“攘地北至燕、代”,震慑了林胡、楼烦等部落,战果斐然。

赵惠文王时期两种外交线路的缘由

赵国从赵武灵王时期开始崛起,军事力量一跃成为足以和强秦匹敌的存在,然而如此雄主却在晚年被活活而死。原来,起初赵武灵王的太子是韩国公主的儿子赵章,却因为圆宠姬吴娃遗愿,贸然废黜太子章并传位于赵何。可是晚年的赵武灵王心中对赵章总有亏欠,不仅对这个大儿子加官晋爵,甚至册封领地,这进一步助长了赵章、赵何两大势力的摩擦。最终,以赵成、李兑为首的赵国军事贵族集团唆使赵章起兵,而后以扶持君主的旗号包围了沙丘宫,并将已经退位为“主父”(类似后世太上皇)的赵雍活活饿死。此后,赵国朝堂权柄先后沦落到赵成、李兑二人手中,直至赵惠文王赵何亲政。


虽然赵武灵王改革在其死后面临一定程度的倒退,尤其是对军事贵族权力收拢进程的中断,但此时的赵国相较于赵武灵王初期已经获得了军事、领土、人口和经济的大幅度提升,国力进入最强阶段。恰在赵惠文王执政期间,乐毅、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一系列文武人才出现在赵国朝堂之上,实现了赵国在军事和外交层面人才的完美布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赵国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线路之争。乐毅的先祖曾为魏国名将,后被封在中山灵寿(中山国第一次覆灭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侵占此地,乐毅也随之成为了赵国人,并深的赵国器重。然而沙丘宫变、主父赵雍惨死之后,赵国朝堂波云诡谲,乐毅也因此离赵而仕魏,后辗转至燕昭王麾下主持五国伐齐事务。后来燕惠王中齐人反间之计,乐毅就回到了赵国。此后,乐毅家族成员便分别在燕赵两国入仕,成为巩固燕赵同盟的纽带。

乐毅的存在使得赵武灵王联合韩、燕,抵御魏、齐的外交线路得以大体推行下去(不同之处在于乐毅推动了赵秦中阳会盟)。作为五国伐齐事件中崛起的另外一位名将,廉颇同样秉承类似的外交线路。齐国后来虽然在田单火牛计策下成功复国,但国势大不如前,赵国趁机在五年之内六次攻打齐国,其中阳晋之战恰是廉颇的成名之役,年轻将领廉颇从此“以勇气闻于诸侯”。当时的秦国已经愈发强大,并通过兼并巴蜀(地缘上占据楚国上游)、张仪欺楚(孤立楚国而后开战削弱)将楚国拉下强国序列,五国伐齐之后的秦国已经成为当时唯一的强国。廉颇深知赵国无法跟强国抗衡,所以竭力避免与秦国交战,希望通过北扩草原(占据边缘地域)、东征齐国(占据商贸财富枢纽)积累实力。


可以说赵武灵王、乐毅和廉颇的外交线路是一脉相承的,其中细微的差别也都是根据当时的天下格局所作出的调整。可是问题在于,秦国商鞅变法不同于其他列国,它从法令和风俗方面入手,深刻改变的秦国旧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耕战和军功爵制度的配合促使秦国的综合实力在“东出”战略(即通过伐交和战争东出函谷关)的指引下不断变强。正因如此,赵国内部主张“合纵”抗秦的声音越来越大,其中就包括赵王的亲密宦官缪贤(更可能是赵惠文王自己的想法,被缪贤察言观色到)。就这样,当秦昭襄王听到赵王获得和氏璧的消息,并以15座城池交换作为试探时,缪贤顺势举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鉴于此前秦国曾有过张仪欺楚(诈称600里土地换取齐楚断交)的恶劣先例,蔺相如此举更多的是为了在显露赵国的底气。于是,蔺相如不辱使命,赶赴秦廷且指责了秦昭襄王的黑历史,最终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之时,秦军正在与魏国开战,并不愿意节外生枝,这或许是秦昭襄王无奈放过蔺相如的直接缘由。四年之后,秦昭襄王又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相会,蔺相如在会上再度展示强劲风范,面对秦王请赵王奏瑟,强势要求“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最终,秦王无功而返,赵惠文王也避免了楚怀王武关会盟被囚的命运。不过,“完璧归赵”引来了秦国两次入侵,“渑池之会”也是源于廉颇在边境布防才未发生大碍,但这显然不符合廉颇“避秦伐齐”的外交线路,赵惠文王火线提拔蔺相如的行为激怒了他,廉颇因此数次借故羞辱蔺相如。只是相较于廉颇,蔺相如的大局观更为宏大,他很清楚自己与廉颇政见不同,但却处处忍让,最终在赵国上演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事实上,作为赵国权力的最高掌控者,蔺相如的许多举措显然同时也是赵惠文王的意思。或许廉颇正是透析了这层关系,才会选择负荆请罪的。在赵惠文王看来,过度推行联秦、避秦线路,会导致与山东列国关系的恶化,在秦国日渐强大的大背景下,赵惠文王决定提拔主张抗秦的蔺相如制衡廉颇。更为重要的是,赵惠文王后期的天下格局已经逐渐演变为秦赵争霸,缓解与齐国(粮仓秉实之国)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抵御强秦。后来(前270年)秦国为切断赵国旧都晋阳与新都邯郸之间的联系,率兵进攻重镇阙与,赵王为此寻找乐乘(乐毅堂弟)和廉颇商议对策,二人皆言不能救,唯有赵奢愿意领兵,并一战成名。至此,赵国朝堂之上抗秦派和避秦派的文武人才悉数到位。

爱子心切的赵威后与眼高手低的赵孝成王

在后人看来,赵惠文王或许远不如赵武灵王英勇神武,但却也绝非昏君。在他的平衡之下,赵国在处于秦赵争霸下风的情形下依旧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发展。正因如此,当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即位之后,秦国立即再度来袭以做军事试探。彼时国君年幼、赵威后摄政,并选择向齐国求援。前文提及,赵惠文王后期赵国就已经开始缓和同齐国的矛盾了,不过齐国却以赵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入质作为条件,才肯派兵救援。后来左师触龙说赵太后,才劝服爱子心切的赵太后同意了齐国入质的要求。不过,齐国救兵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当时秦国并未做好同赵国决战的准备,仅占三城之后就退了回去。


此时将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内外局势展现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赵国缓和了与齐国的矛盾,齐国依然保持着对赵国信誉的担忧,并企图以公子入质防备燕赵同盟。另外,赵威后入质联齐的做法在赵国朝堂引发剧烈争议,相当于彻底废除了自赵武灵王时期起的联韩、燕以御齐的国策。不久,赵燕同盟破裂,燕武成王派兵攻打赵国,促使赵威后割地给齐国以求田单为将。此举进一步加剧了赵国朝堂内部对赵威后的不满,赵奢直言“国奚无人甚哉!”。彼时,廉颇、蔺相如、赵奢、乐乘、李牧等人犹在,而赵威后却宁愿引入一位齐国公族人士(田单是齐国宗亲),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她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也正因如此,明朝冯梦龙认为赵威后是齐湣王之女(另一说是魏人之女),为使母国摆脱强敌环伺之境才会努力撮合齐赵合流。但从后来长平之战赵国借粮不得可以看出,赵威后此举贻害无穷。


如果说赵威后的外交线路是撮合齐赵,那么赵孝成王压根就没有一条清晰的外交方略。当时秦国在范雎的谏言之下推行“远交近攻”的伐交策略,燕、齐两国因此成为秦国的重点拉拢对象,以赵国为首的三晋则是秦国首先需要剪除的目标,而赵威后去世之后的赵国朝政主要由平原君赵胜操持(此时蔺相如病重),恰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对战国局势构成定鼎作用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前后,赵国的外交策略混乱不堪、昏招频出、孤立无援,直至邯郸之战才因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得以幸免。至此,赵国再无当年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的雄风伟略了。

长平悲歌后的灭国之殇

邯郸之战后十年,赵孝成王去世。当时的太子正在秦国为质,于是朝臣郭开为求从龙之功帮助公子赵偃即位,即赵悼襄王。此举引发赵国朝堂剧烈震荡,廉颇等人也正是在此时逃亡的。廉颇的出逃标志着赵惠文王时期双线外交路线的文武人才体系权限崩塌,仅余下“良将”李牧一人苦苦支撑。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经过了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两代君主的混乱操作,赵国实力和外交形势大不如前,李牧不仅无法如同廉颇那般主动避战,甚至就连被动防守都很勉强了。即便如此,李牧依然多次打退秦军,却还是在赵幽缪王(赵悼襄王之子)时期因谗言被诛。


综上,三家分晋之后的赵国虽然位于中原秩序的边缘,但却依然面临四面环敌的窘境。在此威胁之下,军事贵族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桎梏赵国内部力量整合的枷锁,及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才算开启了收拢领主权力归中央和加强军事体系建设的步伐。沙丘宫变之后,赵国改革虽遭遇挫折,但赵惠文王秉承清晰的双线外交线路,任用了一大批文武人才,赵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然而自此之后,赵威后、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不仅没有清晰、符合实际的外交方略,反而昏招频出,致使赵国先后与燕、秦、齐等国交恶,长平之战惨败,甚至自毁朝臣诛杀良将。由此可见,变法改革的不彻底、国力增长的后劲乏力是导致赵国在前期未能巩固成果、后期回天无力的重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