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心电图形似肺栓塞,极易误诊!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20-03-27
同样是心电图的判读,急性肺栓塞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图之间有什么异同呢?

“卷首语”

《读心术:学习心脏病诊疗的真功夫》,是“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和“哈特瑞姆心脏之声”联袂推出的精品栏目。
该栏目邀请北京朝阳医院刘兴鹏教授和田颖教授,精选有教学价值的案例进行解读,每半月更新一次,于层层剖析中掌握临床“读心术”,于抽丝破茧中练就诊疗“真功夫”,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水平。

照例,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讲起:

病例介绍
  • 女性,61岁。以“发作性胸闷气短3天,加重2小时”入院;

  • 3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心悸,持续1小时左右。2小时前胸闷气短再次出现,较前加重,急诊以“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院;

  •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服药控制良好。焦虑抑郁4年,服用艾司唑仑、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控制病情;

  • 查体:体温 36.5°C,呼吸30次/分,血压 89/6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 P2>A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图1:患者的入院心电图

患者的入院心电图可见,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V1-V4)伴前壁导联的T波倒置,首先不能除外存在着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能。

再仔细观察整份心电图,可见电轴右偏、I导联S波加深、III导联Q波加深伴T波倒置,看上去似乎还存在着SIQIIITIII的心电图特点故也不能排除急性肺栓塞的可能。

当然,无论是缺血性心肌病或是急性肺栓塞,都需要结合患者的化验检查结果。 

图2:入院的化验结果

患者的入院化验结果示,D-二聚体显著升高,达6247.79 ng/ml,同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也高达了5104.77 pg/ml!

患者的血气分析示,存在着低氧血症及酸中毒。故患者的初步诊断考虑:肺栓塞!

  

图3:静脉溶栓治疗后

于是,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随之而来的心电图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见I导联S波消失,III导联Q波变浅及T波浅倒,但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V1-V4)及前壁导联的T波倒置仍然存在。



正所谓,知其然

必先知其所以然! 

在掌握急性肺栓塞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肺栓塞的病理生理特点~

图4: 肺栓塞的病理生理特点

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右室后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及扩张,导致心电图出现右室负荷增加的表现;

右心室扩张使左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左心容量负荷下降,左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冠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同时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了下壁导联及右室的缺血性ST-T改变。

图5:急性肺栓塞的Daniel评分

Daniel建立了21分的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评分标准,评价不同的心电图表现与大面积急性肺栓塞之间的相关性。评分≥10分提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评分≥6分提示肺栓塞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90%;而评分≥3分提示肺栓塞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59%。

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占2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占3分,而V1~V4导联的T波变化占12分,可见右胸导联的T波变化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重要性



再来一起详细学习一下,

急性肺栓塞的T波表现

 图6:急性肺栓塞的T波表现

急性肺栓塞的T波改变最常出现在V1~V3导联及III导联,有时可至V4~V5导联;形态多尖锐,呈对称性,深度不等,倒置幅度呈Tv2>Tv3>Tv4。

T波倒置常在急性肺栓塞发的1~2小时出现,24小时内最多见,常伴有动态演变;当治疗后病情好转时,T波的恢复顺序为Tv4→Tv3→Tv2→Tv1,溶栓后T波倒置在1-7天左右达到高峰(机制为心肌的记忆现象),11~49天后逐渐恢复正常。

据Ferrari等研究发现,胸导联T波倒置变化特征与肺栓塞的相关指数呈明显相关。大面积肺栓塞时,胸导联T波倒置的出现频率最高,有较高的敏感性(85%)、特异性(81%)、阳性预测值(93%)及阴性预测值(65%)。



同样是T波倒置,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缺血

T波表现该如何区分

图7: 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缺血的T波表现对比

急性肺栓塞的T波倒置多从右向左变浅,Tv2>Tv3>Tv4,同时多为III导联和 V1导联同时出现T波倒置;

急性心肌缺血的T波倒置多从右向左变深,为Tv2<Tv3<Tv4,且一般不会同时出现III导联和V1导联均T波倒置,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以及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来鉴别。



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急性肺栓塞的ST段改变~

急性肺栓塞的ST改变,多见于V1-V4导联及下壁导联,多为ST段轻度压低,可作为心肌缺血及预后较差的指标;较严重者可能出现ST段抬高,但抬高幅度一般很少超过0.1mV,多与SIQIIITIII 并存;如图8可见,V1~V4导联及III、avF导联出现T波倒置,而III、avF导联的ST段呈轻度抬高。

图8:急性肺栓塞的ST表现



说起急性肺栓塞的SIQIIITIII征,临床上似乎相对少见~

突然发生的SIQIIITIII征,曾被认为是急性肺栓塞时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但是,SIQIIITIII征同时出现却并不常见,多发生于重症病例,此图形也常呈一过性, 其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发病的14日内便消失。



那么,急性肺栓塞的SIQIIITIII征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之间该如何鉴别呢?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II、III、aVF导联常出现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若发生Q波,多呈下壁的3个导联同时发生病理性Q波,一般很少仅出现在III导联上;

而急性肺栓塞时,Q波通常较窄,常局限在III导联,可能波及至aVF导联,很少波及II导联,且Q波的改变常无法达到病理性Q波的诊断标准。

图9: 急性肺栓塞SIQIIITIII征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比



还有一个疑问,右束支阻滞与急性肺栓塞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当发生急性肺栓塞时,右束支阻滞的出现可能与肺动脉主干栓塞,造成右心室的急速扩张,致心内膜下右束支传导系统过度牵张,影响右束支传导功能相关,也可能与右室心肌缺血相关。有学者认为,新发的右束支阻滞是肺动脉主干完全栓塞的标志。

急性肺栓塞时,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率约为9%左右,多呈一过性改变;当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时即消失,也可持续3个月以上至数年;虽为一种非特异性的心电学指标,且无明确的诊断意义,但对于新发的右束支阻滞同样须临床医生高度警惕。

图10:急性肺栓塞与右束支阻滞



额面电轴指向右的avR导联,

与急性肺栓塞有什么联系

当发生急性肺栓塞时,由于肺动脉压骤增、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张,致使其额面QRS向量向右前增大,aVR导联R波可发生迅速增高。随着病情的好转,aVR导联的R波可逐渐下降直至恢复正常。

因此,aVR导联R波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肺栓塞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间接依据。

图11:急性肺栓塞和aVR导联



当发生急性肺栓塞时,

还有其他的心电学改变吗?

急性肺栓塞时,心电图上有时还可见到肺型P波或PR段的偏移,这主要是由于右心房扩大所致。

QRS的电轴可以呈现右偏、左偏或不确定电轴变化,典型的急性肺栓塞多呈为电轴右偏。

对于心律失常的发生,多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心率多呈100~125次/分,此为缺氧及心输出量下降的代偿表现;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其中以房颤及房扑较为多见,这是由于急性肺栓塞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心肌缺氧、循环衰竭及右心室负荷的进一步加重,致使右心房扩大,心率逐渐加快,但心律失常的发生多呈一过性。



再来分析一下第二份病例

病例介绍
  • 女性,58岁。发作性心悸10年,再发1天入院;

  • 10年首次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此后于北京三家三甲大医院接受了4次导管消融术和1次ICD植入术。术后长期服用美托洛尔 胺碘酮(0.1 qd);

  • 今次入院因室速再发,但因室速频率缓慢,ICD未启动治疗.

如图12,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伴有心室夺获,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是明确的。从整份心电图上看,V1导联呈QS型伴有切迹,I导联呈Qr型,II、III、avF导联呈R型,且下壁导联QRS起始部稍有顿挫,考虑可能为起源于右室心外膜的室速。

图12:患者的室速发作时

当患者的室速再次发作时,心电图有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图13所见,II、III、avF导联呈QS型,V1导联呈QS型伴切迹,I导联呈R型,考虑可能为右室偏游离壁侧起源的室速。

图13: 患者的室速再次发作时

患者的两次室速均提示起源于右室的室速,从患者窦律时的心电图可见,胸导联(V1-V6)T波倒置,V1导联存在异常Q波,其 QRS波的终末部有顿挫及切迹,为可疑Epsilon波。

图14:患者的窦律心电图

患者经多次手术治疗后,确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术中标测结果示,右心室心外膜游离壁多为低电压区,经消融治疗后室速减少发作。



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

ARVC的解剖及病理特点

这是一例31岁的ARVC患者运动中猝死后进行心脏解剖后的发现,可见ARVC的右室扩张,其游离壁可见白色脂肪纤维组织浸润、替代;心肌组织减少,纤维脂肪组织浸润、包绕岛样存活心肌细胞。

图15:ARVC的解剖及病理特点



那么,ARVC
有哪些
心电学的诊断标准呢?

Epsilon波:为ARVC主要诊断标准之一。QRS波的终末部或ST段的起始部,时限约几十毫秒,其振幅较低,多数为向上的小棘波,常见于V1-V3导联,一般在V1、V2导联最为清楚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也可出现在其他导联上。Epsilon波的产生是由于右室病变的心肌组织产生了延迟缓慢的除极活动、除极异常或复极障碍,形成QRS波之后的小棘波,主要出现在右胸导联上。

图16:ARVC患者的V1导联可见Epsilon波

右胸导联T波倒置:为ARVC主要诊断标准之一。大多出现在V1-V3导联,其余导联也可出现。当右室病变程度逐渐加重时,胸前导联可表现为深而大的倒置T波。

图17:ARVC患者的右胸导联可见T波倒置

局限性QRS波时限延长:为ARVC次要诊断标准之一。V1-V3导联QRS波时限>110 ms, 或S波上升支时限>55 ms。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同时除极,QRS波时限约为60- 100 ms,由于ARVC患者右室或双室的心肌组织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故导致除极时间延迟。

图18:ARVC患者的局限性QRS波时限延长

室性心律失常:为ARVC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多表现为类左束支阻滞形的室速、频发室早或室颤。其机制多为折返机制,电生理标测证明大多数为小折返,且折返环存在多个出口。室性心动过速常为多形性,QRS波常可见顿挫,须注意与右室流出室速相鉴别。

图19:ARVC患者的室速发作时

小 结
  • PTE与AVRC的心电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似点,例如:胸导联的T波倒置,一般以右胸导联更为常见;

  • PTE的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房性心律失常为次之,其中以房颤及房扑较为多见;

  • 而AVRC的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多表现为类左束支阻滞形的室速、频发室早或室颤;

  • 发生PTE时,部分患者可见新发的右束支阻滞、aVR导联R波增高、肺型P波、SIQIIITIII征,这些心电特征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消失;

  • 而AVRC的患者,部分可在V1-V3导联发现Epsilon波,并伴有局限性QRS波时限延长;随着ARVC病情的逐渐进展,这些心电特征往往一直存在。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PTE与AVRC之间的心电学鉴别,都必须需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切勿就图论图!

专家介绍

田颖

田颖,医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是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之一。

田颖大夫心脏查房时间:一个病人可能有多个症状,每种症状又可能有多个病因,医生如何打破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抽丝破茧找到解决患者当下问题的有效疗法,“田颖大夫心脏查房时间”,在哈特瑞姆心脏之声每周二15分钟,1个临床案例,培养您的全面诊疗思路。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讲课专家:田颖 北京朝阳医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本文作者:紫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