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雍正皇帝《谕总督》

 唯我英才 2020-03-28

张媛

雍正皇帝上台伊始,连续发布《谕总督》、《谕巡抚》、《谕布政司》、《谕按察司》、《谕道员》、《谕知府》、《谕知州知县》、《谕提督》、《谕总兵官》、《谕副将参将游击等官》、《谕督学》等十一道上谕,其中第一道上谕便是著名的《谕总督》。可以说,《谕总督》是雍正皇帝发布的“一号文件”。本文对此加以详尽注释说明。

【原文】

雍正皇帝谕(1)总督(2)

自古帝王疆理(3)天下,必有岳牧(4)之臣,以分猷(5)佐治(6),而后四方宁谧(7),共臻(8)上理(9),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也。总督地控两省,权兼文武,必使将吏(10)协和(11),军民绥辑(12),乃为称职。但统辖辽远,职务殷繁(13),较巡抚之所属更大,是在遴选(14)属僚之贤能(15)者,委任得宜,则振纲饬纪(16),可无废弛(17)之虞(18);而以人报国亦得大臣之体(19)。

特是澄清(20)吏治,必本大公之心,虚怀(21)察访,果系清节(22)素著(23),才具练达(24)者,任以要剧(25),即行保荐(26),则举一可以风百(27)。今或以逢迎意指为能,以沽名市誉为贤,甚至暗通贿赂,私受请讬(28),不肖(29)官吏滥列荐章(30),而朴素无华、敦尚(31)实志者反抑而不伸,是岂风厉(32)属员之道乎?朕视天下如一家,视臣邻如一体,尔等亦宜深体此意。以一家之心视两省,以一体之心视属吏,本之至公,用之至当,则上司之任使下僚,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凡有才有守之人,皆乐为效用矣。

至于所在管辖地方,有作奸犯科(33)之豪猾(34),倚势剥民之搢绅(35),理应重加惩治,因巧于结纳(36)反得侥幸自全,而家居之大臣官员,皆经皇考任用之人,致政(37)投闲(38),安静自好,为大吏者并不加以礼貌,或反被土豪侵欺者有之,亦非所以表率属僚彰善瘅恶(39)之道也。总督巡抚、将军、提督谊属同寅(40),凡地方军民事务,宜互相商搉,各本虚公(41),勿苟且雷同(42),勿偏执臆见(43),方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44)。

总督参劾(45)知府,例由司道揭报(46);参劾州县,例由两司道府揭报,众论佥同(47),所以示公也。近有参劾之后,始行补揭,夫果其当劾,司道府不能揭报于前,既有狥庇之愆(48),而令其补揭于后,又欲宽其失察之罪,彼此巧饰,以欺朝廷,尚得谓之至公(49)乎?

朕观古之纯臣(50),载在史册者,兴利除弊,以实心兴实政,实至而名亦归之。故曰:名者,实之华也(51)。今之居官者钓誉(52)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尔督臣膺(53)兹(54)简畀(55),固(56)宜(57)笃(58)矢(59)忠诚,尤当戒谕属员痛改陋习。更有仕宦之初颇著廉名,及身跻(60)大位则顿易其掺(61)者,古人谓之“巧宦(62)”,其心事岂可问乎?且职居制阃(63),亦非徒以清操自善也。若但谨身节用(64),而遇地方大事一筹莫展,虽免贪冒(65)之名究(66)鲜(67)屏翰(68)之实,国家又何所倚毗(69)耶?

尔督臣皆皇考擢任(70)之大臣,朕嗣绍(71)丕基(72),一切遵循成法(73),惟冀尔等察吏安民,练兵核饷,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故谆谆告诫并两司道府州县各有谕旨,尔等亦宜细心体察,与尔属吏共励(74)。官箴(75)交相儆(76)惕,朕自优加恩礼,始终保全,若尔等恣意(77)狥私,不能竭忠尽职,则深负皇考简用(78)之恩,其罪甚大,国法森严,朕虽欲宽贷尔等不可得矣。

特谕

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日(79)

【注释】

(1)谕:皇帝诏令,如《谭嗣同》“旋闻垂帘之谕。”(2)总督:官名。明初为用兵时派到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非常设置位。清代沿袭之,成为地方的最高长官,总管一省或二至三省的政治军事。(3)疆理:划分整理。《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4)岳牧:泛称封疆大吏。(5)猷: 计谋;谋划。《书·君陈》: “尔有嘉谋嘉猷, 则入告尔后于内。”(6)佐治:帮助治理。(7)宁谧:安定平静。(8)臻:到,到达。《诗·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9)上理:上:久远;理:治理得好,秩序安定,上理即永远的秩序安定。(10)将吏:将领和官吏。(11)协和:和睦融恰。(12)绥辑:安抚集聚。(13)殷繁:繁多、众多。(14)遴选:挑选、选拔。(15)贤能:有德行、有才能的人。(16)振纲饬纪:振:整顿、整理;纲:纲维、法度;饬:整顿;纪:法纪。(17)废弛:废弃懈怠,谓应施行而未施行。(18)虞:忧虑。(19)体:政体、政事。(20)澄清:谓肃清混乱局面。(21)虚怀:谦逊虚心。(22)清节:清操,高尚的节操。(23)素著:素:平素、向来;著:引申为著名;素著:平素即已知名。(24)才具练达:才具:才能;练达:干练通达,熟悉人情世故。(25)要剧:原指要职,或指政务繁剧的重要部门或地区。(26)保荐:保举推荐。(27)风百:风意为教育感化。(28)请讬:同“请托”。(29)不肖:不成才,不正派。(30)荐章:推荐人才的奏章、举荐文书。(31)敦尚:推崇,崇尚。(32)风厉:鼓励劝勉。(33)作奸犯科:奸诈狡猾而违犯国法,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4)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35)搢绅:搢,古人所佩的饰带 ,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绅:古代穿儒服的读书人,合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36)结纳:结交。(37)致政:旧时指官吏交还官职给君主,即辞官,亦作“致仕”(38)投闲:未被重用,放在闲散的地位上。(39)彰善瘅恶:表彰美善憎恨邪恶。(40)同寅:同僚。(41)虚公:无私而公正。(42)苟且雷同: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雷同:随声附和。(43)臆见:个人的私见、主观看法。(44)裨益: 益处;补益。(45)参劾:君主时代上奏章揭发官吏的罪状;弹劾。(46)揭报:揭发,报告。(47)佥同:众人一致赞同。(48)愆:罪过,过失。(49)至公:极为公正。(50)纯臣:忠纯笃实之臣(51)实之华也:实意为诚实真实不虚假。华意为果实,高诱注:“华,实也”。(52)钓誉:施用手段取得名誉。(53)膺:原指担当、接受重任,《警世通言》“臣有何德何能,敢膺圣眷如此!”又指因被任命、提升或被选举而担任某职 。(54)兹:代词,此,这。(55)简畀:畀:给与,经过选择而给予。(56)固:本来。(57)宜:应当。(58)笃:专一。(59)矢:通“施”。施行。(60)跻:晋升,《左传·文公二年》“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61)掺:操守 ,如《隶释》“君生也,即有殊掺。”(62)巧宦:擅于钻营谄媚的官吏。(63)制阃:阃:古时地方上将帅的官衙,借指领兵在外的将帅或外任的大臣;亦指军事或政务。制阃谓统领一方军事,意指统兵在外的总督或将帅。(64)谨身节用:约束自己节约费用。《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谨,用如使动词,严格约束谨慎。(65)贪冒:贪得,贪图财利。(66)究:毕竟,到底 ,《红楼梦》“独见环儿仍是先前,究不甚钟爱。”(67)鲜:非常少,尽 ,《史记·货殖列传》“原小则鲜。”(68)屏翰:比喻国家重臣。(69)倚毗:倚重亲近。(70)擢任:提拔任用。(71)嗣绍:嗣,此指继承君位,嗣绍即继承。(72)丕基:巨大的基业。(73)成法:既定之法。(74)励:劝勉鼓励。(75)官箴:做官的戒规。(76)儆:告诫;警告,《战国策·韩策》“乃儆公仲之行”。(77)恣意:放纵;不加限制;任意。(78)简用:简选任用。(79)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日:即公元1723年2月5日。

【参考译文】

自古帝王治理天下,必有封疆大吏分别辅佐,才能使地方安定平静,从而达到四海升平。这些封疆大吏之中以总督最为重要。因为总督控制着两省的地域,有着兼管文臣武将的权力,所以(总督)必须要使文臣武将和睦融洽,军旅整肃,百姓安居乐业,才算是称职的总督。总督统辖的土地面积广大,职务繁多,比巡抚的任务更大。在用人方面,要选拔下属中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委任给他适当的职位,就能够抓住关键,整顿法纪,就没有废弃懈怠的忧虑。而你们以“仁”报国,也合乎做大臣的政体。

特别是肃清吏治混乱的局面,必要本着大公之心虚心察访,如确实是一向以高尚节操著名,且才能练达的人,就可以委以要职,发现这样的人要立刻保举推荐,这样用一个典型来教育感化更多的人。千万不要把逢迎拍马看作能力,把沽名钓誉当成德行,甚至收受贿赂,替人办事,推荐那些不正派、不成才的人,而对那些朴素廉洁、实心办实事的人,反到压制不予提拔,这哪里是鼓励属员的用人之道啊!

朕把天下人看作是一家人,朕对所有的臣下都一视同仁,你们应该深刻体会朕的意图,以一家之心对待你辖区所有的省份,以 一人之心看待你所有的下属,出于公心用人得当,才能够做到上司使用下属就象人的身体使用手臂、手臂使用手指那样得心应手。只有做到这样,那些有才能有操守的人才都乐意为你效用啊!至于在你的辖区内有为非作歹、蛮横狡猾的不法之徒,有倚仗权势压榨盘剥老百姓的官绅,本应该严加惩处,但因为这些人善于结交官府,反到平安无事,而那些退休在家的大臣,都是先父(康熙皇帝)任用的人,在家闲居颐养天年,有些现任官吏对这些老臣并不礼貌相待,因而使他们有的被土豪欺负,这样怎么能做下属表率,又怎么能表彰美善、憎恨邪恶呢?

总督与巡抚、将军、提督都属同僚之谊,凡地方上的军民事务,应当互相商量。各自都要公正无私,不要得过且过、随声附和,也不要固执个人的私见,这样对国计民生才有所益处。

总督弹劾知府一级的官员,照例由按察司、分巡道揭发报告;弹劾州县一级的官员,照例由布按两司、首道、巡道、知府揭发报告,做到大家意见一致,以显示办事公平。近来有的总督先进行弹劾,再进行补报,如果真的应当弹劾,两司道府为什么不能够按程序先揭发报告?这样一来你就有狥情包庇的过失;而事后你又命令他们进行补报,便是你又打算宽恕他们的失察之罪,彼此间巧妙掩饰,以欺蒙朝廷,这说得上是“大公”吗?

朕看自古以来忠诚正直的大臣,能载入史册者,都是兴利除弊、以实心办实政的人。实在事办得多了,名气也就有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名气是办实事的果实。现在有些做官的人把沽名钓誉当成好名声,把假公肥私叫做真实惠,还说这叫“名实双收”,不知道这些人所说的“名实”是什么意思?你们这些总督大臣担负着朝廷给予的重任,固然应当专一为朝廷忠诚办事,尤其应当告诫下属官员,要痛改过去一切坏习气。还有的人在刚开始当官的时候,还能够廉洁秉公,等到他晋升大官之后顿时就改变了以前的操守,古人称这种人叫“巧宦”(善于钻营谄媚的官吏),这种人的内心世界是干净是肮脏还用问吗?你们职居总督高位,并不是只落个清白操守就满足了。倘若仅仅是谨慎节俭,而遇到地方大事却什么办法也没有,虽然免去了贪图财利之名,毕竟少了国家重臣之实,朝廷又怎么能倚重你呢?

你们都是先父提拔任用的栋梁之臣,朕刚刚继承这巨大的基业,一切都遵循先皇的既定之法,只希望你们察吏安民,练兵核饷,崇尚办实事而不图虚名,秉公心而不要有偏见,所以朕才反复告诫你们以及布政司、按察司和道台。对府州县还另有谕旨,你们也应该细心体会,与你们的属吏相互勉励,谨守这些做官的戒规,互相戒惧。你们把朕说的这些都做到了,朕自然会对你们优礼有加,始终保全你们,如若你们肆意徇私枉法,不能竭忠尽职,就深深辜负了先父的提拔重用之恩,罪就太大了!国法森严无情,到那时候朕就是想宽恕你们也办不到了。

特此赐谕

雍正元年正月初一日

(1723年2月5日)

【说明】

雍正皇帝上台伊始,连续发布《谕总督》、《谕巡抚》、《谕布政司》、《谕按察司》、《谕道员》、《谕知府》、《谕知州知县》、《谕提督》、《谕总兵官》、《谕副将参将游击等官》、《谕督学》等十一道上谕,其中第一道上谕便是著名的《谕总督》。可以说,《谕总督》是雍正皇帝发布的“一号文件”。

雍正帝对国家大政有一个总的要求,就是“雍正改元,政治一新”(李绂《穆堂别稿》卷十八《漕行日记》)。即要随着新朝的开始,剔除前朝积弊,在政治上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形成国富民殷的盛况。雍正说他事事不如乃父康熙帝,“惟有洞悉下情之处,则朕得之于亲身阅历,而皇考当日所未曾阅历者,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所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人承大统者,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远过之”( 《雍正朝起居注》,四年十月初二日条)。他对雍亲王的经历颇为自负,使他对接受政权时的社会问题、人民情绪、施政班底都有比较符合于实际的了解,产生他“振数百年颓风”的政治革新思想。他不仅看到康熙朝的问题,而且深知其渊源绝非一朝一代的事情,所以他的改革胃口很大,他要清除的颓风主要是吏治不清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腐败的科举制度、民间风习,并同墨守成规思想相对立。

雍正帝《谕总督》(选自《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一·敕谕》),集中体现了他对总督这一封疆大吏政治地位重要性的认识,文中有许多重要的政治思想,主要有:

主张“人治”。法令制度和制定、执行法令的人,这两者对于国家治与乱的关系,雍正把人看成是重要的因素,而法制的作用则取决于从政的人的状况,是次要的。如《谕总督》开篇便说:“自古帝王治理天下,必有封疆大吏分别辅佐,才能使地方安定平静,从而达到四海升平。这些封疆大吏之中以总督最为重要。因为总督控制着两省的地域,有着兼管文臣武将的权力,所以(总督)必须要使文臣武将和睦融洽,军旅整肃,百姓安居乐业,才算是称职的总督。总督统辖的土地面积广大,职务繁多,比巡抚的任务更大。在用人方面,要选拔下属中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委任给他适当的职位,就能够抓住关键,整顿法纪,就没有废弃懈怠的忧虑。而你们以‘仁’报国,也合乎做大臣的政体。”他认为很好的法制也要守法的人来推行,若碰到坏人,反倒被他利用为“贪营巧取”的工具。他又认为法久弊生,故法不可恃,还要靠人把它改过来,才能免除弊病。至于法不完善并不要紧,只要有好人来执行,自然会因时制宜,加以补充调整,使之成为善法,所以他说“有治人,即有治法”(《雍正朝起居注》,二年七月十六日条)。越发明确地把法治从属于人治,进一步说明人治的重要。“人治”,做为雍正的政治思想的内涵,主要的是帝王的励精图治和在君主指导下的良好的官僚队伍的从政。他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支叶事耳”,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雍正强调人治,从思想体系上讲当然是反动的。但是法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政治的好坏往往视执政者状况为转移。雍正的“人治”,强调君主励精图治,重视官吏的任用得人,希望实现清明政治。从实践的角度看,他的“人治’’又有着某些合理内容。雍正为政务实的思想,重视解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比那些沽名钓誉而又贪婪的官僚、惟知剥民害民的执政者显然有所进步。

主张为政务实,反对沽名钓誉。雍正在继位一周年之际,告诫臣工说:“为治之道,要在务实,不尚虚名。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清世宗实录·卷十三》,元年十一月丁酉条)。治理国家,是尚虚,还是务实?他的观点非常鲜明,那就是务实,注意吏治、民生。他要求臣下“筹国是,济苍生”(《朱批谕旨·李绂奏折》,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折朱批)。学校教育要“实行”、“文风”两者并重(《清世宗实录·卷三》,元年正月辛巳条)。他的尚实,就是要求君臣共同关心国家大计,去解决民生、吏治的实际问题。要务实,必然反对沽名钓誉。雍正在元年正月给地方各级文武官员发布上谕,说明他们的职责和对他们的要求,《谕总督》说:“朕看自古以来忠诚正直的大臣,能载入史册者,都是兴利除弊、以实心办实政的人。实在事办得多了,名气也就有了,所以说一个人的名气是办实事的果实。现在有些做官的人把沽名钓誉当成好名声,把假公肥私叫做真实惠,还说这叫“名实双收”,不知道这些人所说的“名实”是什么意思?”给按察使的谕旨又说到这个问题:“迩来士大夫好云名实兼收,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清世宗实录·卷三》,元年正月辛巳条)。他对官场中流行的名实兼收,非常不满,一针见血地指明官员讲的“实”是个人的“货财”,是“肥家”,不是国计民生的“实”;官员讲的“名”,是官爵,是钓誉,不是由于实心实政而应得的美名。他分清“名实兼收”的“名”和“实”,与为政务实以及由此而得名的“名”和“实”,是两种名实观,他反对不顾民生吏治的“名实兼收”和官员的沽名钓誉。

强调各级地方官员要建立相互监督的体制。《谕总督》说“总督弹劾知府一级的官员,照例由按察司、分巡道揭发报告;弹劾州县一级的官员,照例由布按两司、首道、巡道、知府揭发报告,做到大家意见一致,以显示办事公平。”总督的地位在该文中充分得到体现,皇帝对总督可以说是恩威并施,又打又拉。这一论述进一步完善了封建社会晚期地方行政管理的思想。

舍“宽仁”从“严猛”。康熙后期,皇帝倦勤,实行“宽仁”之政,政治废弛,封建政治固有的疾弊显现出来,社会矛盾有所上升。康熙为政尚宽仁,雍正要不要继承它?他有自己的见解。是宽仁好,还是严猛好,他认为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观乎其时,审乎其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上谕内阁》,七年七月初五日谕)。他说他继位时的情形是:“人心玩愒已久,百弊丛生”,因此,“若不惩创,将来无所底止”( 《上谕内阁》·七年五月初五日谕)。他具有实行严猛政治的思想,认为宽仁不合当时的社会情况,为此多次作过说明。雍正帝即位当月,就向大学士、尚书、侍郎说:“政事中有应行应革能裨益国计民生者,尔等果能深知利弊,亦著各行密奏”(《上谕内阁》,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谕)。就是要采纳各官之言,革除时弊,只是继位之初,尤须使用乃父旗号,改革要实行,而不必大肆宣传。《谕总督》指出“你们都是先父提拔任用的栋梁之臣,朕刚刚继承这巨大的基业,一切都遵循先皇的既定之法,只希望你们察吏安民,练兵核饷,崇尚办实事而不图虚名,秉公心而不要有偏见,所以朕才反复告诫你们以及布政司、按察司和道台。对府州县还另有谕旨,你们也应该细心体会,与你们的属吏相互勉励,谨守这些做官的戒规,互相戒惧。你们把朕说的这些都做到了,朕自然会对你们优礼有加,始终保全你们,如若你们肆意徇私枉法,不能竭忠尽职,就深深辜负了先父的提拔重用之恩,罪就太大了!国法森严无情,到那时候朕就是想宽恕你们也办不到了。”讲究宽仁的,绝不提严猛,因“宽仁”好听,易得兵民官员拥护,讲严猛,易被舆论谴责,雍正讲宽严相济,似不偏废,意在用“宽”遮盖“严”,实质是要严。

《谕总督》的主旨是谈整顿吏治,其中主张“人治”、主张为政务实反对沽名钓誉、强调各级地方官员建立相互监督的体制、舍“宽仁”从“严猛”等重要论述,便是这篇文章中为政思想的集中体现。该敕文和同时发布的十道上谕一样,可以肯定是雍正皇帝钦撰。从文学角度看,这些敕谕不能算是一流文章,文中充满了皇权的威严,而今我们读起来却感到权力的味道很浓,文学的色彩较淡。

【结语】

1723年《谕总督》发布时,直隶省只有巡抚而尚未设立总督;当时全国也只有两江总督查弼纳、川陕总督年羹尧、闽浙总督满保、湖广总督杨宗仁、两广总督杨琳、云贵总督高其倬、漕运总督张大有、河道总督陈鹏年等八人收到了雍正帝这份《谕总督》,该敕谕可以说是清代官方接受人数最少的文件。1724年直隶省设立总督后,历任直隶总督则直接按照雍正帝所立的“家法”行事,而《谕总督》这份文献也被列为《雍正御制文集》的开篇之作。以后清代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关于总督的特别敕谕文告,再也没能写出这样一篇总览全局的文章。可以说该敕谕指导清政府地方高级官吏用人行政将近200余年。

(非盈利原创文章,拒绝抄袭)

编辑:吴蔚  杨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