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上海外滩源》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3-28

同学涛的先生从上海寄来的书到了。沉甸甸的书包得很扎实,包装被透明胶带纵横缠了好几遍。品读《上海外滩源》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包装剪开,一本装帧精美、开本为250毫米250毫米的大部头呈现在眼前:灰色的丝质封面上压有上海外滩源 图案,红色的书名----“上海外滩源十分醒目。

品读《上海外滩源》


    外滩,每一个到上海去的人都要到那里去逛一逛。夜幕降临,本大瞎徜徉在外滩,恍然来到了童活世界、人间天堂。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和52幢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华灯齐放、美轮美奂;黄浦江流光溢彩、滔滔江水轻轻地拍打着江岸,仿佛在向世人述说外滩的过去、今天和将来…..



一切皆有源,外滩之源在哪儿呢?外滩的建筑静默不语;黄浦江说的“话”, 由于本大瞎IQ低, 没听懂。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好在涛的先生寄来了这本《上海外滩源》,原来外滩之源就来自于以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为中心,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四川中路,南达滇池路,北抵南苏州路,总占地面积22.9万平方米的区域。在这里,拥有外滩地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历史建筑,又是外滩的起点;在这里,有深厚的近代历史人文底蕴,曾经外国驻沪领事馆、银行、洋行、文化单位、西学机构林立,大亨、权贵、商贾、名人、外国侨民富集。

品读《上海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权威,因为她是上海黄浦区档案局组织10余名顶尖专家学者编著的。涛的先生是该书的主编之一,也是作者之一,难怪先生显得这么儒雅睿智、文质彬彬。

《上海外滩源》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追本溯源,把外滩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上海外滩源》找到了外滩的根、外滩的源。

品读《上海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全书15万字,配图320多幅,尤其是其中的50余张老照片和200余份史料弥足珍贵。

《上海外滩源》内容丰富,涵盖了方方面,对外滩的地理交通、建筑、政治外交、金融服务业、洋行、公共文化、西学机构等如数家珍,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上海外滩源》行文看似冷静,实际上炽热,编著者的爱恨情仇,本大瞎体会到了;文字上波澜不惊,情节上却跌宕起伏,外滩开埠充满了血腥,外滩的形成充满了无奈,外滩的发展曲折艰辛,外滩的一沙一石、一砖一瓦、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上海人的血汗、闪耀着上海人智慧的光芒,屈辱、愤怒、无奈、振奋、骄傲、荣光……,编著者百味杂陈、百感交集。

《上海外滩源》所介绍的一些内容,本大瞎以前或有所闻、或有所见,如老刀牌、哈德门牌、前门牌香烟;百代唱片、正广和汽水、柯达胶卷;《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央日报》、《电影故事》杂志;黄浦公园(租界工部局规定狗与华人不准入内) 等。今天能在书中看到他们的老照片,倍感亲切,心里有些小激动。

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

品读《上海外滩源》                       品读《上海外滩源》

    本大瞎认为,最引人注目的、牵动和打动人心的还是《上海外滩源》中的历史人物。在外滩的形成过程中有几个关键人物:巴富尔、宫慕久、颠地•兰士禄、奚尚德、阿礼国、吴健彰和麦华佗。英国派驻上海的首任领事、前英印马德拉斯炮兵上尉巴富尔在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订立后、随英国舰队由南京来到上海时,就曾奉英女王的全权代表璞鼎查之命考察了在上海适宜建立英领馆和英国人居留场所的地方。巴富尔眼睛“贼”哦,一眼就把外滩这块风水宝地相中了,并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就划地事项进行谈判。由于向无成例可援,且巴富尔所要的地段都是清军军事要地,宫慕久不敢轻易松口,因而谈判显得异常拖沓冗长。就在领事先生和道台老爷一次又一次会商洽谈时,性急的英国商人已经就各自看中的地产与爱钱的业主讨价还价, 洽商获得土地的条件了,其中首开先河的是鸦片贩子颠地•兰士禄和业户奚尚德,他们于1844年5月私自谈妥了一份“租地议单”。 据此兰士禄在外滩获得一块面积达13亩多的士地,随即起造洋行建筑和巨大的堆栈。其他洋行见状也纷纷效仿,短时间里拿到了有当事人双方和地保画押的租地议单,并大兴土木。(妈哟,咋个没出几个“钉子户”呢?!本大瞎扼腕叹息!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 。见此情势,精明的宫慕久赶快以“新建海关基地”的名义,圈定了黄浦滩中段的一块土地,这为日后在洋行林立的外滩还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腐朽、没落的清朝廷那里斗得过强大的大英帝国,上海人再精明也无济于事,两年后,早先订立的“租地议单”都获得了官方的承认,并换领到了有上海道钤印的土地契证----“道契”,外滩被正式划入英国租界。(读到这里,本大瞎好想“冒酸水”(写诗) 哦,人在悲愤之时,写诗的愿望往往十分强烈!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 英领馆建在外滩了吗? 在白慕久任上没有,白老爷“荡起双浆----划船” ,咬紧牙关不松口,直到1846年10月13日巴富尔“下课”, 他的美梦还是没有成为事实。直到1851年8月23日,英领馆领事阿礼国取得了苏松太道吴健彰为英领馆馆基鉴发的道契。根据这份道契,清军炮台、巡哨所和军工厂被囊括进了英国领事馆馆基之内。为什么刚上任才20天的吴太道敢办历任道台所不愿为、不敢为的事情?书中说,是因为阿礼国以别处永租的地块换租了“军工厂地十一亩零” ,也与这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上海、闽、广游民屡发动荡,清政府面临危机不无关系。时间到了1862年,时任英国驻沪领事的麦华佗决定将领事馆原先占用的137亩土地划出一部分,作为各国商人置地建洋行以及为各国侨民建造文化娱乐设施之用。这样原来空旷静谧的英领馆区域迅速热闹起来,并和整个外滩融成一体。

品读《上海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提及的历史人物很多,如德国驻沪领事(1934—1939)Hermann Kriebel、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处处长吴则中、荷兰银行首任行长W.Lu Gro、中孚银行总经理孙多森、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首任主席李馥荪、慎昌洋行合伙人I.Andersen和V.Meyer、中国化学工业社董事长方液先、《文汇报》主笔徐铸成、《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夫妇、《万国公报》创办人林乐知、孔雀电影公司创办人钱伯林、亚细亚影戏公司创办人宾杰门•布拉斯基、沪江大学商学院校长刘湛恩、上海福音广播电台总经理王完白、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会长余日章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上海外滩源》没有设专章详尽的介绍这些历史人物。本大瞎建议黄浦区挡案局编著一本《上海外滩风云人物》,必受读者欢迎。(如建议被采纳,涛一定要记到赠送本大瞎一本哦。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

《上海外滩源》金相玉质,值得慢慢读、细细品,若有小酒可斟、红袖添香,那就更巴适了。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品读《上海外滩源》感谢涛及涛的先生招待本大瞎吃了一顿丰盛的精神晚餐,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