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子牙出生地山东日照考

 琴鹤堂国学 2020-03-28

原创/琴鹤堂易学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易学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很多人从《封神演义》了解了姜子牙,知道姜子牙乃百神之首,能呼风唤雨、挪移乾坤,但这只是神话的传说。除去神话色彩后,真正的姜子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姜子牙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也是官后代,至于既称“姜尚”,为何又称“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太公望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意思是姜子牙始祖四岳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

姜尚后裔北宋蓝田四吕的祖父吕通的墓志铭上也记载:姜尚,因封地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吕国何地?《辞海》有一条古吕国在南阳的记载:吕,古国名,作甫,亦称有吕,姜姓。传为四岳之后。在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所灭。

姜子牙出生时,家境已败落,故其年轻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战国策·秦策五·四国为一将以攻秦》记载:“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意思是说:太公曾经开过酒店卖过酒,是齐国人驱逐的商人,在朝歌也是一个卖不出肉的屠夫。 但他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时值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

“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道:“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我太公望子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说:“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姬昌。”由此,可知姜子牙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纣王朝中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离开,过了一段游说和隐居生活。至于姜子牙事纣、游说和隐居的具体细节,历史文献中都鲜有提及,但并不影响考证:姜尚是“先弃商”而“后事周”的。窥其此间西行轨迹,当为先齐地而朝歌、而渭水、而镐京。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最终姜尚通过牧野之战成就了周朝。牧野之战所以能大获全胜,多赖姜尚英明的组织指挥。在作战时机的把握上,选择在纣王麻痹松懈、众叛亲离之时;在力量组织上,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共同伐商;在作战指挥上,首先以兵车、猛士从正面展开突击,尔后以甲士展开猛烈冲杀,一举打乱了商军的阵势,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成就了周朝也成就了自己,成为西周的开国元勋。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由此东归,创建了泱泱大齐和遗风犹存的齐文化,并累世相续,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的开国建齐,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由此,亦可知其此间东归循迹当为:自镐京而东,以牧野而成,终建齐而永。

姜子牙“姜”、“吕”之别,如此明了。但其生地,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史料中也没有确凿可信的记载。目前可知古籍记载有:

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有云:“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於渭以观之。”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有云:“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又有《集解》引《吕氏春秋》讲:东海上,乃“东夷之土”。

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及《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都有相同记载:“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以上姜子牙的出生地的说法,无论东夷,还是东海,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在什么地方,但是在山东沿海半岛是总没错的。

晋代张华《博物志》则进一步指出确切生地:“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海曲,古县名,秦至西汉,属徐州琅琊郡(郡治东武,今潍坊诸城市),故城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烟墩岭村。

从该地区汉墓出土的文物来看,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由于新朝王莽改制造成经济混乱,给海曲经济带来重大灾难。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农民起义领袖吕母,她为报杀子之仇,率众攻破海曲城,杀县宰,以祭子墓。海曲县吕母起义,动摇了王莽政权,随着新朝的灭亡,海曲县遂废,东汉时期改名西海县。

元代于钦《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汉代的“海曲”在今山东日照一带,“莒州”也在今日照下辖的莒县一带。据此,一般认为姜子牙的出身之地在今山东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

关于周朝帝室江山气数,在日照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文王访到姜尚时,尚让姬昌背着走,到走不动为止;让其儿子拉太公望坐的车,到不乐意拉为止。文王背着尚走了四十八步,儿子们拉着太公车走了八百零八步。尚当时向文王父子宣称:‘你周朝只能出四十八个皇帝,有八百零八年的江山’”。

虽属民间故事,但反映了历史以来姜太公在山东日照地区根深蒂固的民间地位和由来已久的归属意志。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qinhetangy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