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是否能长期累积,取决于你对风险的理解(少数派投资)

 Karl 2020-03-28

市场风险变大了吗?

当股价更便宜时,许多投资者反而认为风险更大了。在传统金融理论中,通常使用波动性来衡量风险,按照这个定义,近期的高波动性确实意味着高风险。

其实市场风险是变小了,而不是变大了。用波动性衡量风险是不准确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应当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股价的连续下跌令投资者蒙受损失的同时,股市波动更大了,但是市场风险变小了。截至3.24日收盘,沪深300的PB回落至2018年底的低位水平,恒指更是整体跌破净资产,投资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下降了,收益风险比更高了。

但“收益风险比更高”和“马上就会涨”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永远不知道钟摆能摆多远,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回摆。我们能做的是买入并坚定持有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然后等待市场回归正确。

市场风险变小了,而不是变大了

疫情蔓延、经济停摆、股市暴跌,我们面临的风险更高了吗?

在金融理论中,风险被明确地定义为波动性,当波动性变大时,风险就变大了。近期市场的波动水平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也引发了许多投资者对未来的担忧。

但是当市场处于危机期间,投资者往往会高估许多不好事情发生的概率,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发生。

“未然历史“是导致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高估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塔勒布提出了“未然历史”这个概念。

历史的走势有很多种可能,但是我们最终只能看到一种已经发生的历史,我们不能认为最后发生的历史是必然出现的,因此也不能简单的参照历史。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在参照当前经济状况和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危机的相似性,高估了当前市场面临的风险。

实际上,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最担心的风险应当是发生永久性损失的概率。

截至3.24日收盘,沪深300指数为3625点,虽然与2018年底的2936点仍有一段距离,但是市净率已经回落至1.33倍,到了2018年底的低估值水平。

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仅为0.88倍,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0.88元的价格购买账面价值1元的资产。上次恒指破净要追溯到2016年的联系汇率制度担忧,上上次则要追溯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每次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买点。

我们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时,必须考虑两件事: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实际发生的概率。现在市场估值更低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在降低,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更低了,收益风险比更高了。




 “收益风险比更高”≠ “马上就会涨”
 
 
当形势良好、价格高企时,投资者迫不及待地买进,把所有谨慎都抛诸脑后。当周围环境一篇混乱、资产廉价时,他们又完全丧失了承担风险的意愿。即使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悲观情绪、估值已经低得离谱,过度的风险规避也会导致他们仍然不敢买进。
 
不要在低位做一个风险规避型投资者,但要认识到“收益风险比更高”和“马上就会涨”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钟摆摆动的幅度,令摆动停止并回摆的原因,以及回摆的时机。
 
我们不知道要去往哪里,但是应该知道身在何处。当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钟摆自端点摆回的速度更快,记得市场终会回归正确。
 
我们要做的是买入且坚定持有收益风险比高的股票,并能够承受未来市场继续下跌。从长期来看,在承受更低风险的情况下,收益风险比高的投资策略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