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木香草堂 2020-03-29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公元前770年西周覆灭后,诸侯便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平王。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但是作为众诸侯国的主宰,周朝实际已经没有了控制其局面的能力,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天子不但不能担起天下共主的责任,还要经常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求助,更助长了诸侯国之间的势力发展。强大的诸侯国便自居霸主,更把天子不放在眼里,前256年周赧王病死,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东周随亡国。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从此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更加混乱,民生更加苦难。
         整体来说两周在漫长的791年中共有国君32代37王。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两周37王死后自然拥有大量陵墓存世。可是作为陕西的西周至今没有找到一座周王陵,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在周原一代发现和考证出大量西周王陵,当然作为清朝陕西一个省长,首先是要肯定其文化水平的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作为考古,尤其是对帝王陵墓的考证他只能算是个业余爱好者,从目前所有毕沅考证的周朝大墓来看没有一座是真的。但是毕沅对陕西文物保护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不容否决。
          解放以后,考古工作者前后对陕西只要是有关周朝的活动地域都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勘探。也在很多地方挖出过大量的西周大墓,但是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2004年在周公庙附近发现一处两周时期高等级的大型墓葬群,但是并没有考古发掘,很难有更新的进展,结果只能证实现有陕西地面上的所有周朝古墓都是假的,最少命名不够严谨。当然这个算不了什么结果,周朝不封不树,是个走陵的都是知道的,但是也充分说明,西周陵墓埋葬的科学性和防盗性是值得肯定的。
      相反到是河南对东周时期的考古有些建树,从目前来看周山、王城、金村三个陵区以基本确认为周朝王陵区域。但是细读考古文章才发现河南比陕西也高明不到哪里去!也都是经过考古和史书籍载推测进行认定,这样的考古感觉不靠谱的厉害,相反到是用编号进行排序或者用村名来名命应该更科学些。不过所幸的是周山陵区中的周灵王陵基本得到确定,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官方认可的周朝陵墓了。
         但是说到底从目前的所有信息来看并没有证据说明这里就是周灵王陵,科学的说只能算是周王王陵而已,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曾记载:“洛水流经周山,上有周灵王陵”。估计目前大家认可这里为周灵王姬泄心的埋骨之地的缘由吧?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已经晚于东周近一千年时间,如果东周王陵有封土,那么王城、金村两个周朝陵区也应该有封土?最少部分要有封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物来证实。当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书中所有记载基本都是很负责的笔记,如果周灵王陵确定在周山建陵,那么现在的周山王陵就确实是中国第一陵了,要赶超秦始皇陵300年。
          这次我十一河南走陵首选第一站就是河南洛阳周山森林公园,导航一路把我导到龙鳞路周山公园西门。这里正在搞建设,道路成为一个断头路,四周几里内都无一人,只能摸索着向东南方向寻找,还好步入断头路边垃圾堆里左侧进去,不远就看见一块大石坐落于草坪之上,上书六个大字“周山森林公园”,到是被我瞎猫碰个是耗子给很容易就找到了。道路边堆放着不少建筑材料,一看就是周山在大搞建设,估计是要开始大修了,必定这里名气还是很大的,历史意义更无法估量。
         公园内道路还算简洁,有围绕周山修建一周的环山路,在环山路上修建有各式上山道路,早期的是砖铺道路,近期的是水泥道路,我因来时在路边大路西侧看见一无名大冢,故并没有直接去周王陵,先行绕道西侧去看大冢,结果就是把整个西侧周山都走完了,那大冢却还远的很,在山沟对面根本过不去,只能就近找一条道爬上山顶,山顶是个亭子,里面坐了一对情侣相谈正欢,放眼一看这里并不是周灵王陵,也无其它说明,只不过就一个观景台而已。
          如是我顺着山梁向东直插,周山并不大,对我一个爱户外的人来说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大土堆而已,不一会就跑去东侧山头。山顶用水泥砖围切一个正方形台基,中间放置一块观赏性质的大石头,四周种满柏树,从裸露在外的黄土看就应该是封土,我断定这里应该就是周灵王陵封土。资料显示周灵王陵高三十多米。不过这里是山,四周种满树木,很难看的清楚全貌,但如果从东侧上来的道路台阶看肯定是高大气派,王者风范尽显。
         自东汉以后帝陵逐步开始坐南朝北修建,我如是就顺着南侧小路跑了下去,转了一圈从一片地势相对平坦的树林穿过,就远远看见一座碑亭,果然这里就是周灵王陵,来时在家不止一次看见过这里的照片,所以认得。亭内是清代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 中间四个大字“周灵王陵”。快步跑去抚摸石碑,心情也就开朗起来,正拍照时仰面就看见头顶碑停横梁上挂着水桶般大小一个马蜂窝,吓得立即逃跑。远远观察发现并无危险,随跑回亭内去拿回三脚架,但是怎么也没有胆量再去细读碑文了。只能站的远远的拍照,后悔没有带长焦镜头来。
         碑停下方不远就是环山路南路,紧邻路北修建祭台,中间镶嵌记述碑,记述了周灵王生平以及周灵王线刻图像,两侧是步道可以上去拜祭台看碑亭。亭前有石质方鼎一个,以供平时祭拜所用。期间在无其它设施,感觉多少有些空虚。当然周朝远离现在两千多年,能有一土堆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其它地面遗迹肯定不会再有保存,
         景区修建是以东西中轴(山梁)为主干道,当然周灵王陵东侧就修建了一长达里许的神道,不过这和早期周王墓并无多大关联,纯粹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公园建设,以提高对周王陵的敬畏气势。从山顶下至周灵王陵山哑到是有很大一块平地,这里修建有很多娱乐设施,主要是供小孩玩耍,平时下班或者逢休息日洛阳群众就能带孩子前来休闲爬山,自然所有设施主要是以满足小朋友为目的,有钓小鱼的,爬城堡,跳跳床等等和一些小朋友爱吃的零食有卖。
         山腰并无多少景色可观,南侧树林里用木头做了不少动物,人物造型和一些圆木座椅,是休息的好地方,尤其是夏天肯定凉爽至极,在山垭以东登山口前立有洛阳市“周王王陵”文保碑一方,当然其它几处也都立有文保碑,但是并不见一方全国文保碑,说明这里的保护级别并不高,洛阳市文保单位最大也就算一省保而已,那么这里的的可靠性肯定就要大打折扣了。
         从山哑向东又是一面大坡,爬上山顶要十来分钟,山顶明显就是黄土封土,据资料显示周灵王陵东约625米处,有三座大冢东西紧密相连,名为"周三王陵"。这三座王陵的外观状似"山"字形,保存较为完整,均为覆斗形,用夯土筑成,封土转折处明显,顶部较为平坦。实际走访也就是这样,三座夯土一次相连,间距并不远也就百十米不到的样子,但是山顶黄土形状封土到是很明显。百度2002年,为了澄清周山王陵的形制、规模和年代诸问题,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周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时,曾对这些陵墓进行了勘探调查。结果发现就是什么也没有弄明白,当然这也不能全怪考古人员,必定时间跨度太大,而这里是自古就被认定为周朝陵区,盗墓贼经常光顾,就算是挖开估计也没有什么东西,还是很难有什么建树。
          东边山上的三个土丘是周代三个王塚,由于年代久远,这三个王陵究竟埋葬的是谁,今人以无法考证,史书也无记载,但是有些特别喜爱历史的老师却给出推测;认为葬的是周景王、周悼王、周敬王,但具体各个陵中的墓主是谁,也只能各有各的看法了。众位陵友也只能同我一样翘首以盼,如果早日河南文物部门能搞清楚埋葬的是那位周王,那将是河南考古发现中最大的幸事。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洛阳周山王陵(周灵王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