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精选层“IPO”落地,这些细节被忽视(连载一)……

 昵称69287820 2020-03-29

坚持,再坚持,静待花开......

上周五(12月27日),股转系统发布了7大业务规则,新三板“小IPO” 细则正式出台。

很多公众号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解读和报道,谷主也连夜写了一篇予以解读:《昨夜突发| 新三板“小IPO”细则正式落地,这些细节被忽视……》。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关注,强烈要求谷主提供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的读者同学,本谷主从今天开始,一连几天推出“被忽视的细节”系列连载,希望能给您以参考!

不说了,直接上干货。

 你没看到的:“小IPO”被忽视的细节

被忽视的细节一:“创新层”到底怎么上,需要走什么流程?

《分层管理办法》原文:

第十条 申请挂牌公司符合挂牌条件,但未进入创新层的,应当自挂牌之日起进入基础层。挂牌公司未进入创新层和精选层的,应当进入基础层。

谷主解读认为:

基础层进入创新层,到底过程如何,谷主查遍资料,替各位总结如下:

在满足创新层进入标准的基础上,由主办券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统一门户—分层支持平台系统”上完成进入或维持创新层的申报。

每年申报时间会发生微调,近两年申报时间均为当年5月的第一个周一至周三(比如:2019年券商申报时间为5月6日-8日,2018年券商申报时间为5月7日-9日)。

谷主总结认为,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第一、进入创新层是“自动进入”的,不需要中介机构出具意见,过程是主办券商通过系统“填资料”即可。

第二、股转调层的时间是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430年报出来后就进行调层。

因为精选层申报需要是“挂牌满一年的创新层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基础层企业想要申报精选层,最早的时间是次年的5月第一个星期调成创新层之后。

被忽视的细节二:连续增长和复合增长到底有啥区别?

《分层管理办法》政策原文:

第十一条 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二)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6000万元,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三)最近有成交的60个做市或者集合竞价交易日的平均市值不低于6亿元,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采取做市交易方式的,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谷主解析认为:

对于很多初期没有盈利但是有收入的“硬科技”企业来说,进入创新层最好的是标准二,两年营收平均不低于6000万,简单来说就是两年营收不低于1.2亿。

这不是重点,真正要留意的细节是:连续增长和复合增长。

先来说连续增长,两年的增长不叫连续,这叫单一增长,连续一定是两次以上的增长。

举个栗子,如果公司要以2018、2019年两年的收入做报告期,申请创新层,这个时候的连续增长,指的是2017、2018、2019年三年需要持续增长。

翻译过来就是,2020年要申请创新层的企业,要用到标准二的话,如果2018年收入下降了,这条标准就作废了。

那啥又叫复合增长呢?

先来看年均复合增长率的标准姿势:年均复合增长率=

其中Rn代表最近一年(第n年)的营业收入。

这个公式看起很唬人,其实翻译过来很简单,如果要用2018、2019年两年的数据申请创新层,则要求2019年(第n年)的收入是2017年(第n-2年)复合增长50%。

再翻译一下就是:2019年收入=2017年收入*(1+50%)^2。

再简化一下就是:2019年收入=2017年收入✖2.25

所以简单来说,就收入这个指标而言,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要连续三年增长,另外就是第三年的收入需要是第一年收入的2.25倍。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

被忽视的细节三:创新层和精选层的标准如何匹配?

对于诸多现在还是基础层的企业来说,要实现精选层IPO的梦想,需要先到创新层然后才能到精选层,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企业可能会用到同样的两年报告期。

简单来说,一个基础层的企业,如果要在2020年申请精选层,它申请创新层和精选层用到的报告期恰好都是2018和2019年,这里就存在如何搭配的问题了,先来看两条标准:

《分层管理办法》政策原文:

第十一条 挂牌公司进入创新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二)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6000万元,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三)最近有成交的60个做市或者集合竞价交易日的平均市值不低于6亿元,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采取做市交易方式的,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第十五条 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可以申请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

挂牌公司申请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二)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三)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

(四)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谷主分析认为:

简单来说,创新层三条标准+精选层四条标准,共有12种搭配的情况。

今天谷主先以创新层前两条+精选层前两条常见的标准举例,理论上来说,共有4种搭配的情况。

一、创新层标准(一)+精选层标准(一)

由于两者的报告期重叠,因此就需要满足两者相比孰高的要求。

实际上,两相比较后,变成了两条标准:

(1)、第一年利润1000万以上+第二年利润2500万以上。

(2)、第一年利润1500万以上+第二年利润1500万以上。

二、创新层标准(一)+精选层标准(二)

因为一个是利润要求,一个是收入要求,两相比较后,还是一条标准:

(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000万元,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且(二)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创新层并没有要求连续增长或者复合增长,因此只需要精选层单一增长30%即可。

换句话说,这种组合适合中间年度收入有下降,但是报告期两年利润超过1000万但是不到1500万的特殊情况。

三、创新层标准(二)+精选层标准(一)

诚如前面所述,创新层标准(二)对收入要求较高,一个是要连续三年增长,另外就是第三年的收入需要是第一年收入的2.25倍。

同时,精选层标准一要求年均1500万以上的利润或者最近一年2500万的利润。

创新层标准(二)+精选层标准(一),对收入和利润要求都不低,不建议企业选择。

四、创新层标准(二)+精选层标准(二)

由于两条都是对收入的要求,因此变成了一个标准:

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且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股本总额不少于2000万元;

谷主翻译过来就是:

1、两年营收不低于1亿。

2、收入连续三年增长。

3、第三年的收入需要是第一年收入的2.25倍。

4、第三年的收入需要比第二年增长30%。

更多精选层IPO细节,请持续关注本谷主后续系列文章。

本谷主亲笔于芙蓉草堂

2019年12月31日

硅谷投行

聚焦“半导体+新三板”

说明:本文系本人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