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少阴病的药方,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是六经辨证中一种病证,是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导致的全身性的虚弱症候。其主要症状有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甚至汗出亡阳等。 组成:麻黄、细辛、附子 药仅三味,组方简单,好记,如仅用于以上几种病证,那就太小瞧此方功力了。 此方常用于五官病变治疗,原因何在? 因寒性收引凝固,故能闭人机窍,长期阴寒内盛或暴寒直入,会造成经络不通,窍隧阻塞,以致出现眼睛不明,听力下降,声音嘶哑等五官疾病。 此方麻黄辛温散寒,开宣肺气,肺气宣通则表里透达,窍隧顿开;附子辛热,能壮元阳,补命门之火,肾气温通则真阳鼓动,搜散全身寒邪;细辛大辛大温,能入髓透骨,走经窜络,启闭开窍,既助麻黄透散寒邪,开通五官清窍,又助附子温暖命门,催生肌体阳气,三药同用,则寒散血通,体窍功能恢复正常。 此方辛温,只可用于寒证,如遇热证则抱薪救火,切不可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