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桐胜 | 摄影艺术:创作理念与自然、生活、文化的融合

 源源不断 2020-03-30

回头看自己的人生,最欣慰的是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站在该站的地方,记录了历史、表现了历史、传承了历史。自己的摄影之路没有白走,为未来的生活、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桐胜


当下,摄影文化繁荣发展,深入到每一个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摄影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摄影来讲,器材和技术已不再是问题,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相机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内心的精神家园。今天,围绕摄影本来与未来的关系,结合作品来谈一谈我的创作过程,以及几十年的摄影心路历程,包括我对世界感悟的过程,认识和提高的过程。

“本来与未来”解决的是拍什么,为什么拍,如何拍,怎样去拍的问题,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而我们提倡摄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又是“本来”的基础,是任何精神艺术的核心,我们要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研究生活,创造生活,表现生活,让摄影找到“本来”的价值,“本来” 的源泉。

摄影的本来,就是要拍摄自己熟悉的、经历过的、有感受的东西,为未来提供一手的、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一个摄影家,并不是说照片拍得有多么好,也不是器材设备有多么齐全高端,最重要的是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在部队工作了40多年,我本来的生活就是要表现我所经历的这个时代,我所肩负的这个任务。我要让我的照相机始终把握好这个脉搏,拍摄好内容,当40年走过去以后,我要给大家留下一个有价值的、有分量的、有收藏意义的未来。这就是我始终坚持本职工作的意义所在。

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有限的生命阶段当中,用相机表现什么,比相机本身要重要。我也经常讲,当我走过40多年的摄影道路以后,让我最感到欣慰的是,在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时期的重要的节点上,我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站在了我该站到的地方,用我的相机记录了它,表现了它,传承了它。

我拍摄过国家的第一次人造卫星发射,第一次返回式卫星的返回,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第一次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潜地导弹发射、洲际导弹发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我都拍摄过。有一次,我接到嫦娥三号发射的拍摄任务,当时我特别忙,没有时间去,但是我感觉到,作为航空摄影工作者,这个任务很重要,我必须要去,后来我就连夜赶往西昌,赶到发射场时刚好赶上发射,记录下了历史性的一瞬间。作为一个摄影人,必须要知道哪些东西必须要去拍摄,而不能盲目拍摄。

《取水有道》1997年2月,陕西

作品《取水有道》拍摄于陕北吴起镇,完全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思考、哲学理念进行创作。照片拍摄于春节前夕,表现的是当地老人和孩子到山下取水的画面。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过年前,百姓需要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装满水,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丰收满满。照片体现的就是这种中国人吉祥的文化理念。照片的整个构图也是东方式的传统构图,画面更是传统美学意识上的一种表达。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创造美好生活,这是老祖宗的哲学智慧。在拍照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基础。

《世纪飞越》1997年

《世纪飞越》是20世纪末柯受良飞越黄河时拍的照片。飞越黄河, 很多人觉得是车技的表现,但我认为不仅仅是这样,更深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华民族即将跨越世纪的瞬间。流淌千万年的黄河,从来没有经历过聚集20万人的活动。当年黄帝统一黄河两岸、大禹治水、秦始皇进攻中原都没有在黄河两岸聚集过这么多人。只有新中国在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新世纪时,才成为可能。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我前一天下午就到达拍摄地,第二天一早就上山准备拍摄。我选择在黄河岸边一个山上的高点,以俯拍的角度将整个壮观的场面纳入镜头。拍摄完后,我观察到,当地很多老百姓都来观看这个活动。他们有的是走路的,有的骑摩托车,有的骑驴,还有的坐马车,都是前来看飞越的。照片反映了中华民族从一个世纪进入下一个世纪跨越的瞬间。黄河里流淌的是黄河水,黄河两岸流动的是黄河人,是中华民族的黄河精神。照片的拍摄不只是从技术角度考虑,而是从中华民族的层面考虑的,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角度,从中华民族飞越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照片,才能真正反映它的意义。拍摄一个题材,一定要把这个事件读进去,并不仅是为了抓一张照片,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影像的价值和力量。

《黄河壶口》

《黄河壶口》是一张表现壶口瀑布的照片,照片拍摄于冬天枯水期,当时是正月十三下午三四点钟,我站在山西面朝陕西方向,使用135相机拍摄的。为了拍好这张照片,我找到了当年冼星海创作《黄河交响曲》时住的窑洞,感受当年创作的氛围。我带着这种情绪,带着音乐的感受,用我的摄影技术拍摄了这张照片,表现了黄河的力量。这张照片非常珍贵,而这张照片另外一层价值在于唯一性,因为当年的冰川冲掉了中间那块岩石,现在的壶口瀑布已不再是照片中的样子,这样的画面再也没有了。

俄罗斯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馆展出现场

这张照片是“汶川记忆”在俄罗斯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馆展出时拍摄的。黑白照片中是都江堰中学塌方后的场景,画面中的小瓶是幸存的学生为被埋同学祈福放在那里的。前方彩色的花束是俄罗斯布展的工作人员摆放的。黑白与彩色、昨天与今天、国际与国内,这些对比使这张照片蕴含了很多内容。好的照片应该有故事可讲。

5·12汶川地震之后的中国四川省北川中学

2008年5月12日,无情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北川中学校园(新区)和300多名在校师生一起埋在深深的泥石里,现场只留下一面国旗、一个篮球架和22名在球场上课的学生。这是一张很好的纪实照片,滑坡、大石、校牌、篮球架、国旗,信息很完整;为了拍好这个照片,我爬到对面的废墟上,冒着很大的危险把整个场景拍下来。这是一张有价值的新闻照片,记录了2008年5月19日第一次为普通老百姓降半旗的历史性瞬间; 这也是张很好的艺术作品,艺术讲究内涵和意境,照片没有死难的人,它只是通过自然现象表达了灾难现场,它不是直接表白的,通过一场场景、一面旗帜,展现照片背后很多的内容和故事,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照片中迎风飘扬的国旗,展示了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精神,在有限空间内给人无限想象。

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四川省北川中学(新区)幸存下来的部分学生

拍摄完地震灾难现场照片之后, 我在思考拍摄这些照片的意义,我希望可以通过摄影挖掘更多的内容。于是,我就打听北川中学(新区)有没有幸存的学生。有人告诉我说,当时,有一个班在上篮球课,上篮球课的这个班的22名学生幸免于难,都逃出去了,这就是未来,这就是希望。第二天,我就回到了绵阳,到了他们的帐篷学校里,我就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去打听,最后找到了他们这个班的所有学生,灾难使他们坚强成熟,更有使命感。其中俞川、刘玉梅、刘伟这三个孩子都是孤儿,后来我通过组织的关系,把他们接到北京,做了很多工作,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度过来了。这三个老子从高中、大学全是我照顾的,现在他们都长大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了。从那之后他们的生日都改成了5月12日。我希望这些影像,记录的不仅仅是当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未来发生价值和作用。

5.12汶川地震后废墟上的学生日记本

照片表现的是废墟上学生的日记本,通过影像记录这样的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日记本里记录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生活,上面的文字真实再现,但是,美好的生活突然间就没有了。通过这样简单的照片可以了解到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精神世界。此外,在灾难现场拍照片,一定要注意被摄者的心理状况,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故事,艺德很重要,而不要因为拍照片而伤害到被拍摄者,这时候,这些细节的静态画面也是可以被关注的。拍摄灾难,不是为了渲染残酷的场面,而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灾难的思考。当我们抚平大自然给家园造成的破坏和心灵的创伤后,这些影像却能提醒我们,警示我们。

5.12汶川地震后的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二王庙

都江堰的二王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汶川地震时,二王庙破坏比较严重,我当时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把王庙所有破坏的状态记录下来了。二王庙现在又重建好了,对外开放了,但是这段历史留在了我的照片里。这张照片是当时的主殿,受地震影响,整个大殿上所有的瓦片全都掉下来了,但是大殿并没倒,只是大殿上的龙头被震掉了,瓦的碎片和中国龙不屈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个摄影师,在国家重大题材上一定不要缺课,要尽力表现。世博会期间,超过7000万人去参观,很多人都在看在拍摄,如何从自己的审美意识上拍出不一样的世博,是需要思考的。世博会我先后去了13次,共计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 我在世博园中静静地寻找灵感,寻找我的摄影符号、色块、线条,把时代发展的理念放人其中,进行摄影创作。

《扬帆》

当时,拍摄世博会的摄影师特别多,我的这组照片放了四年多才拿出来。四年之后,中国文联基金会给我举办了《炫彩意象》摄影展,还出了一本画册,他们说这是一个永不落后的、永不过时的世博。我拍摄的世博会跟别人拍的不样,我寻找到了自己的一种表达世博会的既传统又现代的创作理念,它是来自世博,又非世博的一种形象。照片是站在世博大道上拍摄的中国馆,把世博大道上几个大的装饰物和帆,以及白云蓝天通过构图安排在同一个画面里,照片命名为《扬帆》。我认为,世博会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扬帆启航,这就是世博会的意义所在。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

这张照片是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意大利馆中所拍摄的。通过取景构图、充分利用各种元素,照片中有冷与暖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用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通过几个不同的东西,把本来的生活反映出未来绚丽的光彩。在日常拍摄时,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慢慢琢磨,认真观察环境、反复实践,最终才能出精品。

《新上海》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我去中国馆3次拍到这张照片。我们常见的反映上海现代大都市的影像,不外乎都是外滩、浦东的那些高楼大厦,没有什么味道。这是在中国馆里反映现代上海大都市的一张具有当代艺术特色的作品。照片中,所有的画面都是幻动的,每一块都在组合,在不断地变化,我当时抓取的这个瞬间,就像在万花筒的变化当中,把最能代表新上海、新浦东的几个重点的建筑都抓拍到了,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装饰感、时代感的图像。任何好的影像,不管是传统的、现代的,都来自“本来”面目,都来自生活本身,只要把握好生活本身,就会出精品力作。

《战争与艺术》

《战争与艺术》是我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拍的毕加索《格尔尼卡》的复制品,它不是按照原作复制的,它对格尔尼卡这个作品给予了一个新时代的符号,新的历史寓意。格尔尼卡的原作是灰色的,没有色彩,反映了被轰炸以后人们和牲畜的惨叫,表现出一种很恐怖的画面,但是这张照片是血迹斑斑的。为什么要展示这个作品,就是因为格尔尼卡现象虽然是在二战时期发生的,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今天格尔尼卡现象仍然存在,这张照片寓意了我们今天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痛恨。而且它有一种时代意义,昨天的图像和今天的色彩,昨天的艺术品和今天的人,把昨天和今天,把历史融合在一起,这张照片又给了大家一个新的启示,非常有意义。

《大水车》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近些年,我一直在拍摄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这张《大水车》拍摄于宁夏,是中国最早的水利设施,拍摄时,这个水车也一直在使用中。这就是生活的本来,我们文明是从这儿走过,人从这里走来,我要用相机将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我希望通过这些影像,给历史提供最有说服力的文明的里程碑。

下面的照片拍摄于十多年前,是陕北省安边镇的老油坊传统榨油的过程,这是一组照片中的一张。去年,我再回去找这个老油坊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当年,我用一种“本来”的理念,寻找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代代传承千年的“本来”生活本源的东西,用影像记录传承,这就是影像的价值所在吧。

中国陕西省安边镇的一家老油坊

今天再回看《快乐的旅途》这种场面,感觉特别温馨。照片中都是青春的面孔,他们劳动一天后,收工回家时,都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些孩子们是挖发菜的,当时这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后来为了保护环境,已经严禁挖发菜了。如今再去那里,一个年轻人都没有,20多岁的孩子们全都出去打工了,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像这样质朴、单纯的画面也很难拍到了。

《快乐旅途》1998年9月,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壶口乡拍摄的这幅照片是一个结婚的场景,很多人围在这里看结婚的花轿从这里经过,很热闹的一个画面。但是,现在再去这个地方,已经很难看到这么多人了,尤其是这么多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都是一些空窑洞、空家。这也是历史的一个变化。这些照片现在来看是非常珍贵的。

中国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

中国云南省丽江市

我是最早发现丽江,拍摄丽江的人。我第一次到丽江去的时候,丽江连一个带洗手间的宾馆都没有,更没有游客。但是,去年2016年,丽江的游客已经达到3600万人次,这也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当年,出于对古城的一种历史文化的担当和责任,我认为,我有义务把中国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留在影像当中,我拍摄了很多丽江的画面,并出版了一本丽江的画册,这张照片作为封面,在封面上我写道:“ 是昨天还是今天?是天堂还是人间?悠悠岁月,历经兴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讲不完的人间悲欢,古老的历史,悠久的家园。”这就是影像的力量,是摄影带动了丽江的发展。

中国陕西省延川县

照片拍摄于陕北的延川县,这样的景象只有在中国才能看到,这就是黄土高原。照片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中华文明从黄土高原开始,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片土地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人离不开这片土地,所有的文化都是从土地来的。照片中所有的山包,都是农民的足迹,农耕文明的痕迹,所谓的小路都是人走的路。这里的房子都是人用手、用工具在黄土高坡上雕琢出来的作品,每一个窑洞都是一幅雕塑,非常精彩。这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面貌。那么多年吸引我到这块土地上去拍摄,去创作,孜孜不倦地反反复复去拍摄,就是因为它有一种无限的魅力。 但是,今天变了,近十年来,我们国家实行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像这样的景象现在已经拍不到了。这些照片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一个真实的面貌,为国家提供了很好的精神的遗产,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陕北的安边、定边、靖边三边地区的,沙漠边缘地带,树是非常宝贵的。这些树学名叫砍头柳。老百姓在这里边种地,边种树。陕北背粮食的筐、放玉米的大的围栏,都是用这些粗细不同的砍头柳编制的。这就是生活创造历史,生活创造文明,而且所有的历史和文明都是来自于我们对自然的认识,都是取之于自然。我把这样一个具有着中国特色的环境,通过像宋代壁画样的艺术形式,由高角度拍摄,使其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和艺术感,把文化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

砍头柳

《大河风》也是一张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拍摄于黄河壶口。当时,组织了延安大学的200名腰鼓手,到壶口进行腰鼓展示,表演之后,我给他们拍了一张大合影。 这张大合影具有中国式的表现形式,是典型的中国形象,中国色彩、典型的黄土高原的文化内涵。照片中的每一个人物和穿戴,以及整个黄河边上的黄土融为一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乐观主义精神,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力量。《大河风》其实也是中国风,红颜色腰鼓、白色的羊肚子毛巾,非常有地域特色,有中国特色,展示了中国传统美学,是各种元素有机地融合起来的一种展示。 这张照片是具有中国符号的一个非常难得的作品。

《大河风》1996年10月,中国陕西省

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需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文化的自觉,要站在民族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看自己的影像。用影像表达一种精神, 一种形象,而留下来的作品,不是一个人的,留下的是这个时代和历史,我认为这个很重要。

所以,今天我们考虑“本来与未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立足在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时代上,立足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的时代上,立足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崛起的这个时代上,应该把这些东西充分展现在影像上,通过影像,把这些人的形象,真实的生活表达出来,留存下去,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的历史的担当和责任。

我认为,我在思考我的每幅作品时,都是和时代、国家紧密相关的。今天看到的只是我在普通文化生活当中的作品,我还有其他的作品,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作品,我所用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方法,艺术理念,都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国家主旋律的高度,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的。

全民摄影时代,对于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摄影能带来健康、亲情和美的享受,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希望大家不要自我设限,去拍自己钟爱的题材,让摄影自由奔放,让摄影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希望。

几十年的摄影生涯,让我确实感受到,一个摄影人在民族历史的拐点上,所站的高度和角度很重要,不是问照片拍得多么好,是问自己去了没有,拍了没有,反映了没有,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不是靠相机,是靠我们的思想,靠我们的感情,靠我们的责任,去发现,去记录。历史的责任感,文化的自觉,历史的担当,对一个摄影人如何追求他“本来与未来”至关重要。

摄影离不开创作理念,创作理念离不开与自然、生活及文化的融合。影像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通过摄影语言准确、真实地把一个个故事述说出来,并有价值地传承下去。源自本来,展示未来,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编自《中国摄影大家谈》(第二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