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不胜,为何英明如唐太宗也拿不下它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3-31

▲隋炀帝耽于享乐,根本无心战事

盛极一时的隋朝仅仅经历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就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隋炀帝杨广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连续3次发动的御驾亲征、导致隋朝国力大损、民怨沸腾,确实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元素。即便后来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也是散布隋朝要再征高句丽的假消息,才激起了民愤,数天之内就征募了精壮新兵上万人,有足够实力一举拿下了都城长安。

尽管隋炀帝穷兵黩武,3次出兵高句丽都倾全国之力攻打,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以隋炀帝杨广的不得人心和刚愎自用,其征伐行动的失败还勉强能够让人接受。但后来天纵奇才的唐太宗李世民连东、西突厥都攻灭了,最后也没能彻底攻灭高句丽,一直到其子唐高宗李治时代才将其彻底拿下,这就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了。

▲高句丽的疆域

高句丽的疆域和人口都不容小觑

其实,高句丽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小国。实际上,它从西汉末年建立开始,就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并凭借着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缘优势,从一个小部落逐渐发展为一个地区性的强大政权;到了隋末唐初更是已经成了东亚地区的第二大地缘实体,已经对中原王朝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从领土和人口看,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但隋朝末年已经有了“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的广阔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尤其是高句丽利用中原战乱侵占辽东等4郡,不仅扩展了疆土,也使其迅速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国力蒸蒸日上,人口也从西汉末年的20万发展至隋末的350万人。

▲隋朝军队被阻于高句丽坚城之下

高句丽的军事实力和防御建设都堪称一流

从军事实力看,高句丽与拖垮了东汉的西北羌族颇为相似,属于亦农亦牧的人群,以农耕为主,但又依山筑城,打鱼射猎,并带有很强的游牧民族特点,这就使其既能继承游牧民族能骑善射的本领,又能吸收农耕民族筑城攻防的长处。当时,高句丽疆域内多山地,人们依山建城,不但修筑了储粮的石窖,还人工开凿了许多与自然水源相连的蓄水池,使得这些山城成了能够长期坚守的军事堡垒和要塞。

此外,高句丽还习惯在辽东等大城周围,再设置众多小城以作拱卫,从而使得攻城的隋唐军队被逐步消耗力量。公元612年,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就顿兵于辽东等坚城之下:“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句丽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守。”也正是由于在长期的攻城战中磨光了锐气,加上隋炀帝要求将领们的所有行动必须向其奏报方可施行,每每贻误军机,最终遭遇惨败,损兵数十万,数以万计的兵器军械被缴获,大大提升了高句丽的军备水平。

▲唐军也要起兵征伐高句丽

高句丽还有缴获隋炀帝的大批装备和日本等国支持

此后,隋炀帝的两次亲征先后赶上了杨玄感造反和各地农民起义,全部无果而终,又给高句丽留下了大批物资和装备,使其扩张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在随后的日子里再未停止扩张和侵扰,唐朝建立后,其在朝鲜南部的藩属新罗就几乎被高句丽灭国。同时,高句丽还迅速与日本、百济等国建立了联系,三者联合、相互支援以抵御日渐兴盛的唐朝,以至于后来,唐高宗出兵扫平高句丽时,干脆连百济也顺手灭掉了。

▲日本和百济军队曾企图救援高句丽

▲实力强劲的唐军终结了高句丽的扩张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