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的规范世界---类似胡说八道

 QDLF888 2020-03-31

文/晓锦源

        黑板经济学导致的规范世界成了胡说八道

              现代主流经济学以高度抽象的形式理性为基础,以高度数学化的形式逻辑作推理,乃至得出了与现实世界中人类行为和社会经济现象相差甚远的结论,从而也被嘲讽为“黑板经济学”。

           迷信产生于无知,对经济学的迷信也来源于对经济学了解甚少。专业化与社会化大分工的今天更是如此,大部分人 对于经济学都是陌生的, 群众的无知也是显而易见的,上当受骗也难免。这样,有人当星,有人追星,经济学就显赫起来了。

     个别自诩为著名经济学家的人学了点皮毛,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经,为了卖个好价钱,到处吹嘘推销。要能卖出去,当然要靠广告,吹嘘经济学如何有用就是一种广告。

   另外,人人都想发财,想以最快的速度发最多的财。这种急切致富的心态,促使人们在各种科学中,寻找捷径,最后发现经济学似乎与发财最接近,再经过多媒体的夸张或宣传就热起来,显起来了。

    经济学成为显学是一个浮躁时代的标志。

        美国记者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写了一本名为《迷惘的预言家》的书,历数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预言与决策的失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学,说得好听点是一门伪科学;说得不好听些,它是场猜谜游戏。”

   罗伯特·福格尔也有类似的表述:“预测人类未来的寿命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因此,不少经济学家们的议论往往容易脱离真实世界的现象,理论之间相互循环,许多命题甚至是伪命题或假命题,容易使经济学变成自言自语的学科。

     经济学家都是爱争论的,有人开玩笑地说,两个经济学家也会有三种观点。这话真有几份道理。当然,经济学家有争论并不能证明经济学不是科学。自然科学中争论也不少,生物学家不是至今仍在争论物种起源吗?至于宇宙的起源争论就更大了。

      学习西方经济学,某日似乎突然开悟:成名成家不难。对正在流行的一派反着说,从一端跳入到另一端,便能自成一派,说不定成为“开山之祖”,或某一新流派创始人。

     即使更改一个假设条件,亦可为一小派,经济学的凤冠戴定了。

    教材里的西方经济理论,似乎隐含一条规律,“理论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从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从供给学派—强调需求的凯恩斯学派—新供给学派;从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从重商主义—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战略性贸易—公平贸易等,不一而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