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籽南瓜,瓜籽可做炒货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开头

文中的黑籽南瓜是在昆明呈贡遇见的,一开始以为是冬瓜,后面与花友交流后,发现是黑籽南瓜。

中国植物志上没有关于他的记载,是个在云南山坡上很常见的植物。村民叫她粉丝瓜,因为瓜瓤丝丝缕缕,很像粉丝。

楚雄的小伙伴告诉我,因为这瓜皮特别厚,所以当地叫她砍皮瓜。

当地人种植它的主要目的是取其中的瓜籽,一个瓜3块钱左右,只要里面的籽。

这种瓜当地人是不食用的,即使喂猪,猪也是不肯吃的。我用手掏里面的种子,小伙伴告诉我,这瓜有腐蚀性,得带手套。

我问腐蚀性这一点怎么说?原来是因为赤手掏种子后,手会觉得痒,其实和掏南瓜籽一样,掏多了都会,简单碰一下倒没事。

黑籽南瓜

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为葫芦科南瓜属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藤蔓性植物,因种皮呈黑色而得名。

黑籽南瓜是喜温、不耐热的短日照作物,生长势强。叶形与无花果的叶很相似,又称为“无花果叶瓜”。

又因其成熟后瓜瓤像米线或粉丝,在云南又称之为“米线瓜”或“粉丝瓜”。

栽培种植

黑籽南瓜原产于中美洲至南美洲高海拔地区,现在已分布于全世界各地。

但适宜生长的地区范围小,仅在低纬、高海拔地区栽培

黑籽南瓜在我国最早栽培于云南丽江地区,已有逾100年历史,在四川和贵州等高海拔地区也有较长的栽培史。

黑籽南瓜主要在山区种植,栽培管理较为粗放。一般于4月播种,可直播可育苗,至10月收获。

以宿根越冬的无需播种的栽培方式,种植制度主要与玉米间作,极少单作。

黑籽南瓜的一年生主蔓可达20米,分枝性强,匍匐茎上能产生不定根。

单株结瓜20~30个,果实为长圆形或近球形,单瓜质量2~5kg,单株种子产量可达50~150g。

正常开花结果的条件为日照时数不超过13h,夜间气温不超过15℃,从开花至种瓜成熟不小于90天。

云南为亚热带高原气候,尤其是海拔1600~2000m的山区,四季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达250~300d,最适于黑籽南瓜生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云南昆明、禄劝等地,进行云南黑籽南瓜繁种

带动云南省楚雄州和红河州内20多个县市,建成万亩繁种基地,销售种子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使得黑籽南瓜栽培面积直线上升。

资源利用

由于近年来嫁接育苗用途和炒货用途,对黑籽南瓜种子市场竞争的矛盾日益突出,使黑籽南瓜种子供不应求。

黑籽南瓜嫩瓜可炒食,但风味清淡,不受喜爱,因此多作饲料用,而种子营养价值极高,已开发炒货作为休闲食品。

黑籽南瓜的主要利用价值,是作为瓜类栽培的嫁接砧木,不仅具有耐土壤瘠薄、低温、干旱和耐盐等优异特性,而且对瓜类枯萎病和疫病等土传病害抗性强。

Al3+可明显抑制黄瓜根系的生长,延缓黄瓜植株生长发育,从而导致黄瓜产量降低。

黑籽南瓜抵御Al3+毒害的能力优于黄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黑籽南瓜为砧木防治瓜类枯萎病,已成为解决瓜类生产中枯萎病危害的主要农业措施

不同类型的黑籽南瓜抗枯萎病能力存在差异,绿皮和花皮类型黑籽南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强于白皮黑籽南瓜。

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能明显抑制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

南瓜属4个栽培种有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印度南瓜和黑籽南瓜,其中黑籽南瓜最接近野生种,综合抗性也最强。

但大量的精细化和规模化栽培黑籽南瓜,不注意品种提纯复壮,致使一些种子混杂退化,降低或丧失了原有抗性。

结尾

黑籽南瓜的介绍就到这里啦,其实现在收集一些黑籽南瓜的种子也是很有价值的,若是栽培让其退化,还能拿出原来的老品种来。

参考文献

(1)黑籽南瓜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丁玉梅 谢俊俊 张杰 姚春馨 张兴国 杨正安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 4007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