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冬不拉拉 2020-03-31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图:开创现代物候学的科学家竺可桢

在那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他没有推卸推动中华科学进步的重任,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他就是竺可桢。

1.少年英才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

竺可桢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

童年起,学习勤奋,并萌生爱国思想,敬佩宋代诗人陆游和明代学者王阳明等人的学识和思想。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

1894年,5岁的竺可桢已经认识1000多汉字。父亲把他送进了镇上唯一一所小学——敬义小学。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六岁的竺可桢似乎已是个神童。把那些富家子弟远远甩在后面,不到两年时间,诸如《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读本,已远远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望。于是他便到同学和乡邻家串门,寻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

为了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望,竺可桢的父母经过多次商量,最终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儿子成才。

第三年春天,他们把自家天井南端那间堆满杂物的小屋腾出来,作为竺可桢的书屋。父亲又用小米行收入的三分之一聘请了大名鼎鼎的私塾先生章景臣来家给竺可桢上课。

从此,竺可桢对读书的兴趣越发浓厚,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独自坐在天井里背《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

不到两年,这些书本他已背得滚瓜烂熟。无奈之下,章景臣只好把自己的藏书搬了出来,供竺可桢阅读。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1905年,竺可桢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1908年春,一次,为了学生的利益,他公然与校方发生争执。校长得知此事,怒不可泄。

“作为学生代表不好好做同学们的榜样,居然还带头跟学校对着干?”

校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竺可桢被取消了学籍。

结果竺可桢在暑假就考上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8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将中国留学潮引向美国。此时的竺可桢,正就读于唐山路矿学堂 ,他“最热烈的希望是要出洋到欧美”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唐山铁道学院的前身),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

学渣的想法是:到底该选择哪个学校呢?能考取哪个上哪个吧!

学霸的想法是:到底该选择哪个学校呢?只有我不想去的学校,没有我进不了的学校。

1910年,竺可桢到北京参加游美学务处主持的第二批公费生考试, 名列二十八。

1910年夏,竺可桢和七十余名同学一起,开始了八年公费赴美的留学生活。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1. 拒绝蒋介石的任职邀请

现在提起浙大,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

它不但位列“211工程”和“985工程”名录、还是赫赫有名的C9联盟的一员,更是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媲美哈佛。

行走在校园里,地处西湖附近的它俨然一副世界一流大学的模样。

但是当年可不是这么回事。

1936年2月的一天,竺可桢突然收到蒋介石的邀请,要46岁的他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这在旁人看来,可是名利双收的好差事。

但他,不顾蒋介石的面子,直接当面拒绝了。

因为那一年,竺可桢47岁,学术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他于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任中研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正是在他手中,中国开始独立发布自己的气象预报,并在全国设立了百余个气象观测点。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最后在朋友的劝说下,为了家乡的文化事业,他心软了。

一不做二不休,作为一个现实的唯物主义者,他提出了三个要求:

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钱不能断;

第二,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干涉;

第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半年之后,马上卸任。

看到这三个要求,蒋介石更火了,这老乡真是不识抬举!这分明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好在有陈布雷的劝说,蒋介石勉强答应了这三个条件。

在给家人的信中,他写道:

“不善侍候官长,亦不屑为之;战事在即,不免悬心;不愿长做校长,而半年之内难见成绩。”(当时允诺他任期仅为半年)

据浙大校史研究专家何亚平教授统计,从1936年-1949年的十三年间,《竺可桢日记》中记录的请辞浙大校长的次数,就有近40次。

初到浙大的竺可桢着实被吓了一跳:没有一个像样的教学楼,而且还是四处漏雨的那种。

只有六万余册藏书这是图书馆的全部家当,那时候的清华大学馆藏超过36万册,占地面积也超过七千平方米!

国文,历史,连个能讲的老师都没有,就这还不断有教师辞职。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有了那三个要求作护身符,又有什么是办不成的?

人没有?去借!(胡刚复就被借了13年

教室不行?来造!

书没有?去买!

1936年9月18日,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五个月。

与一年级新生谈话时,他问了学生两个著名的问题,也是现在刻在浙大校园石头上的两个问题: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

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的回答很竺可桢:

第一,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

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服务,而不在享受。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图:浙大校园里刻有两个问题的石头

竺可桢带领着浙江大学,却在颠沛流离的战争环境下,奇迹般地从抗战前只有文理、农、工3个学院16个系的地方性大学,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一跃成为有文、理、农、工、法、医、师范7个学院2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成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被英国人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

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那个时候,竺老一面不忘与国家共赴国难,一面将知识传授,外加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的次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病逝),其艰难可想而知。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1949年3月6日,浙大学生自治会自发为竺可桢60寿辰举行祝寿晚会,据说虽然竺可桢因不赞成为他祝寿而没有到场,学生们依旧热情高涨,“参加的人数超过任何一次晚会的记录”。 献给校长的一面锦旗上赫然写着“浙大保姆”,浙大学子们对这位校长的爱戴可见一斑。

3.竺老趣事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

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

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

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

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

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

“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长逝。直到去世的前夜,他还在坚持写日记。而胡适仅活到1962年,享年71岁。

但由于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

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4.杰出贡献

竺可桢除了带出浙大这所一流的大学。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他还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

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就,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竺可桢被公认为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5. 竺可桢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导。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

竺可桢精神分开来说,就是: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自己积极践行求是精神

中国最牛的校长,仅13年就把二流大学带成了中国四大名校之一!

路甬祥道: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竺老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即使前面布满硝烟也绝不停止,竺老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爱,让他将一所地方性二流大学变成了世界一流学府!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最好校长!

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