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误诊误治(161)痞积误用攻下案

 中医药方便 2020-04-01

痞积误用攻下案

亲家,工部王汉梁,郁怒成痞,形坚而痛甚,攻下太多, 遂泄泻不止,一日夜计一百余次,一月之间,肌体骨立,神 气昏乱,舌不能言,已治终事,待毙而已。余诊之曰:在诊 原无活理,在脉犹有生机,以真脏脉不见也。举家喜曰:'语 医皆曰必死,何法之治而可再起耶?”余曰,“大虚之证, 法当大温大补。一面用枯矾、龙骨、粟壳、樗根之类以固其阳,一面用人參2两、熟附5钱以救其气。» 3日之间.泻 遂减半,舌转能言。更以补中益气加生附子、干姜,并5帖 为1剂,1日饮尽。如是者一百日,赭旺食进,泻减十九° 然每曰夜犹下四五行,两足缪废,用仙茅、巴戟,丁,附等 为丸,参附汤并进。计1百'40日,而歩履如常,皤泻悉愈。向使委信不专,有一·人参以他说,有片说畏多参附,安得有 再生日哉?详书之,以为信医不专者之药石。(《医林误案》)原案,怒伤肝,肝病都,郁怒成痞,其症结在于肝气可 知,其治当成“木郁达之”为大法。新病在气,治宜疏肝理 气,久病则气滯血淤,治当行气化淤。今病郁怒度瓣,不用 达法而行下夺.,是谓诛伐无过。一曰夜下百余次,经月不止, 脾胃气阴虚乏,渐至神昏足痿,肾中元阳大亏。此之误治乃律·证不于求因,但见痞块形坚而痛甚,而不知郁怒司■[眺 皤。下痞块祛痛心切,然欲速而不达,反成坏证。皤块证名目见于《丹溪心法》,同《诸病源候论》中记 载的癖块、《圣惠方》记载的樣辭,均属于积聚证的范畴,是 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类病证。积为有形,固定不移, 竊有定处,聚则无定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二者虽有区 别,但从病因讲,均可因肝病郁怒而成。下法在临床应用范 围广、见效速,古代医家对此论述甚多,近代又有不少发展, 怛对于积聚痞块之证,非食滞痰阻者不可妄用,用则害而无 益。邵氏《明医指掌参补》云,“痞块多在皮里虞外,并不 系肠胃间,而医者往往以峻剂下之,安能使此块入肠胃,从 大便而出哉。吾见病未必去,而元气已耗,经年累月,遂至 不治者多矣。”可见此类教训并非罕见,后果亦非轻浅,医 者不可不知。案析,郁怒成痞,病本在肝,妄行攻下,诛伐无辜,睥 肾两败,以致洞泄无度,足痿不用。李氏因其泄泻不止,日 百余行,故急投枯矾、龙骨、粟壳涩肠固脱以治其标,缠用 补中蓋气补睥止泻,仙茅、巴戟、丁、附温肾壮阳以便其本。李氏救治此证,治分徐疾,药别缓峻,故能力挽整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