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舌相——快来对比一下

 茂林之家 2020-04-01

作者 / 吴中朝主编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湿热腹胀:指肠胃湿热内蕴所致之腹胀。胃脘少腹胀满  ,甚至满腹胀,持续不能缓解,多吃油腻则更甚,伴有烦躁,口渴不想喝水,头晕不清、恶心、厌油腻,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恶臭、小便黄赤等。治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调肠理气。《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腹胀之证,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泄黄糜,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甘口淡,腹胀胁痛。”

治以清利湿热为主。胁痛、口苦、面黄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泻肝胆之火;小便赤涩,用木通六一散以导膀胱湿热;二便均涩,八正散;大便黄糜状,用家秘泻黄散;日晡潮热,大柴胡汤。烦渴口淡,干葛石膏汤。口苦清肝胆之火,口甘清脾火,口淡清胃火,口咸清肾火。参见腹胀条。

肠胃湿热证,中医病症名。是指由于恣食肥甘油腻、辛辣之品,以致脾胃运化失常,化湿生热,湿热蕴阻肌肤所表现出来的皮损,脘腹痞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面游风、粉刺。

肠胃湿热证:面游风

临床表现:皮损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伴口苦,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止痒。

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加减。

肠胃湿热证:粉刺

临床表现: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常用方剂:茵陈蒿汤加减。

脾胃湿热,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本证可因饮食不调,膏粱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常见于泄泻、痢疾、湿阻、黄疸、水肿、鼓胀等疾病中。

湿热腹痛,病证名。指中焦湿热内结、通降失调引致之腹痛,腹壁虽较柔软,而有“按之愈甚”的特点,并兼有其他湿热见症。《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湿热腹痛,按之愈甚。宜升提、利小便。宜升麻、柴胡、防风、葛根、木通、黄连、黄芩、滑石、车前。不愈,微利之,宜加熟大黄,即'土郁则夺之’之义。”上述治法属清热化湿、通腑导滞法。参见腹痛条。

备注:

图片来源:《中医舌诊完全图解》。

文字来源:《阳虚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