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刊专栏】案例教学法的知与行

 刚说 2020-04-01

编者按

按照学校打造“以学习成效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价值观塑造为根本”课堂的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在大学中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帮助学生获取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任何学科、任何层次的案例教学都具有相似性:促进专业知识和行为技能发展、以问题为导向、关注解释现实世界的经验。案例教学的法宝——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也正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今天我们特邀金融与投资学院院长郭净教授,解析案例教学的知与行案例教学是什么?从源头说起,从概念讲起,在误解与正解中帮助老师们认清案例教学的真谛。案例教学怎么做?从写案例的规范到用案例的技巧,在教师和学生的转变中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教学法的知与行


追求真理是所有科学研究和学习的终极目的。如果不凭借一定的方法,任何人,即使是绝顶聪慧的人,既不能认知真理,亦不能传播真理。真理往往是十分复杂、不易理解与获得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任何有助于我们发现或接近真理的方法和途径都是可取的......案例方法无疑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Laurence E. Lynn, Jr.


相知了解案例教学


案例法(Case Method)

案例法包括两部分:案例教学(Case-based Teaching)和案例研究(Case Study)。案例教学最早用于法学院和医学院,从1870年左右的哈佛法学院开始,一流法学院广泛利用判例开展“案例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类律师思维”(thinking like a lawyer)。同样,在医学院教学中用大量病例进行诊断推理,培养学生的“类临床医生思维”(thinking like a clinician)。哈佛商学院借鉴了法学院和医学院的案例(Example)教学模式,并在随后成立了案例研究委员会,开发了商科特色的教学案例(Case),形成了风靡世界的教学模式。案例研究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但这里所说的案例研究不同于“科研案例”(Yin,1984),在为教学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原始资料和现实现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教学案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研究基础来构建理论主线和分析见解。因此,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可以说是“花开两朵竞一枝”,虽同根同源,却各美其美。

案例(Case)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举个例子”,这里的个案/实例(Example)是一种根据事实而做的有关描述,用来帮助说明或研究某种现象。而案例(Case)是对真实情况的描述,通常涉及组织中一个人或很多人面临的决策、挑战、机会、问题或议题。形象地说,案例允许你站在特定的决策者的位置上思考问题。案例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或画面呢?那就是决策的过程。

案例教学的误解与正解

经常听老师们说到“我正在使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太简单了”,“案例教学没有效率,学生通过交流不成熟的意见学不到任何东西”。这些老师极可能抱着以下对案例的认识:

案例教学就是讲故事;

案例教学知识零散;

案例教学讨论不着边际。

而这些认知无疑是对案例教学的误解,正确的解释是

案例教学讲的是情景化的故事;

案例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框架之下整合故事情节;

案例教学是有的放矢的解决故事中的决策问题。

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的概念。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教学是利用教学案例开展的教学模式。

教学案例: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故事,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

案例教学: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

教学案例和案例教学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其一般性目标是衔接知识与运用,让学习者获得一种面临新经历时行动的才能(Dewing,1994)。具体来说,可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将学习者置身在现实环境中,使其体验决策时的各种压力和复杂性;使学习者通过对现实资料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现有的相关理论;提高学习者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利用有限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使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互动中开发多方面潜能。



同行开展案例教学


教学案例内容要素

一个教学案例应包括:

(1)问题的陈述,说明行动者面临的问题和性质;

(2)行动者及其角色,重要问题涉及许多行动者,说明行为(决策)过程中他们扮演的角色;

(3)背景与限制,说明具体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及影响问题的条件;

(4)决策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决策者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决策的;

(5)决策或解决问题之道,说明行动者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效果。

教学案例格式规范

目前,MBA的案例教学模式发展最成熟,因此,其他学科也大多遵循其教学案例的写作规范。一篇完整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部分:

案例正文——学生用(案例附录、启发思考题)

案例使用说明——教师用(教学目的与用途、启发思考题、分析思路、理论依据与分析、背景信息、关键要点、建议课堂计划、案例的后续进展、相关附件、其它教学支持材料)。

教学案例判断标准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具有五个特征:

(1)教学适用性。案例应具有教学价值,体现一定的理论知识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即帮助学习者理解理论。

(2)能引发争论。案例教学在于锻炼学习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没有“正确答案”,必须能够引起冲突,引发学习者思考和不同观点。

(3)围绕决策问题。教学案例本身描述的就是一个需要决策的问题,使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做出抉择。

(4)概括提炼性。将一个重大决策涉及的背景、人物、行为等关键要素提炼出来,并将其以某一理论逻辑进行安排,撰写教学案例。

(5)内容简洁性。篇幅过长的案例不利于学习者阅读,除必要的情节外,教学案例不应追求过多的渲染。

案例教学课堂组织

与传统课堂不同,案例教学吸收了以问题驱动、经验为本的教学观念,课堂组织多以讨论引导的方式为导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研讨及发言方式,教师承担较次要的指导性角色。因此,案例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要积极转变,其中教师要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案例透彻理解、搁置先入之见、驾驭讨论以及善于提炼要点,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贡献为主。学生要全身心投入案例、预先研究问题、敢于打破常规、积极发言以及吸收分享集体经验,通过融入角色、团队合作、体验实战来培养类决策者思维。

案例教学作用机制

知识来源扩大机制: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模式,教师是单一知识来源;而在案例教学中,知识来源还包括同学和自己。

学习内容优化机制:传统课堂学习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也即“是什么”的知识;而案例教学学习的是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学习效果改善机制:在面对复杂情景时,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只能开展非程序化决策,决策难度较大;而案例教学下的学生则采取程序化决策,决策效率提升。

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吸收率往往低于20%,而且知识的记忆时间仅为3-6个月;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知识吸收率可以高达90%,而且这种与应用“知行合一”的知识记忆时间可以长达终生。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案例教学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沟通、社交、创新等多方面技能。

荀子有云: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案例教学是连通知与行的桥梁,是一门关于知与行的学问。我们作为教师,更要知案例、行教学,在案例教学上做到“知行合一”,方能“得到功成”。



作者简介


郭净,博士,教授,金融与投资学院院长,《金融理论探索》编辑部主任。博士师从国内案例研究知名学者许晖教授(南开大学),在《经济管理》《科研管理》《管理学报》等管理学权威期刊及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型案例论文,参与撰写的教学型案例连续两次入选全国MBA“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主持的《金融营销学》课程一直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开发了多篇综合性教学案例。

总策划:教务处(张红霞)

供    稿:金融与投资学院(郭净)

排    版:教务处(张伟)

编    辑:教务处(张伟)

审    核:教务处(赵建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