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方证

 jiezhukuaile 2020-04-02
不点蓝字,我们怎会有故事?





五苓散人





一、药物组成

茯苓(十八铢)      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二、核心方证

情况一:烦渴而舌面不干燥、小便不利(亦有尿崩者)

情况二:水分偏在(水液分布不均匀)


三、关于五苓散证的解释

本方可看作是水液代谢障碍导致全身水液分布不均的方剂。

消渴:本方证之消渴表现为口渴而想喝水,但饮水后反觉胃中不适,或撑胀、或想吐出来,进而不欲饮,腹诊可有振水音,而视其舌则不见干燥之象,反而常见淡胖、质嫩、齿痕舌,腻苔等。

消渴而小便不利,水在哪里?

水液代谢障碍:①留于体内,表现为各种水液潴留:皮肤、组织间、胸腔、腹腔、头颅、关节腔、肠腔、眼睛、耳朵等(如水肿、关节积液、胸水、腹水、脑积液、肠道积液、内耳迷路积水、心包积液等);②通过非“尿道”的渠道排出体外:皮肤、肠道、上消化道等(如自汗、盗汗、湿疹、疱疹、呕吐、水泄)。

小便不利的表现:小便少(次数、数量)、癃闭、小便短赤、小便不爽、小便淋漓(不尽、残尿感)、小便时尿道异物感等。

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虽然本方证十分注重小便情况如何,而事实上有些患者,尤其是女性,不曾注意自身小便情况,导致临床上对于本方的使用举步维艰,此时参照舌像、腹诊,相对有意义。


四、五苓散体质

望诊: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汗多神疲;实胖者肌肉充实而易腹泻;瘦弱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或脐下悸,身体多困重疲乏。

问诊:常表现为有烦渴引饮而不解渴,因饮水过多而出现胃胀,也可以是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其大便多不成形,但也有便秘者。

舌象:舌体多胖大而伴有齿痕、舌质多淡,舌苔多为水滑苔或有一层薄而均匀的浆糊样舌苔。

腹诊:心下多有振水音,或有腹胀/心下痞



五、方证鉴别

猪苓汤:小便不利、口渴、心烦等,易与五苓散混淆。但本方多为泌尿系统感染,本方偏于热症(而五苓散偏于寒症),舌多红而少苔,多有出血症状(如尿血),口舌皮肤容易干燥、排尿痛,无水逆表现。

茯苓泽泻汤:口渴、胃内停水、呕吐是共同点,但本方证有吐食(胃反),有器质性变化,这是五苓散证一般所不具备的。

八味丸:口渴是共同点,本方证大多情况是小便自利,但亦有不利的时候,加上怕冷症、头晕的话就也容易混淆。但本方证有脐下不仁/拘急,或脐下有“正中芯”,有时还有手足心热的地黄证可供鉴别。

白虎(加入参)汤:口渴喜冷饮(五苓散则更偏于喜热饮,但亦有喜冷饮者),口舌干燥、脉洪大、饮后无不适、不欲吐水都是本方的特点。

苓桂术甘汤:眩晕、胃内停水、气上冲等是共同点,因为本方暗含于五苓散中,故而很难区分。大致本方用于起立性头晕,脉沉紧,一般不渴不吐。

茯苓甘草汤:胃内停水、小便不利、心下悸是混淆点,但本方证口不渴,偶有四逆的情况。

吴茱萸汤:头晕头痛、胃内停水、烦躁、呕吐是混淆点,但本方证头痛更明显(不只限于巅顶痛),呕吐、烦躁也更严重,而手足冷、脉沉迟、寒象较明显是五苓散证所没有的。

当归芍药散:其头晕、水肿、振水音易与五苓散混淆,但本方尚有贫血倾向、瘀血表现(疼痛、左少腹压痛)等。

防己黄芪汤:五苓散的水液停聚在皮肤引起水肿、小便不利时,需与本方鉴别,尤其是恶寒、发热等表证在五苓散证中也可能出现,但本方证无口渴。且本方作为黄芪类方,其体质较差、容易疲劳。

茵陈蒿汤:本方证本就有口渴的表现,如果在黄疸病中,又常常会伴有小便不利的表现,容易与五苓散证之“口渴、小便不利”混淆,而且上腹部膨满有时会误作五苓散证之“心下痞”,加上本方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于是更加容易混淆。但总的来说,本方的热证更为明显(舌红苔黄、脉有力、大便不通),而五苓散则热证较少。


六、名家特殊经验

日本医家多以“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为着眼点,用于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

郭子光:“凡是津液运行失调引起的疾病,不管其疾病在什么部位,均可用五苓散加减取效。本方实际上是调节人体津液循行的方剂。”

张丰强:本方的微观指征主要为“尿17-OHCS、尿17一KS降低,血中抗利尿激素(ADH)含量上升,而血浆渗造压降低。其中血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为本方证的特异性微证。”

黄煌:①醉酒后次日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者,可服用本方,还可以于饮酒前服用,预防宿醉。②凡是肿瘤伴有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可用本方,严重者合附子理中丸;肿瘤引起胸腹水,单用五苓散。③五苓散用于肿瘤化疗后出现的肝损(食欲不振,腹泻,四肢发黑)、脱发,疗效不错。④本方可用于乳腺癌术后,因使用雌激素抑制剂,而出现体重增加、体毛增多、肝损等症状。⑤对于浮肿、血清白蛋白低下的肝病,白术可重用至60g



七、常见的五苓散加味

1.湿热发黄、便秘烦渴,加茵陈。(茵陈五苓散/茵陈四苓散)

2.无病而渴,或病瘥后渴者,加人参或再加甘草。(春泽汤)

3.人胖易汗、胃口好但力气小者,加大量黄芪(60g)。

4.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以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5.有人认为为加强利水作用,可加车前子。


八、疾病谱

1.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输尿管结石、手术后膀胱麻痹、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夜尿增多、多尿症、尿崩症、遗尿、小儿多饮症、糖尿病、周期性ACTH及ADH分泌过多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早期肾功能不全、肾积水、急慢性水中毒。

2.头面五官疾病:干眼症、角膜炎、夜盲症、急性泪囊炎、青光眼、外耳湿疹、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疮、弥漫性声带息肉、内耳迷路水肿、美尼尔综合征、视网膜水肿、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牙痛、三叉神经痛、眼睛屈光不良、假性近视、偏头痛、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醉酒、脑膜炎头痛、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症、脑积水、晕动病。

3.消化系统疾病:胃潴留、夏季水泻、急性单纯性胃炎、感冒呕吐、幽门梗阻(不完全)或幽门黏膜水肿、酒后呕吐/腹泻、食物中毒性呕吐、误食毒品、小儿自家中毒症、小儿腹泻、妊娠呕吐、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吐乳、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宿醉、便秘等。

4.水湿型皮肤病:带状疱疹、荨麻疹、湿疹、玫瑰糠疹、多汗症、脱发、阴囊水肿、痛风等。

5.积水证: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血管性水肿、关节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羊水过多等。

6.其它:肥胖症、高脂血症、水源性贫血、中暑、癫痫、一氧化碳中毒症、肺癌、坐骨神经痛、恶性淋巴瘤、卡他性结膜炎等。


九、针灸治疗穴位

合谷、外关(解表)

中极、阴陵泉、足三里(利小便)

   (皆采用强刺激手法)


十、注意事项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询问病人的小便,需要十分仔细地询问,如次数如何、每次尿量如何、有无残尿/不尽感等。

2.坂本笃彦研究表明:治疗小细胞肺癌伴随SIADH的患者时发现,体内过量的ADH通过促进肾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AQP-2)的表达,促进水的重吸收,使血钠稀释。而前列环素E2(PGE2)可以拮抗这一过程。五苓散正是通过增加肾脏中PGE2的产生,从而抑制ADH“稀释血液、降低血钠”的作用。而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可选择性抑制前列环素的形成,进而阻断五苓散的作用。(即美洛昔康会影响五苓散功效的发挥


十一、五苓散的方证推测

把五苓散的药物组成重新组合,大致可得到以下三个方剂:

泽泻汤:心下支饮,苦冒眩→心下痞,巅眩(五苓散)

猪苓散:思水→消渴(五苓散)

苓桂术剂:水气上冲、心下悸→脐下悸而巅眩(五苓散)

可见:方剂的功效不是简单的药证叠加,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也可能会隐藏一些表现,拆方并不能准确地解释方剂的作用,因而拆方所得的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不过,在方剂本身作用不明朗的情况下,通过拆方仍有助于对方剂的部分理解。


十二、五苓散验案

一、2018.10.26 同学W某 女

主诉:口渴多饮数日。

刻诊:形体偏瘦,肤色较暗,皮肤干而起甲错状(自诉自幼如此),唇口干燥,诉说口渴引饮(喜温水,不欲饮冷),喝水多而不解渴,已喝到有恶心之感,肩部不适,动则觉痛。察舌下络脉无淤阻,淡红舌、稍胖大,薄白苔、稍显干腻。腹诊:心下有振水音(此次采用大塚敬节的方法:先吸气→再憋气→在慢慢呼气的过程中敲击心下),脐上偏左稍有悸动,腹部无明显压痛点。不久前有异维A酸导致皮肤瘙痒的过敏史。

患者水饮证明显,且口渴严重,“肩部不适”可看作水饮所致。因无瘀血明证,故排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给予五苓散胶囊(打粉后装胶囊,规格0.33g/粒)3粒/次,2次/天。

当天中午服药,次日出门游玩时即觉口渴大减,两天后随访已无口渴,肩部疼痛好转,但仍有轻微不适,嘱减量至2粒/次。据反馈,刚开始服药时出现便溏2次,后转为正常,总共服用三天后自行停药。一月后病情反复:口渴明显、小便亦多,肩部酸重不适,舌淡嫩、苔黄,左脉细滑右脉弱,予五苓散无效,改投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加石膏、薏苡仁三付(赤芍15g 茯苓12g 苍术15g 生甘草8g 生石膏30g 薏苡仁30g 大枣4枚 生姜3片),反馈口渴、肩部不适皆明显好转。

后来得知,患者肩部不适很可能是枕头问题,因为停药后不久即出现肩部酸楚不适,原因是在此之前曾睡夏日所用的竹席枕头,换枕头后,该症状便随之消失。但为何用利水药能缓解,不得而知。
第一次用方时着眼于明显的口渴,却未记录小便如何,实属遗憾。第二次用同样的方法竟然无效,不思其解。而选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理由并不充分,未诊察是否有心下满、微痛等症,只是因为其为水饮证,而五苓散无效,又无苓桂术甘汤之水气上冲的表现,故无奈选用此方试之。所幸疗效满意。

二、2019.07  邓某  男  32岁  肛肠一科

主诉:痔疮、肛瘘术后大便困难、口渴2天余。

刻诊:患者形体一般,胖瘦合适,主要诉说口渴难耐,饮水多而不解渴,因饮水过多而胃胀,虽短期内已多次灌肠,但便秘仍然严重。询之有小便不利(不易尿出,且量少),稍怕冷。无发热、烦躁。察舌胖大、苔白腻,脉数而有力。腹诊发现心下有振水音。

据“口渴、小便不利”考虑五苓散证,“舌胖大、苔白腻,心下振水音”也表明与水饮有关,“便秘”亦从饮水考虑,故予以五苓散汤剂:茯苓15g 白术15g 猪苓15g 泽泻25g 桂枝10g 五付,机器代煎。嘱咐可把药液分多次频服,最好盖被发一次汗,可多饮暖水助汗。后反馈并未遵照医嘱分服、亦未覆被发汗,但3剂后口渴明显好转、大小便已畅,5剂服完已近乎痊愈。问之味道如何,回复气味芳香、味道稍苦,察其舌发现苔仍白腻,但因患者不愿再服中药而放弃进一步治疗。

术后便秘是肛肠科常见现象,一般可自行恢复,因此本案之便秘即使较常人更加严重、顽固,但也转决不敢妄称是方药之功,但其口渴、小便不利则应是的对之效。另外要说明的是,大多书籍描述本方证是一种高血钠状态,但当时的检查结果却没有发现血钠升高,值得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