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临床 “ 凭脉断病 ” 的认识

  平凡的人 2020-04-02

寸口诊脉是中医重要的,也是最具特点的诊法之一。中医有着极为丰富的诊法学理论,然而一直以来,民间普遍存在一种夸大中医脉诊作用的倾向:许多患者找中医看病,不和医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把手一伸,让医生通过脉诊判断他得的是什么病。有一些江湖医生包括正规医生,也常常不行问诊,诊脉开方。要不要独凭脉诊断病,几乎是每位中医医生都要面临的一个窘境。不这样做,常常得不到患者的信任;这样做,又会误导患者。医生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本文试从独凭脉诊断病、法当四诊合参、临证权宜之计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1.独凭脉诊断病

这里讨论的脉诊,是指临床常用的中医寸口诊脉方法。其实中医的脉诊并不只有寸口诊脉,《内经》中的《素问·三部九候论》即提出“三部九候”诊脉之法,《素问·五脏别论》有“气口(寸口之别称)独为五脏主”之说,讲的是“气口”单独即可判断五脏六腑气血盛衰。《难经》在一开始的“一难”即提出  :“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正如元代滑寿《难经本义》所云  :“越人之意,盖谓凡此十二经,经皆有动脉,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独取寸口,以决脏腑死生吉凶。”后世其他部位的脉诊渐渐淡出临床医生的视野而仅见诸文献,脉诊遂独取寸口。自《脉经》列二十四种常见脉象以降,历代皆宗之以为诊脉法则。

寸口脉诊本来只是中医临床诊法之一,可是古往今来,却出现对其作用过分夸大的倾向,以至有的医生独凭脉诊断病,并以此作为医术高明的标志。

《后汉书·郭玉传》有这样一段记载  :“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乃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日:‘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不管其记载是否确有其事,都反映了人们以脉诊为神的心理。

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医案中多有体现,兹举清末太医院使赵文魁的医案如下:“十月初二日,赵文魁请得端康皇贵太妃脉息: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头微浮。肝经有热,感受风凉,以致头闷肢倦,中气欠调。今拟化风清肝调中之法调理。”很明显,“头闷肢倦,中气欠调”,是由“肝经有热,感受风凉”判断而来;而“肝经有热,感受风凉”之证候,又是由“左关弦而近数,右寸关微浮”断定。在赵文魁诸医案中,又分别记载了他“请得淑妃脉息”、“请得皇后脉息”、“诊得平格脉息”等,可见这位御医给这些身份特殊的皇族女子看病,恐怕既不能问,更不能望,只能凭脉断病。

不仅是特殊医患关系中存在这种情况,医生凭脉断病,在普通的诊治过程中,也极为普遍。近年颇具影响的《思考中医》一书,也间接涉及这样的例子,刘力红先生  在述及成都名医“田八味”治病特点时说:“田老之临证尤精脉诊,因为应诊者极多,日看三四百,故常无暇问病,而多以脉断之。有是脉则定是证,而用是方,临床疗效极佳。”

不仅是医书,其他的文献对此类情况也有涉及。比如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写实之作的《红楼梦》,在对医生诊病细致入微的描述中,也对此有所反映。《红楼梦》第十回讲张太医给秦可卿诊病一段是这样写的  :“到了贾蓉居室,见了秦氏,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贾蓉道:‘正是,请先生坐下,让我把贱内的病说一说再看脉如何?’那先生道:‘依小弟的意思,竞先看过脉再说的为是。我是初造尊府的,本也不晓得什么……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再将这些日子的病势讲一讲,大家勘酌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大爷再定夺。”张太医下面对秦氏脉象的分析,也的确非常准确,以至“旁边一个贴身伏侍的婆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

2.法当四诊合参

虽然有的医生的确经验丰富,能够凭脉断病。但是究其根本,这既不符合中医诊法的原则,更不利于临证准确判断病情。故众多有识之士均对此提出批评。

《素问·征四失论》川曰:“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临证只有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等各种情况,才可以诊病。否则仓促之间,凭脉妄断病名,非良工之所为,新经络公众号提示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曰:“奈何常人拱默而令切脉,以谓能知病否……医者不可不审其病源,而主家亦不可不说其病源,”对医患双方均提出要求,不能仅凭脉而断病。

汪机认为“苟不兼之以望、闻、问,而欲得知其为何病,吾谓戛戛乎其难矣”,“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也”,临床医生应以此为借鉴。

李中梓《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讨论医患关系时提出  :“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

陈修园针对临证夸大脉诊作用,发出以下感慨  :“脉之为道最为微渺而难知也。方书论脉愈详而指下愈乱,何苦张大其言,以人命为戏乎?

不仅是医著中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作为“医学爱好者”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结合自己的求医经历,也对此有中肯的评述。《东坡杂记》云   :“脉之难明,古今所病也……而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医……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

当代的有识之士也提出  :脉诊固然重要,但并未达到可以取代其他诊查手段的程度。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用科学理智的心态看待脉诊。

3.临证权宜之计

虽然中医医生们都将四诊合参作为诊断的基本原则,现在更有许多中医常常借助现代的诊断技术。但由于以中医脉诊为神的求医心理在民间广泛存在,作为中医尤其是年轻的中医,又往往会遇见类似的患者:他们不肯向医生说明病情,把手一伸,让医生通过脉诊来说出他们的病痛。说得对,便以为是好医生而信任有加;说得不对,顿时心存疑虑,不能保证良好的医患互动。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加强对患者的医疗教育,克服不正确的求医心理。作为医生,尤其不能故弄玄虚而误导患者。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确实问诊不及,则可采取一些权宜之计。《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日:“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天下医生诊脉的水平,没有哪个敢言超过扁鹊。扁鹊诊病时,“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一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扁鹊可望而知病,不过以诊脉为名义罢了。如此则神奇如扁鹊,亦以凭脉断病为临床权宜之计。

今人固然无法做到传说中扁鹊那样,具有特异功能,望而即知其病,然亦有方法可以遵循。首先要结合望、闻所得的信息,观察其神、色、形、态及舌象,闻其气味声息,与所切脉象参合。

必要时,可参合脉诊以外的其他切诊方法。另外,患者不想直接道出自己的病情,对其他方面的问询,则未必不予配合。脉诊之先,不妨于不经意间,漫不经心地和他()闲聊,通过其年龄、职业(通常在病历本的首页标明,然工作性质、特点等,尚须进一步问知)、个人生活史、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在对病情判断时,进行参考。这样做,又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之愿意与医生进行交流。同时中医治病强调以人为本,治疗个体化,也有这方面的要求。

另外,多数患者并非不愿意向医生交待病情,不过是“试医以脉”。这种情况下,医生常常只要能够在患者未说之前,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主证或者个别症状,就打开了医患沟通之门。所以不必等到脉诊结束后,再全部道出通过切、望、闻等判断的信息。而应在切脉之时,即积极地向患者反馈脉象的特点,并与患者交流,询问其是否有相应的症状。如有,则提示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同一证候往往有固定的症状群要素,举一则可以反三;如没有,亦不要气馁,或及时调整辨证思路,或再就该证候常见的其他症状进行问询。即使同一脉象,也有不同的主病。如滑脉既主痰饮、气滞等实证,又主妊娠;紧脉多主寒证、痛证,又主宿食。新经络公众号提示临证之时,诊得相应脉象,一方面可结合望、闻等诊法判断所主证候,另一方面,如证候不明显,也可向患者详细解释该脉象所主不同证候的不同临床表现,患者见你胸有成竹,娓娓道来,如所言诸证又与他()的某些症状相契合(这种把握应该是相当大的),则常常疑虑之心顿消而与医生畅所欲言。

临证权宜之计,绝非如一些江湖游医所为,偷梁换柱,混淆视听,而是对医生的理论水平和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熟知中医望、闻、问、切各种诊法所主病证,一味胡乱猜测甚至强辞夺理。则非我辈所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