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变不离其宗,熟记中医方剂之间的关系与演变

  平凡的人 2020-04-02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

了解方剂间的关系,也是记忆和研究方剂必不可少的一环,故我们现举几个基础方演变,对学好中医内科学会有帮助的。为使表达清晰,文中的'加、减、等于'等词,一律分别用'+、一、='符号表示。

一. 麻黄汤

组方: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1.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白术


2. 麻杏苡甘汤=麻黄汤-桂枝+薏苡仁


3. 麻杏石甘汤=麻黄汤-桂枝+石膏
(1) 越婢汤=麻杏石甘汤-杏仁+生姜、大枣
(2) 大青龙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生姜、大枣


4. 三拗汤=麻黄汤-桂枝
(1) 华盖散=三拗汤+陈皮、桑皮、苏子、茯苓
(2) 冷哮丸=三拗汤+南星、细辛、白矾、猪牙皂、生姜、半夏、乌头、款冬花、紫苑、川椒
(3) 定喘汤=三拗汤+桑皮、半夏、款冬花、苏子、黄苓、白果

二、桂枝汤


组方: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1.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2. 葛根汤=桂枝汤+葛根、麻黄


3. 黄芪桂校五物汤=桂枝汤-甘草+黄芪


4. 小青龙汤=桂枝汤-生姜、大枣+干姜、细辛、麻黄、半夏、五味子


5. 再造散=桂枝汤+人参、黄芪、附子、川芎、细辛、防风、羌活


6.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大枣+知母、防风、白术、附子


7.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当归、细辛、通草
 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生姜、吴茱萸


8. 小建中汤=桂枝汤+饴糖

(1) 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
(2) 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当归

三、葱豉汤

组方:葱白、香豉


1. 辛温解表法=葱豉汤+防风、桔梗、杏仁、陈皮


2. 葱豉桔梗汤=葱豉汤+竹叶、连翘、栀子、薄荷、甘草


3. 加减葳蕤汤=葱豉汤+葳蕤、白薇、甘草、葱白、香豉、薄荷、桔梗、大枣

四、香苏散


组方:香附、紫苏、陈皮、甘草


1. 香苏葱豉汤=香苏散+葱豉汤


2. 加味香苏散=香苏散+荆芥、防风、秦艽、蔓荆子、川芎、生姜


3. 天香正气散=香苏散-甘草+干姜、乌药

五、败毒散


组方:前胡、羌活、独活、柴胡、枳壳、人参、桔梗、川芎、生姜、薄荷、甘草、茯苓《小儿药证直诀》


1. 活人败毒散=败毒散-薄荷

2. 仓廪汤=败毒散+陈仓米

3. 荆防败毒散=败毒散-人参、生姜、薄荷+荆芥、防风。
(1) 银翘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
(2) 硝黄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芒硝、大黄

六、大承气汤


组方: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1.黄龙汤=大承气汤+人参、当归、甘草

2. 三一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实+当归、甘草

3.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芒硝

(1) 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重用厚朴
(2) 厚朴七物汤=小承气汤+桂枝汤-芍药
(3) 麻仁丸=小承气汤+麻仁、杏仁、芍药、白蜜
(4) 承气养营汤=小承气汤+四物汤-川芎+知母


4.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枳实、厚朴+甘草

(1) 凉膈散=调胃承气汤+竹叶、连翘、栀子、薄荷、黄芩
(2) 增液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汤-甘草
(3) 新加黄龙汤=调胃承气汤+人参、当归、姜汁、海参
(4) 玉烛散=调胃承气汤+四物汤
(5) 导赤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甘草+黄连、黄柏、生地黄、赤芍

七、小柴胡汤


组方:柴胡、黄苓、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1. 柴胡陷胸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大枣+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


2.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大黄、枳实、芍药

3. 柴胡枳桔汤:小柴胡汤-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枳壳、桔梗

4. 清脾饮:小柴胡汤-人参、大枣+草果仁、厚朴、青皮、白术、茯苓
  

5. 柴平汤=小柴胡汤+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八、芍药甘草汤
  

组方:芍药、甘草
  

1. 四逆散=芍药甘草汤+柴胡、枳实
(1)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陈皮(一方无陈皮)
(2) 柴胡疏肝饮=柴胡疏肝散+青皮
  

2.逍遥散=芍药甘草汤+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生姜、薄荷
(1) 黑逍遥散:逍遥散+熟地黄
(2)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牡丹皮、栀子
  

九、半夏泻心汤

组方:半夏、甘草、人参、生姜、黄芩、黄连、大枣

1.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
  

2.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重用甘草(一方无人参)
  

3.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黄芩+桂枝

十、白虎汤


组方:知母、石膏、粳米、甘草


1.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

2.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桂枝


3. 白虎加苍术汤=白虎汤+苍术

4. 化斑汤=白虎汤+玄参、犀角
  

5.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知母+竹叶、人参、半夏、麦冬
  

十一、香薷散(三物香薷饮)


组方:香薷、厚朴、扁豆

1. 新加香薷饮=香薷散+金银花、连翘
  

2. 黄连香薷饮:香薷散-扁豆(一方有扁豆、甘草)+黄连
  

3. 四味香薷饮=香薷散+黄连
  

4. 五物香薷饮=香薷散+获苓、甘草
  

5.六味香薷饮=五物香薷饮+木瓜
   

6.十味香薷饮=六味香薷饮+人参、黄芪、白术、陈皮

十二、六一散


组方:滑石、甘草


1. 益元散=六一散+辰砂

2. 碧玉散=六一散+青黛

3. 鸡苏散=六一散+薄荷
  

4. 玉泉散=六一散+寒水石
  

十三、理中汤


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1. 四君子汤=理中汤-干姜+茯苓
  

2. 枳实消痞丸=理中汤+四君子汤、枳实、厚朴、半夏、麦芽
  

3. 桂枝人参汤=理中汤+桂枝
  

4. 砂半理中汤=理中汤+砂仁、半夏
  

5. 丁萸理中汤=理中汤+丁香、吴茱萸

6. 附子理中汤=理中汤+附子
  

7. 桂附理中汤=理中汤+附子、桂枝
  

8. 连理汤=理中汤+黄连
  

9. 理苓汤=理中汤+五苓散
   

 十四、四逆汤


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1. 通脉四逆汤=四逆汤重用附子、干姜
  

2. 白通汤=四逆汤-甘草+葱白
  

3.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人参
(1) 四味回阳饮=四逆加人参汤
(2) 六味回阳饮=四味回阳饮+熟地黄、白术
(3) 千金温脾汤=四逆加人参汤+大黄(一方为四逆加人参
  

4. 汤+当归、芒硝;一方为四逆加人参汤-甘草+桂心)
  

5. 回阳救急汤=四逆汤+六君子汤、肉桂、麝香、五味子
  

6. 浆水散=四逆汤+肉桂、半夏、高良姜
   

7.《本事方》温脾汤=四逆汤+厚朴、大黄、桂心
  

8. 实脾饮=四逆汤+白术、生姜、木香、槟榔、厚朴、草果仁、木瓜、大枣、茯苓
   

十五、四君子汤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1. 六神散=四君子汤+黄芪、扁豆(或黄芪、枳实)

2. 异功散=四君子汤+陈皮
  

3. 参苓白术散=异功散+薏苡仁、山药、莲米、扁豆、砂仁、桔梗
  

4. 归脾汤=四君子汤+黄芪、当归、桂圆肉、远志、酸枣仁、木香
  

5.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1) 柴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柴胡、白芍
(2) 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木香、砂仁
(3) 健脾丸=香砂六君子汤-半夏+山楂、神曲、麦芽、山药、肉豆蔻、黄连
  

6. 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
   

十六、四物汤


组方: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

1. 圣愈汤=四物汤+黄芪、人参
  

2. 胶艾汤=四物汤+阿胶、艾叶
  

3. 地骨皮饮=四物汤+地骨皮、牡丹皮
  

4. 芩连四物汤=四物汤+黄芩、黄连
  

5. 玉烛散=四物汤+调胃承气汤
  

6.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
(1) 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熟地黄+地龙、黄芪
(2) 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桔梗、牛膝
(3) 膈下逐瘀汤=挑红四物汤-熟地黄+延胡索、五灵脂、牡丹皮、枳壳、香附、甘草、乌药
  

7. 八珍汤=四物汤+四君子汤
   

十七、八珍汤


组方:四君子汤+四物汤


1. 八珍益母丸=八珍汤+益母草

2. 薯蓣丸=八珍汤+桂枝汤-生姜+干姜、豆卷、神曲、阿胶、麦冬、柴胡、防风、白薇、杏仁、桔梗
  

3. 独活寄生汤=八珍汤-白术+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杜仲、牛膝、桂心
   

4. 三痹汤=独活寄生汤-桑寄生+黄芪、续断
  

5. 十全大补汤=八珍汤+黄芪、肉桂
(1) 人参养营丸=十全大补汤-川芎+陈皮、五味子、远志
(2) 泰山磐石散=十全大补汤-肉桂+续断、砂仁、糯米、黄芩
   

十八、炙甘草汤


又名复脉汤

组方:炙甘草、麻仁、大枣、生姜、桂枝、生地黄、人参、阿胶、麦冬、白酒

1. 加减复脉汤=炙甘草汤-人参、大枣、生姜、桂枝、白酒+白芍
  

2. 大定风珠=加减复脉汤+牡蛎、鳖甲、龟板、鸡子黄、五味子
  

3. 一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麻仁+牡蛎
  

4. 二甲复脉汤=一甲复脉汤+鳖甲
  

5. 三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龟板
  

十九、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
  

1.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2.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
  

3. 归芍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
  

4. 参麦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人参、麦冬
  

5. 七味都气丸=六味地黄丸+五味子
  

6. 八仙长寿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麦冬
  

7. 左归丸=六昧地黄丸-茯苓、泽泻、牡丹皮+菟丝子、枸杞、牛膝、鹿胶、龟胶左归饮=六味地黄丸-泽泻、牡丹皮+枸杞、甘草
  

8. 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肉桂、附子
(1) 济生肾气丸=肾气丸+车前子、牛膝
(2) 右归丸=肾气丸-茯苓、泽泻、牡丹皮+菟丝子、枸杞、鹿胶、杜仲、当归
(3) 右归饮=肾气丸-茯苓、泽泻、牡丹皮+枸杞、杜仲、甘草
(4) 十味地黄丸=肾气丸+白芍、玄参
(5) 十补丸=肾气丸+鹿茸、五味子

二十、四磨饮


组方:人参、槟榔、沉香、乌药


1. 五磨饮子=四磨饮-人参+木香、枳壳
  

2. 六磨饮=四磨饮+木香、枳实
  

3. 六磨汤=五磨饮子+大黄

二十一、平胃散


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1. 不换金正气散=平胃散+藿香、半夏
 

2. 柴平汤==小柴胡汤+平胃散
  

3. 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
  

4. 平陈汤=平胃散+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5. 藿香正气散=平陈汤-苍术+白术、藿香、紫苏、桔梗、白芷、大腹皮
    

二十二、二妙散


组方:苍术、黄柏


1. 三妙散(丸)=二妙散+牛膝
  四妙丸=三妙散(丸)+薏苡仁
  

2. 加味二妙丸(散)=三妙散(丸)+当归尾、防己、卑薢、龟板
 

二十三、五苓散


组方:茯苓、白术、泽泻、猪苓、桂枝


1. 四苓散=五苓散-桂枝
  

2. 春泽汤=五苓散+人参
  

3.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茵陈
  

4. 茵陈四苓散=五苓散-桂枝+茵陈
  

5. 胃苓汤=五苓散+平胃散
  

6. 理苓汤=五苓散+理中汤

二十四、二陈汤


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1. 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白术+天麻
  

2. 二术二陈汤=二陈汤+白术、苍术
  

3. 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当归、熟地黄
  

4. 保和丸=二陈汤-甘草+山楂、神曲、莱菔子、连翘
  

5. 六君子汤=二陈汤+四君子汤
  

6. 平陈汤=二陈汤+平胃散
  

7. 导痰汤=二陈汤+枳实、天南星
   

8. 清气化痰汤=导痰汤-甘草+黄芩、瓜蒌、杏仁、大枣、姜汁
  

9. 枳桔二陈汤=二陈汤+枳壳、桔梗
(1) 杏苏散=枳桔二陈汤+杏仁、紫苏、前胡、生姜、大枣
(2) 参苏散=杏苏散-杏仁+干葛、木香、人参
  

10. 温胞汤=二陈汤+竹茹、枳实
(1) 蒿芩清胆汤=温胆汤+青蒿、黄芩、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2)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
(3) 十味温胆汤=温胆汤-竹茹+人参、熟地黄、五味子、枣仁、远志
(4) 竹茹汤=温胆汤-茯苓、枳实+栀子、枇杷叶、生姜、大枣
(5) 高枕无忧散=温胆汤+石膏、麦冬、人参、龙眼肉

11. 涤痰汤=导痰汤+温胆汤、人参、菖蒲

文源:医品阁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