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募:玩转大中华地区社会创新,等你一同探讨城市共生 | 联合传播

 乐康居 2020-04-02

项目关键词

社会创新 X 城市共生

台湾、香港、深圳

桌面研究(desk research)、案例对比

项目地点:全程线上

项目时间: 2020年4月7日-2020年4月15日

报名时间:截止2020年4月7日12:00 北京时间

大中华地区的社会创新

城市共生专题云调研

开始招募啦

01

项目背景



何谓“社会创新”

全球和区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加剧解决社会问题的挑战性,也客观否定了过去单一的问题解决方案。正如我们所知,社会创新的目标就是回应社会问题,并满足社会需求,提升人的生活幸福

      社会创新是能有效解决社会需要的新方法。社会创新的过程包括识别社会需要、研究新的解决方案、评估效益及扩大规模(European Commission, 2013)


何谓“城市共生”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中,不仅有满足居住和办公功能的住宅与写字楼,更有各种类型或原生或人为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如阴阳密契般地穿梭交织,让城市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光怪陆离。

空间因人的存在而充斥各种人文气息,人因空间而彼此相遇互动,在这样的城市空间中,无论是人们彼此之间,还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都要面对一种共生的关系。

      共生的基础在于城市提供的巨大的物理空间以及在此空间内构建的人类社会,而无论物理空间还是人类社会,又在彼此的冲突、纠结和依存中不断生长,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个庞大系统中独特的存在,这存在正如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作,对于共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02

项目简介



本次社会创新云调研选取大中华地区的台湾都市社区总体营造、深圳国际环保组织城中村绿色屋顶改造、香港街坊带路社企为研究对象,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视角,通过不同案例间对比,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对社会创新背景下城市共生专题进行对比学习桌面研究(desk research)、要点汲取,调研观察,信息收集,提出问题,并对其加以解决和分析都是本次云调研的基本要素。


03

课程设置思路



目标导向

  • 促进大中华地区青年及青少年对社会创新议题下城市共生专题的分享、交流

  • 通过此云调研项目达到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城市共生专题的深入理解与学习

  • 提升对社会创新议题的整体认知和自身创新精神

  • 为留学、考研、自主招生有背景提升需求的学生提供平台


问题导向

  • 两岸三地城市共生的发展环境、特点及现状怎么样?

  • 两岸三地城市共生专题下实施的背景、模式有何不同?

  • 两岸三地城市共生案例遇到哪些困难?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 社区不同持份者(居民、机构等)在两岸三地城市共生中扮演着哪些不同的角色?效果如何?


结果导向

  • 跟随教授学习具有实操性的田野调查方法并运用到实践

  • 运用桌面研究(desk research)、远程田野调查(remote field trip)、观察法(observation)等完成一篇Report

  • 通过具有实操性的专业调研方法学习,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下的机构参与社会创新的案例,全面提升专业背景知识及知识水平

04

项目亮点/收获



线上直播课与采访

在线软件突破空间限制,与导师实时互动,与项目地负责人直接沟通,支持课后回放。不出家门,体验境内外导师课堂,节省时间与费用。 


实践案例丰富

秉持无实践案例不授课之原则,不同地区、学科背景的云调研项目地导师团队都开展了探索城市共生的丰富实践项目,并各自形成了特色与可借鉴的模式。


软实力提升

培养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提升社会创新意识,学会批判性思维,学术文章的写作、项目设计等。


高含金量项目证书

获得一份由香港中文大学校友慈善基金会伙伴机构未圆湖社企、RELOOK、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的大中华地区青年交流中心等境内外多家单位联合颁发的纸质版证书

05

调研地选择



台湾:人造社区、社区造人、人城共生

“为什么社区营造相对要温和?

因为它先天就有着幸福的样子。”

--云调研项目导师台湾社区重建协会理事长卢思岳

目前,在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是一个流行语,已成社会主流。由民间自发发起的以社区为焦点,涵盖社区的各个面向,且目标在经营、创造社区,因此全称为“社区总体营造”,简称为“社造”,是在台湾地区相当流行的一个概念,不少高校开设了“社区营造”的相关课程,并且有一大批关注社区营造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社区营造总体目标不只是在于营造一些实质环境,最重要的是在于建立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意识。换句话说,社区总体营造不仅是在营造社区,更是在营造一个新文化、一个新人。既强调打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健康社区”,也强调“社区主义”,认为培养社区自己的营造人才、让社区自己来营造是最关键的。

      你将:

1、了解台湾地区城市社区总体营造的思路与操作模式

2、通过不同城市社区营造的案例提升对台湾地区不同类型社区营造的认知水平

3、思考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地区社区营造与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相同与不同


香港:繁华背后、社会企业、社区文化

社企发展

社会创新在香港是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政策的支持、机构的参与、民间有心人的协助让这股浪潮不断成为改变社会的催化剂。香港的社企发展亦走过十余年的历程,截至2017年年底,社联社会企业商务中心统计,全港有654间社会企业单位。向香港的社会创新学习经验亦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养分用于未来的实践。 

在社会组织服务专业度极高的香港,基于社区文化的社会创新是重要议题,利用社区文化推动社区社会创新,不仅仅需要对社区议题的深刻了解,更需要链接社区中不同的资源和相关方。

在地人情与社区文化中的创新

其中,社区导赏是探索社区多元面貌的重要手法。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讲解,背资料的传达方式,连结每个人- 自己社区由自己导赏正是【街坊带路】的特别所在。讲社区活生生的生命故事—— 先以田野考察角度,跟街坊访谈,再设计真实、有血有肉的导赏团,呈现街坊人生与社区交织的图画。透过社区故事中传达社区文化,让社会创新的力量感染到社区中的每一个元素

      你将:

1. 了解香港社会企业的发展和未来面向

2. 感受一个跨界别社区设计团队,以人为本的社会创新方法论

3. 从社区文化激活社区参与中探索城市社会创新的新思路

香港云导赏抢先看


你将跟随【街坊带路】进入香港老区深水埗。

(图为大南街,《攻壳机动队》(2017)拍摄地)

这里是香港首几个发展的区域之一,经历过大火、牌档、轻工业发展、电子零售业兴旺,每项发展,都为深水埗留下独特的印记。每条街、每个人、每幢建筑,都有触动人心的故事,小小深水埗,如一个小城市,记载种种大事。

你将跟随导赏认识当区文史、走访地在小店、代入社区角色、进行社区探索,在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社区访谈从而聆听社区故事 。


深圳:自然重塑、城市改造、生态社区

“深圳之所以能够如此爆炸性地增长,是因为其人口的增长,与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同时进行,但大多数来到这个城市的移民都住在村民建造的出租房中。”

毫不夸张地说,在为普通劳动力提供廉价经济适用房方面,城市村庄是促进深圳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副主任杜娟在英国《金融时报》所述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从1980年一个仅6万人口的省级渔村发展至今,近20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中村”更是独特城市发展背景下的产物,代表深圳的过去和现在。

如何处理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的大难题。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其中一半地区以城市更新的名义被拆除,对城中村的探索和争论从未停息。

”渐进式局部改造“作为一种创新改造路径被提出。

深圳最值钱城中村-岗厦村

曾经一夜诞生10个亿万富翁的岗厦村亦被成为深圳最值钱的城中村,地处CBD核心地带,是福田中心区唯一城中村。岗厦村本村居民几乎全部姓文,他们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第二十六代后裔。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残留的岗厦村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何去何从、争议不断。

城中村的绿色改造尝试

作为城中村改造之路的典范,从城市生态保护出发,有这么一个神秘的空间:一个屋顶绿色雨水花园

这种改造不仅增强了建筑消纳雨水的能力,还为居民提供了聚集、表演的社会空间。在地少、雨水多的深圳,在用地面的狭窄、建筑布局紧凑的城中村,这种改造不仅仅推动城市生态绿色的社会参与,更是城市共生背景下城中村渐进式局部改造的社会创新典范

      你将:

1. 发现深圳另一面,了解深圳城中村的概况与局部

2. 走近最富城中村中的自然改造案例,深入了解一个城市生态x社会创新的实施过程

3. 探寻基于城市生态创新改造的更多可能性

06

项目日程


07

项目导师


项目导师

温士贤 教授

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山大学,获法学学士、民族学硕士、民族学博士学位。2016.9-2018.11,在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12至今,任职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山地民族生计转型、少数民族人口迁徙、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出版专著1部,在《民族研究》、《开放时代》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  家民委科研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项目导师

卢思岳 理事长

台湾社区重建协会创会理事长,社团法人台湾社造联盟 第五、六届理事长,吾乡工作坊股份有限公司营运总监。

台湾嘉义人,现居台中市,是台湾社区营造领域重要的理论阐述者与社会实践家。曾任中华文化总会副秘书长、中国时报<观念平台>/台湾日报<非台北观点>专栏作家、台湾九二一震灾民间重建贡献奖得奖人、汇丰银行中国社区建设计划顾问、清华大学社区营造研究中心-社会组织培训班/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社区营造学程/香港明爱国际会议、工作坊讲师等。

具备二十年以上的社区营造培训、辅导之丰富经验,近十几年来更着力于台湾基层社区营造之组织、串连及两岸三地社区治理之交流、合作。

项目导师

谭健乐 社会创业家

社会创业家及创新顾问

· 专注为政府部门、企业、非牟利机构及创业团队提供 社会创新培训及顾问服务

· “街坊带路”项目创办人 (香港社会企业挑战赛亚军)

· 获社区投资共享基金及伙伴倡自强社区协作计划支持

· 携手扶弱基金谘询委员会委员(透过青年委员自荐计划)

· 曾义务担任民政事务处深水埗区青年活动委员会委员 及拓展公共空间智库项目经理

项目导师

张薰予 项目官员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硕士,曾在政府规划部门、基金会及高校任职,参与多个生态环境研究项目,目前任职于国际环境保护NGO,负责深圳在地社区项目。

08

项目报名



目标学员:无任何年龄、专业限制

初高中生;需要完成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有背景提升需求的同学们;

大学生:需要完成社会实践,有进一步深造计划的同学们;

职场人士:从事相关工作,有自我提升计划的伙伴们;

不管出于何种需求,只要你对社会创新,城市共生,公益组织,社区营造,两岸三地等议题感兴趣,想利用闲暇时间为自己充电,进行自我增值,这个项目都会让你收获满满~


项目地点:全程线上


项目时间:2020年4月7日-2020年4月15日


报名时间:截止2020年4月7日12:00 北京时间


项目费用:原价699元

                       单人购买499元(三人拼团3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