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闻博览】批判性思维该如何从小培养?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4-02

     转眼快到四月,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发展,大家紧绷的神经也慢慢舒缓,这个春天对很多人来说经历的不仅是一场疫情,同时也是一次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的重塑。从疫情之初四起的谣言,到让人哭笑不得的“我迫不及待想要和病毒一起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疫情宅家的这段时间正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增强科学意识的好机会!把家庭变成“科学实验室”,激发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一起来看看吧!

批判性思维多重要?

一、针对孩子,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对于孩子可以做到的批判性思维,大致有以下几点要求:

分清事实和观点

判断事实的真和假

判断观点的对与错

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解决问题获得启发

二、孩子还小,是否有必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会孩子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逻辑分析、理论和评估,最终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孩子在社会发展领域需要拥有的能力。

      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大人不同,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简单辨别信息的类别、真假,不盲从和轻信别人,不出现盲目崇拜或排斥,意气用事的情况。

三、缺失批判性思维,对孩子有怎样的影响?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没有基本的辑思维能力,很容易被汹涌的信息流所裹挟,产生错误的判断,甚至发生“双黄莲蓉月饼”的“悲剧”。所以,当孩子对一些情况提出自己的质疑时,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种子在萌芽,这时候,尤其需要大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0-6岁是孩子迅速吸收知识、学习技能的年龄段,这段期间里,孩子用他们的所有感官在学习和模仿周围发生的事物,比如学习走路,说话,握笔……但除了这些生活必备技能之外,在思想层面,思维方面的各种能力也必须开始注意引导。

1、分清事实和观点

事实是客观描述,不会因为个人的想法而改变,比如一周有七天, 而观点就是主观的想法,它的存在依赖于人,比如“我最喜欢礼拜天”。而很多人往往容易把观点当成事实,这也影响了人们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判断事实的真与假

         我们看到的事实受很多局限,因此事实也有真有假,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验证。比如,同一条裙子,有些人可能觉得是白金色,有些人可能认为是蓝黑色。白金和蓝黑,是对颜色的客观描述,都是事实。其中肯定有一个真,一个假,我们只要通过更多的信息,来验证就可以,比如找到拍照片的人去确认。

3、判断观点的对与错

         当我们判断对错的时候,如果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以疫情期间乡村硬核封路为例,家长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孩子理解观点。如“把路封起来,外面的人进不来,病毒也进不来。封路好吗?”“封路以后,村民们没办法做生意了,蔬菜都坏在了地里。封路好吗?”

4、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结论就是通过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推论,得出总结性的判断,掌握的信息越多,结论就会越准确。通过信息推导结论时,孩子得出什么结论都可以,然后家长再和TA一起去验证结论。例如,孩子得出疫情期间封路是好的,是对的,家长就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信息,如新闻报道、具体数据等,来验证孩子的结论是否正确。

5、解决问题获得启发

         验证结论后,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家长可以提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问题,启发孩子继续思考,引导TA不断提出方案,完善方案。需要注意,这个阶段没有标准答案,孩子可能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尽量鼓励他们提出来。

         生活即教育,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可落实在平时的亲子沟通中。

         首先,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多提问。在疫情期间,有些人打着钟南山院士的名义,编造预防新型肺炎的措施,比如用盐水漱口,用醋熏,喝板蓝根等。遇到类似言论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提问“这是谁说的?”“他在这个领域是否具有权威性?”“这些方法确定是他的提出的吗?”

         再者,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面对孩子关注的东西,应尽量客观真实地解释,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随便敷衍,甚至嘲笑。

         最后,要积极询问孩子想法。当孩子问爸爸妈妈问题时,爸爸妈妈可以反问宝贝:“你有什么想法?你认为这里到底是为什么?” 或者说:“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要不断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只要是孩子自己思考的,就算是错误答案也没关系。当孩子说出非常可笑的回答,也不要马上否定,而是说“这个很有意思”,然后继续讨论。

动动小脑筋,试试思与辩

游戏1:这是真的吗?

游戏玩法:

场景1:宝宝在玩娃娃家,哄娃娃睡觉,我们可以提问:“每个人都要睡觉,这是真的吗?”场景2:宝宝在家里看窗外,我们可以提问:“所有的小鸟都会飞,这是真的吗?”

  把真真假假的问题搭配着问,对于真的问题,可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人在睡觉的?”然后倾听宝宝的回答,比如他们会说,“头靠在枕头上眼睛闭起来就是在睡觉”。

游戏分析:

     “这是真的吗”,这个提问就是在帮助孩子养成对证据真假的质疑。而后面追问的问题,是在锻炼孩子的推导能力。一开始玩这样的游戏,不要过于纠结于孩子的答案是否完美,多鼓励孩子的思考过程。这类游戏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开始形成这样的思考模式,而不是灌输标准答案(事实上也并没有标准答案)。

      这个思考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开端,质疑和评判真实性,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支持自己的判断。

游戏2猜猜是什么?

游戏玩法:准备一些常见的事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让孩子猜测。比如“斑马”,在猜测过程中,逐步提供线索,“这是个动物,我们不能够吃的” “它身上有两种颜色”等等。在每次猜对时,追加问题,如“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鼓励孩子逐步分析,缩小范围,最终锁定正确答案。

游戏分析:

      这个游戏锻炼的是孩子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推导的能力,从每个看似分散的信息中可以推断出自己的结论。这其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讨论,比如“斑马不能吃吗?”这时就给了孩子提出质疑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游戏3:好主意和坏主意

游戏玩法:2岁以后的孩子都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我们不妨在这些游戏的基础上加一点“料”。

      爸爸妈妈们可以与宝宝进行角色扮演,演到关键处,让他们猜测一下心中的结局是什么;之后再把情景演完,让宝宝评价这样做,是好主意还是坏主意。

    “今天是双休日,小花猫一个人在家,它好无聊的。这时,它看到了书架上放着别人的手工作品,你猜小花猫会做什么?”(宝宝猜测,小花猫会把手工撕坏)。

      我们可以顺着宝宝提出的思路演下去,也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思路。“小花猫走到了手工作品旁边,想要用爪子碰作品,想了一下后,又把爪子收了回来。自己重新拿出一张纸,做一个自己的手工。你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吗?”

游戏分析:

      这个游戏是在锻炼孩子学会评价观点,孩子可能会说出很有意思的想法,鼓励他们提出来,要记得,我们不需要设置标准答案。只需要在他们的想法十分不合理的时候,进行攻破,来让孩子自己来修缮自己的方案。

图/网络

   责编/冼嘉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