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1566终结篇:高学历的太监群体

 胡里胡涂老头子 2020-04-03
一说到太监,大家都会鄙视。因为男人不举已经抬不起头了,如果直接没了,那岂不是像北大图书馆前的石狮子一样,大势已去。但是偏偏中国古代又有宦官干政的传统,越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宦官干政越是厉害。这倒不是咱们汉人对太监有什么偏好,只是太监是皇权的衍生品,太监干政是皇权为了对抗外戚、权臣、藩镇等势力的自然结果。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之所以不流行宦官,并没有什么先进性,只是因为异族统治,本身就是对官僚队伍的监察抵制力量。而本民族建立的王朝,没法正大光明的侮辱官僚队伍。(这就像崇祯无法拷打百官掠取财富,那是他的执政基础;李自成、满清掠取官绅财富却没有心理压力)

(北京西山著名寺院法海寺就是太监李童所造,宫廷画师为之作,技法精湛,富丽堂皇,法相庄严,狮子、虎豹活灵活现,人物描绘霓裳羽衣,风吹仙袂,非宫廷名手不能为之,15世界初世界上最优美的壁画之一)

虽然都是宦官干政,大明朝的宦官队伍却有自己独特的面貌。汉代宦官起源与皇权与外戚的权力斗争,唐代宦官起源于皇帝对藩镇和节度使的制衡,随后这些宦官反客为主,废立皇帝如同儿戏;但是明朝宦官从来没有废立皇帝的能力,始终是皇权的有力工具。大明两京十三省,统治接近300年,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几个出名的太监,也没有实质性控制皇权。电视剧中宦官似乎涌现出了很多武林高手,这是宦官兼管东厂导致的错误印象,实际上跟大家印象相反,明代宦官往往是以读书人的面貌出现,文质彬彬,清流文人,才是宦官的外在形象。相对于历朝历代的条件,明代太监的学历算是最高的,而且这是一个制度化的因素在里头。在内廷设有内书堂,从明宣宗开始,专门挑选年轻、聪明的宦官上学,年龄10岁左右,每年有两三百人入学,请内阁大学士教授他们读书识字,从小培养,逐渐建立了高学历的太监队伍。他们读的书有四书五经、百家姓、千字文、贞观政要、文献通考、三国演义等。从内书堂出来的太监,就不用干苦力活了,以后差的去当文书,运气好的就逐渐升任司礼监秉笔、掌印太监,这简直是内廷版的科举制度。

陈坤扮演的雨化田,以宪宗朝权宦汪直为原型。汪直跟孝宗生母都来自于大藤峡叛乱中的战俘。明朝皇帝喜欢聪明伶俐的外族小男孩,则汪直很小就成了太监。

明代宦官也有众多衙门,最重要的就是司礼监,等同于外廷的内阁。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若干人,对应内阁的首辅和次辅。为了防止元代宰相军政大权、民政大权集于一身,架空皇权的弊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但永乐、宣德以来又不得不实际上恢复了宰相制度。(除了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谁也扛不住那个工作量)宣德皇帝的三杨辅政,内廷就需要有与之相抗衡的力量,使得皇帝能够减轻工作量的同时,有效掌握朝局。宣德以来内阁掌握票拟权力,司礼监掌握批红权力,使得相权一分为二;但是司礼监要批红,前提是有知识储备,文盲是干不了官僚的活,这也是培养知识化的太监队伍的缘由。刨除对太监性无能的歧视,司礼监为代表的内廷队伍,就是直接服务于皇帝的官僚队伍。本质上跟外朝一样,就是一个统治工具;而且外朝的官僚队伍越兴盛,太监的权力就随之扩大,这种内廷-外廷之间的互动,充分说明皇权为了维护自身权力也是很拼的。
明代对读书人给与了空前的优待,考上秀才就能像公务员一样有编制,见县令可以不跪;考上举人、进士就更不用说了,免税、免徭役的特权,让考取了功名的缙绅家族,能够迅速积累财富。明代中期以来,官员跟商人家族的关系更是如胶似漆,徽商、晋商都培养族中子弟,资助有潜力的官员,长期投资,以期谋取利益。比如宣大总督王崇古家族与晋商,都是官员-商人复合型利益群体;这个群体,既是维护皇权的工具,也给皇权很大的制约。也可以说,拥有免税特权的缙绅阶层,导致自耕农和平民地主的破产,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朝又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要求明朝皇帝有xianzheng意识,那是强人所难),面对官僚阶层的空前强大,皇权不能不有所作为。这时候,作为制衡角色的太监群体,就要登上历史舞台了。明朝太监之中,也有很多著名的“能臣”,比如郑和、安童、汪直、黄锦、冯保、田义、张聪等;也有曹吉祥、魏忠贤、刘瑾、谷大用这些“坏人”,他们都是皇帝意志的体现。
附注:明代太监为老百姓当官提供了一个路子,现在大家爱进体制内,那时候更爱进。但是考试成绩还是南方好,北方那时候考试跟江浙没法比。所以很多太监都是来自河北、陕西等边远地区。(明代时候,这些地方都是边疆)太监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战争俘虏,这是永乐、宣德时期,明朝还在对外开拓,皇帝特别喜欢聪明、伶俐的外族小男孩。(永乐皇帝觉得这么漂亮的小男孩,不做太监可惜了)但随着明朝由盛转衰,由开拓到守成,外国太监越来越少,国产太监后来居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