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的一首诗,语言浅白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年来深受世人喜爱

 纳兰唐儿 2020-04-03

李白的一首诗,语言浅白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年来深受世人喜爱

中国是一个喜欢月亮的民族。月意象在中国文化里有着深厚的情感内涵月意象在魏晋时期只是表示相思、乡愁、离等情感,到了唐代又有所拓展和丰富,包括宫人文士无边的寂寞、失意的悲愁以及诗人对宇宙、人生、历史的哲理思考。

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的历史,三千的诗韵。若没了月和酒,便黯然失色,只有渗入了月和酒,才显得春意盎然,妖娆妩媚,绚丽多姿。

每次月亮阴晴圆缺总会引起文人骚客的浪漫与愁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思乡之月;“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韦庄笔下如月的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亡国之君李煜彻悟的月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欧阳修洒脱不羁的痴情月亮;“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姜冷眼观人生百态,历尽沧桑的月亮;“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英雄岳飞荡气回肠的月亮。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大唐因为有了李白,所以,月亮比任何一个朝代的都显得特别大与妖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的诗雄奇飘逸,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是一座无法超越的珠穆朗玛峰。

在中国无人不晓他,从我们出生咿咿呀呀学语开始,就接触他的诗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他的《静夜思》。这首诗被选入小学教材里,全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才20个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连小朋友都能读懂。

写这首诗时,李白26岁。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抬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意是:明亮的月光洒在上,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层白霜。

月白霜,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

“疑是地上霜”,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夜深人静,庭院萧萧,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寒意。诗人睡眼朦胧地望去,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白色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大意是:头看窗外空中的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乡。

诗人起初误以为是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原来是月色于是情不自禁地,看见一轮明月悬挂在天上浅蓝色的天空是如此明净。此刻,他清醒了,了无睡意

 

月圆人不圆,全是月亮惹的祸,思乡慢慢地袭上诗人的心头,像打翻的墨水一样迅速地在宣纸上扩散开来。浪迹天涯的游子,白天忙忙碌碌没闲暇想别的事情,到了夜深人静时,孤寂容易让人思念亲人以及家乡。何况是月明的秋夜!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的辞藻;语言浅白如话,直叙游子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千百年来深受世人的喜爱

后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里言: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李白虽然离开我们已有1200多年,但他像一轮明月一样永远高高地悬挂在我们的心灵天空!

字数:1465个。2020/1/10 星期五  完稿 

参考资料:

1、孙宏亮,李白《静夜思》考证。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49-250

3、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33-334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唐诗宋词国学千年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易经、文学,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若你喜欢我暖暖的、直扺心灵的文字,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若转发别的平台,请征求本人同意,并署原作者名字以及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起诉。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