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天寿一一“造化”与“心源”(二)

 lvlitsg 2020-04-03

广告

感悟历史的大智慧

作者:傅绍万

当当
编者按
没有实践,理论就无从产生;没有理论,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在画坛独树一帜的潘天寿,意境和笔墨都很有创造性的大艺术家的创作,其出众的成就与他一向尊重前人的理论很有关系。倘若只知道一些前人的画论而没有辛勤的以至艰苦的劳动,当然不可能成为堪称大艺术家的画家。潘天寿不光是一位大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众的理论家,其理论是辩证法的。今茹昱斋官方微信平台以“艺术搬运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期传播!

李可染  《无限风光在险峰图》

山无云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一一《听天阁画谈随笔》
对物写生,要懂得神字。懂得神字,即能懂得形字,亦即能懂得情字。神与情,画中之灵魂也,得之则活。一一《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  《雨后》

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过去有的人画山水,连山都没有见过,这是一个大缺陷。历史上的大家,都是懂得人情物理的,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强学识修养,体检生活。只有这样,在处理作品的意境上才不会顾此失彼。一一1961年12月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谈创作问题
中国画需要加强写生。一一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作中国画讲座

黄宾虹  《写生稿》

关于中国画的写生,各个画家都有自已的一套办法。如黄宾虹先生很重视写生,在火车上也画写生,火车早已开过去了,他还在画。画成的的东西与对象不一样,他是不管的。石涛周游很多地方,搜集名山奇峰,再回来打草稿。但正稿完成之后,你根本看不出画的什么地方,画的东西与真实景物完全不一样。中国画的写生,不求形的准确,力求变形,加强减弱,是寓意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有着很高的成就。一一1962年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作中国画讲座
中国画很重默写。画家游历山川,有的画速写多,用笔记;有的眼看心记,注重感受,但也要画点速写作为研究。各人习惯不同。这也和绘画风格有关。一一1963年夏在家答学生问写生问题

石涛  《黄山八胜图》之一

风日晴和时,游名山水,看古诗词,读古书画,均足以启无穷画思。一一《听天阁画谈随笔》
观察生活要细致。例如:鸡总是离不开人家。麻雀不同于鸡,但也常常离人家不远,喜欢停在屋檐上或矮树林里。大雁一定在初冬飞来,春天就去了,它经常生活在水中,所以要画芦草。“燕来不过三月三,燕去不过七月七”。如果把燕子画在芦花中就不合时宜、也不合它的生活习性了(芦草是秋天开花的)。荖鹰就不同,它不是侯鸟,一年四季都可以画,但如果同杨柳、桃花配在一起就不协调了,应该配松石,或者画海洋都可以。一一1961年12月在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谈创作问题

齐白石  《墨花公鸡图》

深入生活要观察,要动脑子。细小的地方也要注意。比如岩石下水滴不到的地方不生芸;滴到水但晒不到太阳的地方生的草,与有水有太阳的地方生的草又不相同。一一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作中国画讲座
如果看到的山清清楚楚,一览无余,就没有味道。最好能草木丛生,露水欲滴,云雾缭绕,既迷迷糊糊,又阴沉厚重,这种山就显得是活山,有气韵。所以晓山晚山就很好。山在日光下,看起来清清楚楚,就往往觉得所看的山不高、不远、不灵。一一转引自1962年《东海》杂志十月号

潘天寿  《孤松矮屋老人家》

雷雨前后看山特别好,有云雾,有大风,有时是东边日头西边雨,气候变化剧烈。大雨倾盆之时,虽看不见山了,但却能体会气势。夜里看山能体味山的静寂空阔。一一1965年在莫干山对辑者语
山顶老松,因为土薄风大的关系,生长缓慢,松针稀少,枝干苍老,但最经得起风霜,最坚强。公园里的松树,人工施肥的,看起来很茂盛,针密干直,其实反而比较脆弱。一一作《雷锋品格》一画时对辑者语

您若喜欢,可以点个再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