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懂古诗词?

 学生100分之路 2020-04-03

一、了解古诗词题材分类


🏮二、背诵及练习古诗词注解

🏮三、掌握常见借代词语

🏮四、积累古诗词常见典故

🏮五、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

🏮六、掌握古诗词之考点及其对应知识点






🏮七、知晓诗词常见情感

🏮八、掌握把握诗词情感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何读懂古诗词呢?


简而言之,我认为在知人论世、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悟。

一、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二、享受诗歌之美。

(一)意境美

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和饱含的情感。

(二)音乐美

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和谐动听的音调。

(三)语言美

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诗歌凝烁集中而形象的语言。

(四)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一些古典诗词。

1、节奏———本来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则的强弱,长短现象。诗人则通过构成诗句的词的字数和字的声调来体现诗歌的节奏 ,使诗句出现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显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朗读诗要注意节奏,正确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情:轻松愉快 节奏:明快朗畅

激愤昂扬 急促有力

哀怨悲伤 低沉缓慢

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一般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拍(2/3,2/2/1,2/1/2),七言诗是四三拍(4/3,2/2/1/2,2/2/2/1)。

例:“床前/明月光”或“床前/明月/光”

“两个黄鹂/鸣翠柳”或“两个/黄鹂/鸣/翠柳”

2、韵律——主要是指诗歌中的押韵规则和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格式。

(1)押韵,就是为了把音调和谐而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诗句的末尾,故又叫 “韵脚”。一般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押“ang”韵。

(2)平仄——是指声调,平声指阴平、阳平 ,仄声指上声、去声、入声,诗歌的每两句往往是平声和仄声相对,特别是绝句的三四句和律诗的三四句、五六句。古诗一般以平声收尾。

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读懂诗词的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四、品鉴诗词,体悟情感。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常见的有写景诗的寄情山水、民生诗的忧国忧民、边塞诗的奋勇报国、咏史诗的吊古伤今、送别情的思念劝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等。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己亥杂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名家名篇的思想内容,明确诗词体现的思想感情,做到整体把握全篇。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反衬或“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联想、想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五、分析诗歌语言,注意炼字、炼词。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尤其讲究炼字。经典的例子就是“僧敲月下门”,作者“推”“敲”难定,最后请韩愈定为“敲字佳”。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认为:“就这首诗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说,‘敲’字也较为响亮。”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有炼字故事,体现出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第一,“绿”比其他的字色彩鲜明。读到此,能为我们唤起一片江南春色;其他各字都比较抽象,没有这种作用。第二,用“又绿”唤起我们联想。让我们想到春草绿时容易引起思归的念头,这就跟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呼应。(周振甫《诗词例话》)所以,在赏析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词的作用。

六、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

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

总之,诵读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17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经常给学生讲解诗词欣赏,诗词内容深刻,“读懂”是个模糊概念,一首《静夜思》是要一辈子去理解的,所以我只能告诉你,如何从字面上去读懂一首诗。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传统意象入手。《诗经》以来,入诗的很多的意象都附着了感情,看到某种意象,你就必须想到它代表的某种情感。例如,看到“柳”,你就应当想到“留恋,依依不舍”,读“客舍青青柳色新”就差不多懂了。同理,看到“松”,想到“坚韧挺拔”;看到“竹”,想到“刚正有节”;看到“梅”,想到“傲霜斗雪”;看到“水仙”,想到“冰清玉洁”;看到“杜鹃”,想到“悲凉凄苦”。这需要你自己去整理积累。

第二,从典故入手。诗词里典故的运用,使内容显得含蓄而饱满,不理解典故,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简单不深入。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很多,不理解“孙仲谋”“寄奴”“元嘉”“ 封狼居胥”“ 佛狸祠”“ 廉颇”等典故,你就无法理解这首诗。

再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用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不知道这个典故虽然不妨碍理解这首诗,但知道这个典故就跟更理解李白的清高、向往自由的个性。

第三,从画面入手。中国的大多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通过画面去理解诗歌是必须的方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出了边塞空旷辽阔雄浑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山间宁静空灵的意境,帮助我们理解了王维对大自然喜爱的感情;“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画出了一幅风雨凄凄的画面,为我们理解作者离别时的伤感大有好处。《诗经》里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是画面优美,成为千古名句。

第四,体悟感情。能理解诗歌的情感是读懂诗歌的标志,结合自己的感悟,代入诗歌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最好的理解方式便是回味自己半夜醒来,看着窗外的月亮想家的情景;李白的《秋浦歌》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突然看到自己或父母的白发,那种惊心的感觉。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总结,希望对你有点帮助,你的关注、点赞、转发、留言是对我继续回的动力。

结合一具体实例,与您分享“速强形象化”学古诗的步骤并体验其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实例:似懂非懂的古诗《鹿柴》

这首古诗啊,大家都学过也能熟背,但是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响,山上究竟有没有人?为什么是空的呢?

~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是什么意思,怎么返?想表达什么?

~“复照”又是神马东东?为什么刚好照在“青苔”上而不是其它地方呢?

……

二、速强形象法 学《鹿柴》的步骤

1、 看诗文,呈形象【如果看文字脑海里浮现不出具体的形象,说明没理解】

2、没理解的地方,找资料结合图片来体会【尽量先看资料中的照片而这是文字解析】

~“空山不见人”,山里有人的,但是因为树林长的太茂盛了,所以看不到对面的人。这句话是形容王维所处的环境的,山上的树林是长得非常茂密的。【形容环境/树木茂密】

~“但闻人语响”,只有在很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听到远处人说话的声音。【形容环境/非常的幽静】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3句说明时间:黄昏

看青苔照片,就可想象出诗人王维所处的环境非常潮湿阴暗,也能体会诗人黄昏时出来散步,能听到人的说话,能在潮湿阴暗的看到太阳透过叶子,照进来倍感温暖的兴奋心情。第4句可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3、散~集中,到一张图上

将收集、理解的图形集中成一张图【速强称古语记忆图】



4、闭眼-呈图,由图-诗句

如果闭上眼睛,脑海里面出现上面啊这张图的清晰形象,是很轻松、容易的将整首古诗结合图来理解,并把图中对应的每句诗背出来的。

三、总结及反思

速强本人在15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孩子、学生,不能理解古诗,并非孩子的理解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语言解析为主,太枯燥无味了,不符合学生以开锣思维为主的天性。

如果能够结合图形并建立线索,孩子们对古词文是很感兴趣的,也能够理解的。

关注@速强画说儿童教育,边画边说,有符合孩子天性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法和案例。

 21 赞 踩 8评论
 分享

 举报

把这几个知识面记住,你能读懂大部分的诗歌。重点是用自己的经历,生活感悟,配合诗中的词句理解诗人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条快速通道

作者:知人论世

注释:关注隐含信息,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深层意思,包括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3,阅读方法

看标题,把握有效的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歌类型,诗歌主题,写作手法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
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

看作者,了解作者的经历才能知人论世,作者基本都有特定的写作内容和风格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知人:

诗仙李白,怀才不遇,豪放飘逸
陶渊明,归园之乐,朴素自然
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
李商隐,含蓄绰约,缠绵婉约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过情怀入诗

看注释,背景,典故

典故,解释疑难词句,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

《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作者:柳宗元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的情怀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看意象悟意境

月亮:思乡思亲,人生的圆满,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离别留恋,伤春悲秋,

菊花:高洁,隐逸

梧桐:凄凉悲伤

浮云:漂泊

杜鹃:凄凉,悲哀

寒蝉:悲凉

鸿雁:思乡情怀,羁旅伤感,特指代书信

白云青天仓天空山:悠远和清净平淡

山林,空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秋夜纪怀

北斗垂苍莽,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④驿前迎。

[宋]陆游(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

明河:银河。

太清:指天空。

散关:即大散关。

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翻译
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漂浮在天空之上。
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
病情随着天气转凉有了好转,在半睡半醒之中写成了这首诗。
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首联描写了秋夜星空的高远,颔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看诗眼,注意诗歌情感词

诗中直接表露情感的字眼,情感关键词字,如:悲,愁,孤,喜,闲之类的字

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

《从军记》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只要抓住诗中的“旧别情”和“愁”字就不难体会出了边关军人的悲愁之所在了

 15 赞 踩 4评论
 分享

 举报

·中国的古诗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诗人们或感情细腻,或恣意汪洋。要完全读懂他们的诗词还真的不容易。

·我觉得,要读懂一首古诗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在做皇帝时写的风花雪月几乎没什么影响,也极少流传。可他亡国后写下的诗词却千古流芳。如《虞美人》《相见欢》等。李清照也是如此,前期生活富足安定时写的诗词影响远不及后期颠沛流离时期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武陵春·春晚》等,都是她人生后期的作品。只有深刻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你才能理解作者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含义。如乾隆就绝写不出李煜那样的词。所以,这一点对理解一首古诗词非常重要。

·古人写诗词,多喜欢用典。所以要读懂古诗词也应知道一些用典故的知识。如杜牧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后庭花》本是词牌名,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诗中有“妖姬脸似花了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二句。当时隋很强大,对小国虎视眈眈。陈后主不思强国,却整天与宠妃在宫中吟诗跳午享乐。结果继位不到七年就亡国了。后人就把后庭花当作亡国之音。.还有刘禹锡的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用了向秀闻笛和王质遇仙两个典故。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长了。如你不懂‘向秀闻笛和王质遇仙’的典故就很难理解刘禹锡这二句诗中的含义。还有很多不能一一说了。

·同时对诗人性格的理解也很重要,正是有了不同性格的人,才有了各种不同灵魂的诗。如李白的浪漫,杜甫的严谨,苏轼的豪放,李煜的哀怨,李清照的忧伤等等。有了对诗人的理解,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的不同风格。

·当然还有对诗词格律的了解,不然是无法理解诗词之妙处的。

说了几点,其实也只说了如何读懂古诗词的百分之一。每个人的文化水平,生活经历,以及年令的大小,对诗词的理解都会不同。一首诗词,能让你一笑、一悲、一叹、一悟。那时也许你就读懂了它。

 33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古诗词鉴赏,首要的一步就是读懂诗词内容,那么,读懂古诗词有哪些基本方法呢?(一).看标题,抓题眼。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了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中的“爱”。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例如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化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xml:namespace>

 23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问题:该怎样读懂一首古诗?

..........

前言

读懂一首故事并不太容易,首先有些词的字音和字义都于今天不同,另外有的字在古代就是多音字,多义字,也需要能够辨别。古人喜欢用典,有明典有暗典,必须看注释或者检索才能清楚。还有作者的背景、时代环境等等。

简单说,读懂一首古诗,我以为先要看看明白古诗的诗体,是格律诗还是古体诗,还是词或者曲。然后看明白每个字词典故意思和含义,再出来看起背景环境,再进去,结合背景在去理解作者背后的寄托。

一、先看诗体

1、分清诗词的区别

古诗词有词有诗,例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可以看作是一首古体诗,但她还是一首词,词可以看作是齐言或者杂言的诗,但是诗不一定是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与古体诗的区别是,词必须依照此谱填词,不像古体诗那么自由。下面是生查子的词谱,平仄和押韵都是有要求的。○”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

◎◎◎⊙⊙ ◎●○○▲ ◎⊙●◎○ ◎●○○▲
◎◎◎⊙○ ⊙●○○▲ ⊙●●○○ ⊙⊙◎○▲

2、近体诗与古体诗

分清近体诗和古体诗是基本的读诗要求,否则古人的诗家语的句法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诗这种形式本身就和散文的语法不通,而古体诗和近体诗又有不同,近体诗有格律的要求因此变化出许多似乎逻辑不通的句法。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 里讲到:

……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

用钱钟书的话说,很多诗句用散文语法去理解会感觉“不通欠顺”。例如杜甫的这首五言律诗: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用散文语法解释是:风儿吹折了绿笋,枝枝下垂;雨儿催肥了红梅,朵朵绽开。

杜甫的古体诗,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段便如口语一般,一看就懂。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二、多音多意字 识字辨意,因律辨音

很多字是多音字,古诗中有的字多音同义,如:看、听、过。

1、因律辨音

例如李商隐的《 无题》中最后一个字“看”,因为格律的缘故,读作一声“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在辛弃疾《鹧鸪天·翠盖牙签几百株》中,倒数第二句的看,就读作四声。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2、识字辨意

在非格律诗或者格律诗中可平可仄的地方,要能够根据上下文识字辨意。

中,这个字表示中间的意思是一声,如杜甫《石壕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读“钟”;而表示“击中”等动词时读作“四声”,如周邦彦《如梦令·尘满一絣文绣》:

尘满一絣文绣。泪湿领巾红皱。初暖绮罗轻,腰胜武昌官柳。
长昼。长昼。困卧午窗中酒。

三、典故的深挖

明典容易发现,看注释或者百度就可以,但是暗典如果不知道,那么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就会比较肤浅。

1、明典

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一首: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虽然不明觉厉,但是也可以按照表面的意思囫囵吞枣地读下去。不过承露金茎和紫气函关是汉武帝和老子的典故。老子骑牛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还算是比较明显的典故。

2、暗典

  • 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当然可以当作没有典故去阅读和理解,但是你如果知道其中的暗典,可能会生发生更多的联想。

“沾衣”二字语出陶潜《归园田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知道出处,自然就联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知道张旭诗不单纯是描写了山中的景色,背后还有世道污浊、山水怡情, 透露出一点点劝人归隐的含义。

  • 周紫芝《竹坡诗话》中关于暗典的一段话: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余读太史公《天官书》:“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周紫芝说杜甫诗中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暗用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的一句话,其中有”动摇,角大,兵起“等词语,被周紫芝认为有用兵之意,这两句诗来自于杜甫的《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四、作者与时代的背景

  • 唐朝诗人张籍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不是用来夸奖节妇的,这是张籍为了拒绝李师道的一封信 。 李师道可不是一位善男信女,就是他遣刺客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裴度。 搞不好张籍会有杀身之祸,因此他为了不让他难堪,因此写了一首 《节妇吟》。不仅没有得罪李师道,后来李师道兵败被杀,张籍也没有受到牵连。

  • 杜甫秋兴八首

杜甫被后人称之为:“诗史”,他的诗多需要根据其经历与时局变化来理解。例如秋兴八首之一: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听说长安的政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这是杜甫在夔州时对于时局国运的感叹。

五、对比着看

同一个作者不同题材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对比着看,例如杜甫年轻时的诗和年老时的作品;

同样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看,例如王维、孟浩然、储光曦等山水诗;王昌龄、岑参、高适等边塞诗。

同一时期的作者可以对比着看 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要和当天其他人写的一起看,当时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均登大雁塔,每人赋诗一首。

六、多重语境与寄托

1、有意的寄托

王沂孙《天香·龙涎香 》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余熏,空篝素被。

南宋灭亡后, 南宋帝后陵墓被盗,遗骸都被遗弃在草丛之中埋葬。唐珏、王沂孙等人结社填词,以咏物为名,其实是抒发亡国之痛 。这首词既是代表作之一,似乎是咏香,隐喻寄托的是故国之思。

2、多重语境 与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

晚清谭献的《复堂词录序》

......而后侧出其言,旁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西方文学理论也和前人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说一个文学作品写完以后,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读者来完成,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他们甚至会联想到作者都意识不到的内容。

例如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他从晏殊、柳永、辛弃疾作品中品出了人生三种境界, 王国维认为只是”自己“看出三种境界,并没有说作者一定有这三种境界,因此王国维说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注:蝶恋花作者有欧阳修、柳永两说)

结语、代入感

如果喜欢作诗,一定要有代入感,假如这个题目我来写会怎样表达,古人作品里的这个意象是否有更好地代替,诗句里的这个词语或者句法如果是我自己,敢不敢拿来用。

例如上面举例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因为是杜甫的诗,今人读起来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现代人作诗用此句法,很可能会被不懂的人指责逻辑混乱。

@老街味道

 13 赞 踩 5评论
 分享

 举报

古诗不需要读懂。

别看我天天跟这儿答些古诗词相关的题,其实都是瞎写,你们图个乐呵看一下就行了,可千万别信。

所谓读懂古诗,得看你有什么目的。

1、为了考试

你要考试,那读古诗的目的,自然是不丢分、拿高分嘛,这其实是读懂古诗最简单的方式,课本中的翻译、注释,课堂上老师的解析,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入选课本必修的古诗词都不算太长,这一套流水线操作下来,考试中古诗词这一部分拿满分基本没难度。

2、喜爱以上,研究未至

如果你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更深入一些,就需要付出努力了。

首先,诗人的生平你要略知一二吧?

李白经历了什么,让他这么仙?稍作了解,原来李白从小好剑术,喜任侠,还爱黄老之道。

杜甫经历了什么,让他这么苦?稍作了解,原来老杜年轻时候也挺狂一男的,后来因为国家动荡,百姓凄苦等原因,让他改变了。

王维为什么诗中有禅意,让他被称为诗佛?稍作了解,原来这是有根源的,王维他妈就笃信佛教。

了解作者的生平,可以对他整体风格有一个基本认识。

其次,作者创作某首诗的背景你要知道吧?

比如李白《行路难》,他为什么要感叹行路难,只是因为道路崎岖不好走吗?不,那是《蜀道难》。

稍作了解,原来李白出入长安,本以为自己一身才华可以马上得到重用,没想到四处碰壁,追求功名无成而归,才写下了这首诗。难行的不只是脚下的路,也是仕途之路、人生之路。年轻的诗仙在这一刻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不易,写下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叹,发出了“多歧路,今安在”的疑问。

到这一步就够了,不建议再去看更多的赏析解读,你把自己的经历代入诗人的作品中,去读去背去理解,你理解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千万不要被别人干扰!

读诗,要常读常新。

古诗不需要读懂

其实啊,上面都是扯淡,古诗不需要读懂。

你要知道,哪怕是同一首古诗,你在不同的心境下,读来感受也不一样。比如《游子吟》,一定是当你要出远门,父母在临行前对你说不完的关怀时,才能感受到,如果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不可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再比如说,你走在春天的小区里,突然树上一片花瓣飘落在你身上,你平常根本没什么感受,但是这次突然脑子里冒出一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再比如现在盛夏,热得不行,晚上不开空调睡觉都被热醒,醒后突然来一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例子太多就不再举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读诗在于积累,不在于刻意去追求字里行间的含义,等某一刻你的心境,和千年之前那位诗人的心境交汇之时,自然就懂了。


 10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传统意象入手。《诗经》以来,入诗的很多的意象都附着了感情,看到某种意象,你就必须想到它代表的某种情感。例如,看到“柳”,你就应当想到“留恋,依依不舍”,读“客舍青青柳色新”就差不多懂了。同理,看到“松”,想到“坚韧挺拔”;看到“竹”,想到“刚正有节”;看到“梅”,想到“傲霜斗雪”;看到“水仙”,想到“冰清玉洁”;看到“杜鹃”,想到“悲凉凄苦”。这需要你自己去整理积累。

第二,从典故入手。诗词里典故的运用,使内容显得含蓄而饱满,不理解典故,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简单不深入。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很多,不理解“孙仲谋”“寄奴”“元嘉”“ 封狼居胥”“ 佛狸祠”“ 廉颇”等典故,你就无法理解这首诗。

再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用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不知道这个典故虽然不妨碍理解这首诗,但知道这个典故就跟更理解李白的清高、向往自由的个性。

第三,从画面入手。中国的大多诗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通过画面去理解诗歌是必须的方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出了边塞空旷辽阔雄浑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山间宁静空灵的意境,帮助我们理解了王维对大自然喜爱的感情;“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画出了一幅风雨凄凄的画面,为我们理解作者离别时的伤感大有好处。《诗经》里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是画面优美,成为千古名句。

第四,体悟感情。能理解诗歌的情感是读懂诗歌的标志,结合自己的感悟,代入诗歌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最好的理解方式便是回味自己半夜醒来,看着窗外的月亮想家的情景;李白的《秋浦歌》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突然看到自己或父母的白发,那种惊心的感觉。

 0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由于年代久远其实我们无法完全能理解古诗词的全部信息。好在人性总是相同的,所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感诗词的美就好了。【下面是我个人读后感】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在意境上历来极为被推崇,今天不断地颂读,诗中美丽画面又越来越清晰的出现眼前,放眼远处是绵绵不绝的除了雪和山,什么也看不到了,没有人,甚至一只鸟都没有,然后当作者视线到处搜寻终于在比较近处的江中看到一个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钓鱼,其实这种景象也蛮像我们在好莱坞大片里看到的世界末日画面。试想当一个人幻想以为这个世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人,而且那个人是在很悠闲的在钓鱼,这是怎样一种喜极而泣的情景啊。

人有天生对同类包括所有物的爱,是我们现代在城市里所不能体会的,现在人与人的冷漠不是爱没有了,是生存空间的问题,空间密度太小,总记得小时候,在乡村的小路上,有时候走很长时间才会迎面碰见个行人,是很亲切的,像在西北那样的高原上,地广人稀,一天也撩不见个人,所以陕北民歌里才会有那么深厚,浓的化不开的情感。 记得有句话的大意是,当一个人独自在月球上居住看着一只老鼠也会爱上它的。

而这首诗给人就营造了这样一个想象的画面,万物寂寥,空旷人希,而且是通过文字。在激发人想象的艺术形式中,诗歌是胜过画的,画又大过动图电影之类。

 8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很多诗词看起来很美,可是就是读不懂。

古诗词中,很多诗句读起来没头没尾,杂乱无章。翻来复去读几遍,感觉好是好,可就是读不懂!小楼在这里就同大家一起探讨我们为什么读不懂古诗词,以及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古词。本人读书不多,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喷。

很多朋友肯定认为,之所以读不懂古诗词,是因为古诗词都是用文言写作,又喜欢用典,知识储备不够自然看不懂。这却实是部分原因,但却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现在读古诗可以借助注释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很多古诗即使有注释我们也读不懂,根本的原因在于,古诗词经常省略关键信息和调整语法顺序。

一、古诗词中的省略

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往往要在短短的几十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在古诗词中,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常常会省略掉很多关键的信息,这是我们阅读古诗词时最大的障碍之一。诗人经常省略的信息有:主语,谓语,以及关键转折。

下面试以杜甫的经典五律《月夜》作分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最影响我们理解的地方,就在于它省略了诗中的关键转折。我们来一句一句的分析看。

“今夜鄜州月”,点时间地点。“闺中只独看”,这一句就省略了主语,“闺中”,再将地点细化,“只独看”,谁独自一人看月,诗人吗?前面有“闺中”二字,那么看月的人应该是女人,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怀念他远在鄜州的妻儿所写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出这里独自看月的人应该是他的妻子 。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一句又省略主语,诗中是谁“遥怜小儿女”呢?首联写妻子独自一人看月,那么是妻子在想远处的小儿女吗?这又要结合诗的背景,当时诗人一个人在长安,妻子和儿女在鄜州,妻儿在一起,自然不会“遥怜”,所以“遥怜”的是诗人杜甫。你看,首联写鄜州的妻子,颔联写在长安的诗人自己,这中间就省略了空间转换的关键信息。如果我们不去仔细品味这中间的转折,就很难明白诗的意思。

颈联又一个空间转换,写在鄜州的妻子独自一人久久地看月亮,以至于“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字字是诗人的爱怜之意。

尾联:”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但有空间的转换,还有时间的转换。空间上将诗笔从鄜州转回长安;时间上,诗人进入想象的未来,什么时候能够一起坐在薄帷下,让月亮照干两个人泪痕。

《月夜》一诗,诗人杜甫的巨笔运转于长安鄜州两地,穿越于现在与未来。要在短短的四十字表现这么复杂的时空转换,诗人必然会省略掉很多关键的信息。诗歌的使命不是将一件事情说清楚,而是表达诗人的情感志向。

上面的分析只涉及了主语和关键转折的省略。关于谓语的省略,我再举杜甫诗《春日忆李白》中的一联分析。“清新廋开府,俊逸鲍参军。”“清新”是形容词,作状语,“廋开府”是人,作主语或宾语。这首诗是夸李白的,那么主语应该是李白,我们分析李白跟廋开府的关系,再联系状语“清新”,那么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谓语应该是“像”。这联诗的意思是: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廋开府一样,俊逸得像鲍参军一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诗人所省略的关键信息,都是可以通过仔细的分析找出来的(少部分诗除外,像李商隐的《锦瑟》,千年来都没人分析出来他到底写的是什么)。

对于省略主语的情况,就看诗人写的主体是什么,如果诗中没有其它主体,那么诗人就是主语,如果有其它主体,那就分析诗人、主体与诗句的关系,从而确定主语。对于省略谓语的情况,就分析主语与宾语的关系,再结合修饰语来确定谓语。诗词中省略关键转折是比较麻烦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分析各个诗句之间的关系和结合诗的背景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上面的方法只是帮助理解诗的意思,当我们明白了诗的意思,就不要把分析出来的信息代入诗句了,而放下这个信息,尽情地享受诗的美感和意境。我们都知道,当把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读起来也就没什么味道了。

二、古诗词中的语序变换

我们常常感觉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读不通,那是因为很多诗句并没有按照正常词序来写作,而是变换了诗中的语序。例如我们上面举的例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正常语序应该是“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在古诗词中,为了适应诗词平仄、押韵等声律的要求,诗人往往需要对诗句的语序进行适当的变换。正常语序的“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既不押韵也不合平仄。完全破坏了全诗的声律。

那有人就要说了,既然古诗词的平仄声律这么影响诗的写作,那么就不管平仄声律了,反正只要诗写得好就行。非也,非也,不信你将上面调换语序后的诗句和正常语序下的诗句多读两遍看那两句更好?显然,调换语序后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不但韵律更美,诗的意境也更美了。“湿”与“寒”是这两句诗的诗眼,将“湿”与“寒”调到最后,强调了环境的湿寒,诗的意境更加孤独清冷,同时也更能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怜惜之情。

诗词的格律要求并非无理的限制。首先,按照格律来写的诗词在韵律更美,因为格律本身是对语言韵律的总结;其次,格律的要求能促使诗人找出更加精炼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好的诗人往往能够熟练地运用格律的要求写出艺术水平高的诗来。戴着镣铐的舞蹈往往是更美的。

那么,我们怎么应对这种语序调换带来的理解障碍呢?很简单,我们将诗句中的词语列出来,做一下排列组合,再作适当的联想,诗句的意思就出来了。比如,“香雾”、“湿”、“云鬟”,这样一列,诗句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香雾浸湿了云鬟。再比如,(李白)、“廋开府”、“清新”,作一下联想,就可以明白这句诗的意思是李白的像瘦开府一样清新。

诗古诗词,还是需要一定的门槛的,但只要我们多读,多分析,理解古诗词就会越来越容易。

古诗词,才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想着现在汉语在不断的西化,甚至还有人鼓吹汉字拼音化,就是一件令人心痛不已的事情。

汉字是独特的,有独特形式美,汉字的书写(书法)是世界上唯一能成为艺术的文字书写;汉字也有独特的韵律美,从而形成了大格律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一起学习我们最美的汉字。

答者:谢小楼

 33 赞 踩 5评论
 分享

 举报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要读懂它,不但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下面是我学习古诗词时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注意诗词的标题。

标题是诗词的"眼晴",它具有点明主题或交代时间、地点、内容,或揭示主旨的作用,我们从标题入手,往往能较快掌握古诗词的大概内容。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交代了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达到的地点(广陵),对象(孟浩然),这是在送别朋友的一首诗。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题目点明了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总之,诗词的标题也是诗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解了它,就抓住了古诗的内容大意。

二.了解作者的身世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知人论世,因各人的地位、阅历、环境、遭遇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大概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

三.读懂"序"或"注"。

有的古诗词,在诗词的前面有"序″,这些序言,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缘由、经过、背景,或为整篇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

有些古诗词,在诗词后面有注释,这些注释,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解释有关词语,或介绍作者等等。

四.抓住关键词语解读。

理解诗词中的关键词语,能很快帮助我们掌握全诗内容。比如: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我们只要懂得了诗中的"尽"和"伏波营",就大概掌握了全诗的内容了。"尽"指没有。"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的军营。"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这首诗的意思是,南下越冬的大雁都飞走了,倾诉深情的书信难以传寄。忧愁一多,连思念的梦也做不成了。我愿追随月光,洒泻到军营中丈夫的身上。表达出思妇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深念。

五.弄清古诗词的取材。

古诗词取材广泛,内容如海,但相同题材的诗词在内容上有共同的倾向性,我们只要清楚它的所属题材,就有利于把握诗词的主题。

常见的题材有:

1.写景抒情诗。

2.咏物言志诗。

3.忧国忧伤诗。

4.思乡思亲诗。

5.怀古咏史诗。

6.情深送别诗。

7.守关边塞诗。

六.注意比喻的引用。

古诗词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语、借语用起来不留痕迹,我们要注意用心识别。

七.体会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成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比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等等。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也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要学好他的确不容易。朋友们,让我们共勉吧!

 60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我觉得想要读懂诗词

首先要读

体会诗词当中的语言之美,韵律之美,这是最直接的理解诗词的途径

其次要弄明白诗词创作的时间和背景

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知道他是刚被赦免了,你就很难深入得了解到他“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心情,只能觉得他是在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接着就需要熟悉一些诗词里常用的意向

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4“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3. 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 杜鹃鸟。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6.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 菊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 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3. 松柏。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5. 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 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 连理枝、比翼鸟。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 长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 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 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4.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然后需要熟悉一下古诗词中的用典

典故的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等。第二类来源于历史上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第三类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籍上的故事。

1.梦蝶,也称“化蝶”,用来比喻做梦、梦幻,和变幻无常的事物。如,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化碧,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敬王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后蒙冤被人所杀,其血化为碧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如“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

3.青衿,语出《诗经 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因此多用“青衿”代指读书人。

4.抱柱,相传古代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好久,却不见女子到来,这时候河水开始上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用来比喻坚守信约。如“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5.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6.黍离,语出《诗经 黍离》,东周大夫路过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7.还珠,古时候,合浦地盘产珍珠,可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比喻官吏为政清廉。

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张骞立功西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9.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10.柳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灞上、棘门、细柳防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将军,纪律严明,军容整齐,就连文帝进入,也得经周亚夫许可。后指纪律严明的军营。

11.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用来形容夫妻恩爱。

12.青眼,相传三国时期魏国诗人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恨的人,眼睛向上或者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者憎恨;对喜欢或者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后用“青眼”表示对人喜欢和尊重。

13.鸿鹄,语出《史记 陈涉世家》,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于大泽乡。后用“鸿鹄”指远大志向。

14.金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在太阳的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周围是金光闪闪的红光,故称“金乌”。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后用“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15.豆蔻,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后用来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豆蔻年华”。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6.烂柯,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小孩在唱歌下棋,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经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用“烂柯”比喻离家年久。

17.东篱,语出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用“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式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18.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喻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

19.斑竹——湘妃竹,舜帝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20.寒食,节日名,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最后被火烧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烟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21.,商朝末年,周武王伐商,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朝灭亡以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比喻隐居避世。

22.汗青,古时候,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做“杀青”,因烘竹子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用来指书稿,史书。

23.梨园,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弟子”。

24.怀橘,指孝顺双亲。典故出自《三国志》“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25.杜鹃,俗称布谷鸟,子规。春夏季节,杜鹃不停的啼叫,唤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古代有“望帝啼鹃”的故事,望帝,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国亡身死,死后魂魄化为鸟,暮春啼哭,以至于口中流血,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26.高山流水,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钟子期路过驻足倾听,结果钟子期很快就听出了俞伯牙的心思。俞伯牙惊讶万分,与钟子期成为好朋友。后人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

27.昆山玉,又名昆山之玉,是和田地区出产的软玉。后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28.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指“屈身事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30.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31.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32. 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7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这个问题我讲很专业,因为高考考古诗词鉴赏。

说实在的,古诗词丶文言文考试失分的主要因素应该就是“读不懂”。原因仍然是接触少丶积累少丶语感差。读不懂自然只能瞎答一通,自己还以为猜得蛮好,结果分数一公布,一脸懵逼。

在上面提到的“两少一差”的现状下,怎么去揣度诗丶词丶文之意呢?

一,看题目。虽然古诗词中不少题目与主题无涉,如《杂感》丶《古风》丶《绝句》等,但大多数诗词题目还是能明示丶暗示主题的。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高适《别董大》,前者告诉我们是怀古诗,后者是送别诗。

二,看注释。考试试题或一般简单读本,有时会提供简单的一两个“注释”,从命题的角度讲,这是为了降低难度,从考生角度讲,这是理解暗示。如2015高考(全国题),《残春旅舍》(唐/韩偓),就有“这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借助这个注释,我们就能猜到作品与遭“流徙”的见丶思丶盼有关,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核心鉴赏句“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簮待眼明”所言是“保持自洁,等待召唤,建功立业”。

三,看作者。“文如其人”,不同的诗人,所写的内容与其时代丶命运丶风格是密切关联的。李白的豪放,杜甫的真实,陆游的爱国,柳永的凄怨,这些都是明摆着的。如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的就是一股子抗金豪气。

四,看托物。借物言志,借景抒情,诗人写什么就意味着要表达什么,这也算一种传统文化“意像”。如松竹梅兰荷,往往表现诗人的高洁,戈壁丶沙海丶边关丶剑戟,这与戍边建业有关,月缺月圆丶柳渡驿鸿丶闺阁红楼丶春来秋往,这与思乡怀情有关。如杜甫《登楼》丶陈陶《陇西行》丶陆游《咏梅》。

五,看用典。用典是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段,很能体现作者的文字文化素养,更能言筒意赅的表达诗人的愿望。如苏东坡《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提周瑜年少得志,官高业伟,就是为了哀叹自已“华发早生”而屡遭贬谪一事无成。辛弃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实际上讽刺南宋王朝无“英雄皇帝”,“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古”,就是说百姓早就忘却了“靖康之耻”,早就适应了苟安生活。

以上“五看”当综合而用,读丶解丶赏丶写,是爱好古诗词循序渐进的不同境界,想读懂就得先博读,熟而后生巧,熟而后入境,熟而后能作。毫不客气的说《头条》上推出的诗词新作,八成以上都是垃圾,顺口溜,打油诗,那是对诗文的亵渎。所以真想学习古诗词,还是要读唐诗宋词,千万别被“头条诗词”误导了

下面我提供一首古诗,检测一下以上五法的可行性,诸君不妨一试,看看能否读出个大概。

寄校书七兄

唐/李 冶

无事乌程县,差池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如何。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注 : 1本诗是女诗人写给离家诣任(芸阁吏,秘书省校书)七兄的诗信。

2乌程是家乡,大雷岸在今安徽望江,南北朝的鲍照经过这里时,曾留下《登大雷岸与妹书》。

欢迎“关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5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1.作者所处的年代及文化背景

想要更加了解古诗词,必须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比如在唐朝,那是一个盛世,国富民安,这个时候的诗词,一般都是抒发风花雪月及爱情友情相关的诗词。到了清朝或者宋朝,就不一样了,大多都是些民间苦难,国家命运之类的诗词。所以,想要更加了解一首诗词的意思,还是要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国运。


2.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词?

作者的主观意思表达,才是一首诗词的核心意思,根据作者当时的经历或者所面临的问题,想要抒发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比如谈的是友情还是爱情,都能更加直接表达出诗词的思想。


3.结合现代文学解读。

以上两个问题,是比较客观的条件限制所理解,如果在现代社会,读一首诗词的时候,还要结合现代的文化来解读当时的风俗背景。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对于情感的表达,其实人们的主观感受还是基本一样的。读一首诗词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去感受下作者当时写这首诗词的感受和思想。

以上是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见谅!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二叔派”,讲故事,说历史,谈古今。感谢!
 3 赞 踩 1评论
 分享

 举报

诗词是咱们国家的国粹,想读懂这些古诗词,还是要多看多读,然后欣赏它的美。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聊聊古诗的欣赏。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野人献曝“,说的是一个山野之人,既没有避寒的高堂广廈,也没有取暖的丝绵狐貉,只是觉得晒太阳很是温暖,就把晒太阳的一点心得布奉献给大家。

中国古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它的意思 是在人的内心有一种兴起,有一种感动。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兴起“。比如,《诗经》上说:关关睢婚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周南。关睢)~听到水边沙洲上的睢鸠鸟“关关”的叫声,就引发起君子想求得淑女为配偶的情意。还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也是“兴“的作用。但是我们知道,宇宙间不止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引起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一是从读者的方面而言。”兴“的作用不但是作者有,我们读者也是有的,不管我们是不是诗人,也是不是能象李白、杜甫那样的好诗,我们读他们的诗的时候也是能感动,心里也有象他们一样的感受,这也是”兴“所带来的作用。

传统上诗与词不同,诗是要言志的;而词不必言志,尤其是早期的那些歌词。中国诗歌特别重视一种直接的感发和感动的力量——”兴的作用,“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由诗篇引起的感动。我们读诗的时候从诗里边感发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联想,有了感发和联想,我们就能读懂诗词里面语言的根本。

 4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前不久刚落下帷幕,而作为“诗词大会元老”的陈更折得诗词大会的桂冠,四季诗词的相守让她在比赛场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也是她五六年不懈的对诗词的坚持带给了她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作为普通的我们如何去积累诗词,而积累了又作何用处?像冠军陈更一样学习古诗词,过程没你想的那么难, 但考场上你会笑。

第一点、坚持是最好的方法

诗词不像其它知识,它里面所包含的意境、韵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后人的评价传述等等都得要了解了才能算是完整的记住了诗词。诚然,诗词大会上表现优异的各位才子才女也是一篇一篇、一天一天慢慢积累起来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够拥有如此大的诗词储备量,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惧。

第二点、熟读成诵,反复诵读很有必要

诗词短小精悍,要记住它不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只需要平时无事的时候拿书诵读,读的多了,自然而然诗句就从嘴里说出来了,像这种方法既不影响正常的功课,也不会耽误做别的事情的时间,还让自己感受了诗词之美,提高了自己的品味,何乐而不为?

第三点、诗词积累用处极大

有的人会问“我们又不去不去参加诗词比赛,为何还要花时间去记忆诗词?”我们确实不去参加比赛,但是诗词并不是只有去参加比赛才能品读的,传统文华的美时时刻刻都会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最好的解释。

语文考试的试卷上会出现诗词考察,只要我们平时积累的够多,题目怎么出我们都会有破解之法。总之,做到这三点,你的古诗词会像冠军陈更一样棒,考试定拿高分。

 18 赞 踩 3评论
 分享

 举报


只有趣味的诗词,没有趣味解诗词的。趣味的诗词在于自然,好比山川风光各有形态,因为有趣味,展现于面前而令人顿然愉悦;在生活中,好比说玩逗唱,因有姿态有表情,传达于面前使人倍感欢喜。有趣味的诗词挺多,是因为它本身有那个潜质,不是用趣味之心可以领略到的。如元代徐再思《旅思》: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此诗嵌入十个数字描写乡村风光。趣味的诗词很多,再举一例,如北宋大词人张先在八十四岁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他曾与文友相聚,苏东坡问其感受,张先笑吟: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东坡听了,当场和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装。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至此,众人听了笑而倾倒。还如《风流子.秋吟》:

天下毛毛细雨,地上花花吐雾。留转影,派牵萦,漫染有人停住。移步。方赋。“景色婆娑”诗句。(1)

此词只是巧用押韵罢了,当然还需辅垫和营造。对于赏诗品诗而言,当然以欣赏的态度品读诗词,要比以趣味之心欣赏诗词的说法更为妥贴一些。同样是菊花烂漫,有人看到了满心欢喜,有人看了徒生忧郁。这不是花色不同的原因,而是心理作用不同的结果。

三上词话_百度百科

一一一一一一一

(1)《三上词话.词谱》卷中,原声填词。

 17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大家好!我是飞鸿鸣春,我来谈一下自己的读诗感想。

我们说每首流传千年的古诗都是一件外表华丽、内质精美的工艺品。读古诗就像鉴宝一样,既要搞清每件宝贝产生的历史根源,又要了解它的真实产地,判断它是来自官窑还是来自民坊,它与同一时期的其他产品有何异同,它对当今社会有何存在价值。

下面,我们就以《诗经》开篇《关雎》为例,谈一下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

一、通读古诗,从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查阅历史资料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中的作品与唐诗宋词不同,格律诗以联为单位,以五律为例,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宋词以阕为单位,上半片叫上阕,下半片叫下阕。《诗经》中的作品以章为单位,每一段称为一章,《关雎》共有五章(这是题外话)。

我们初读《关雎》第一感觉是什么?是美!这首古诗写得可真美啊!它用了那么多的联绵词来衬托美女,把进入恋爱的感觉写得那么生动,这是谁写的啊?有什么历史背景吗?听说古代的诗歌都是唱词,它又是用在什么场合的?它都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呢?带着这些问号,我们进入了第二步。

二、带着问题查资料,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1、作者

这首诗来自十五国风中的周南,作者不详。

2、历史背景

《关雎》是诗三百的开篇,形成文字甚至早于某些神话故事。《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在风雅颂三部分中风的历史价值最高。

3、创作手法

采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王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君子(春秋以前的贵族)可望得到淑女陪伴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资料部分略)

4、使用的场合

就诗本身来说,这首诗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式出现的,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关雎》可以被当作婚礼上的歌来唱,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

5、历史意义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三、反复诵读,画出重点,领会诗的奥妙

诵读是更好地理解和牢记诗歌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这也是我们的祖先喜欢吟诵的原因。通过吟诵,达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从而体会“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奥妙,充分体会诗歌的美。

 7 赞 踩 2评论
 分享

 举报

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们最容易继承的古代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我们能大大拓宽我们的人生感悟和境界。

汉语朦胧的特点非常适合写诗词,这种朦胧美和韵律能让我们对诗词的美有无限的遐想。

作为中国人是非常幸运的,能有幸继承了这么庞大的诗词资源,我们背会一首诗大概需要几天,但却可以慢慢品味一辈子。

当我们辛苦劳作了一天,腰酸背痛老眼昏花,面对夕阳,突然从心底涌出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许会突然感觉生活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6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原先是不大喜欢读诗词的,但这几年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性情的沉淀吧,慢慢又捡起了诗词来读,而且是越读越有味道。

诗词不同于小说。小说好像一顿盛宴,读完一部小说就像饱餐了一顿,全身心都很满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你都可以回味这顿宴席上的每一道菜,而不用再进食。

诗词则像一块小点心或一盏香茗。明明一口就可以吞下或者喝掉,但因为它是那样的别致,那样的清香扑鼻,以致于你小心翼翼,分作几口去品味,甚至于在品味的同时,你还闭上了眼睛,去充分享受那味蕾的感官。

在我看来,读古诗词要分内外两部分。

外部阅读

诗词的外部是最直接的感受。读一遍,就能知道这首诗词的品相如何,语言是否流畅押韵,字词是否精妙,好坏高低,当下可分。

品读过诗词,继而对每一个字词进行解析,进而联系整句话以及整首诗词来进行翻译,这是一项精细活,只有把翻译注释工作做好了,才能理解这首诗词在说什么,在描绘什么。

以上两部分都属于外部阅读,就好比一道点心摆在你面前,你一口咬下去,嗯,好吃。再尝一口,舌尖咂摸咂摸,分析出这道点心用了哪些食材。

到了这个程度,普通的食客算是已经享受到了这道点心的外部精华了,可以满足了。

内部阅读

内部阅读就比较深层次了。需要读者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诗词创作的时候,作者正处在一个怎样的人生阶段,外部环境(比如朝代、国家)是怎样的。

将诗词放入环境中,融入作者生平里,就又会有一种新的体验和解读。对作者生平及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越深入了解,对诗词的体验也会越细致入微。

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精力,但收获也是丰厚的,你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化身成作者,去设身处地的体会当时的感受。

这就像一个资深的吃货,好吃还不满足,要去了解这道点心的烘焙工艺,制作流程。以至于当他再尝一口的时候,闭上眼睛,就会感受到食材从无到有,经过一道道工序出来味道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回味无穷的。

以上就是我品读古诗词的方法。

诗词是要品的,请怀揣着一颗精致的心去品尝。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15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像我们这样的五〇后,一般读到小学四、五年时就停课了,因此文化水平不免有些偏低,不仅对古诗词不甚了解,甚至对一些常用的词汇也都并不十分了解,后来在《唐诗鉴赏》中,偶然看到‘’青梅竹马‘’的出处,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竹马‘’竟然是我们小时最为熟悉的一种游戏。当时的小男孩们,为了能够模仿成年人在原野上策马驰骋,就把秫秸当做想象中的马匹骑在胯下,然后用左手在裆前握住秫秸根部粗壮的一端,而秫秸稍头略细的那一端,则被拖在身后的地面上,同时挥起右臂做策马扬鞭状,然后不停地跳跃着到处奔跑。

想到当时南北两地的孩子们虽然做着相同的游戏,但所骑乘的‘’马匹‘’质量却又如此的不同,于是我就不禁有些感慨,多亏那时的李白生活在富庶的南方地区,而不是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否则,像‘’青梅竹马‘’这样的千古名句,恐怕就不会问世了。因为他在诗中描述的那些孩子在玩耍时,或骑着竹竿奔跑,或随手摘下青梅作为武器,然后隔着井台互相投掷打闹嬉戏。然而在我们黑龙江呢?竹竿虽有,但作为商品必须用钱才能买来,因此是不可能让小孩们去随便糟蹋的。至于青梅呢?由于古时候交通闭塞,物流也不发达,所以当地根本就不知青梅为何物。尽管如此,但却并不影响孩子们去做‘’骑马‘’的游戏,当时北方的孩子虽然没有竹杆可供骑乘,但好在还能用秫秸来代替,因为农家院里那高高的柴垛,一般都是由秫秸堆积而成的。于是孩子们从自家的柴垛上,随便抽出一根秫秸骑上去,就能跃马扬鞭到处奔跑了。

秫秸就是割去穗头后的高粱秸秆,而不是玉米的秫秸,因为玉米、辣椒、西红柿和土豆等农作物是在清初才传入我国的。于是李白笔下的的‘’竹马‘’到了黑龙江这里,就只能变成‘’秫马‘’了。

‘’马匹‘’虽然解决了,但青梅却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这里根本就不出产青梅,这里随手可得的,只有遍地的小土块,但土块是关内陆区的汉语叫法,而不是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当地把土块都称做土啦咔啦,或土喽块,(读时,语速必须要快)我们以前玩耍时,就经常互相撇土喽块。

如此这般,李白的‘’青梅竹马‘’到了黑龙江,就不得不变成‘’咔啦秫马‘’了,这样的词句听起来似乎有点不伦不类,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没办法,谁让黑龙江这鬼地方它既无梅树,也没有竹林呢?

但是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此,如果将整首诗都用当地语言书写的话,那么听起来就更加不堪了,比如把《长干行》的前六句,用当地方言书写的话,那就更加土味十足而根本无法流传于世了。

我的刘海儿刚盖住奔儿喽,

薅一把野花坐在自家门口。

你夹棵秫秸当马骑着跑来,

后来又隔着井台撇土啦块。

俺俩打小就是介壁儿邻居,

就是现在俺们也从不见外。

在我们东北的当地方言中,通常就把人的前额,叫做‘’奔儿喽‘’或‘’奔儿喽头‘’,把额发叫做‘’刘海儿‘’。把投掷动作叫做‘’撇piě‘’,秫秸则读作shūgāi。

用东北方言来解读或歪解李白的名作,虽有恶搞之嫌,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当时与唐朝并存的渤海国就在黑龙江,而作为渤海国主体的那些靺鞨人,世代都以游牧渔猎为主,至于文学艺术方面,似乎从来都没给我们留下哪怕一丁点的文化遗产,而与此同时的唐代却产生了大量的诗人和无数的优秀诗篇。而大诗人李白如果当时一直生活在渤海国的话,那么在气候如此恶劣,物产如此匮乏,文化及其落后的环境下,纵使他有着多么大的才华,也是难以发挥的,虽然每天也能看到孩子们互相投掷土块,然后骑着秫秸跑来跑去,但却不会写出青梅竹马这样脍炙人口的佳句,让大家千百年来一直挂在嘴边的。




 2 赞 踩 评论
 分享

 举报

从小就觉得古代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于是乎上学之后就比较偏爱古代文学,特别是古诗词。每天学会并背诵一首古诗或是古词,心里才不会觉得有遗憾。那么如何读懂古诗词呢?

一、了解作者。要鉴赏一首古诗或古词,首先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并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明白作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创作的。

二、读懂诗词的字面意思。首先要从字面上弄清楚作品大致写了什么。

三、了解意象。古代作家很喜欢在诗词中融入意象,运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来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比如“柳”寓意离别,“明月”寓意思乡、怀人。

四、参透作品。深入阅读,看作者是否引用了典故。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完全不能真正读懂的,因为暗藏的典故往往蕴含了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情感。

五、写作手法。包括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豪迈奔放、通俗易懂、抑扬顿挫等写作风格。

六、语言。分析作品的语言特征,如生动、形象、简洁、隽永、奔放等。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词赋是中华文化的一树奇葩。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秀才童生,但凡读书人都懂的一些诗词格律,而且还有很多人都会作诗,因为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诗词是学生的必修课。

在当今社会的学生课程中,诗词文化只是一种点缀,一个学生只要能够背诵几十首家喻户晓,代代传诵的通俗诗词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是一个文学专攻者,大可不必去研究某些深奥的古诗繁文。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人,如果你对诗词文化一窍不通,那也是可悲的。

其实学诗并不难,真正哙炙人口的诗词都很容易理解,通俗易懂的。关键在于你的兴趣,只要你感兴趣,下功夫,很快就会进入诗词歌赋的高雅境界。

当然学习任何东西都有一些技巧,学诗词也是需要技巧就会成效显卓,而被人误导也会走入歧途。

我个人觉得要懂的诗词,还必须要有一些解读文言文的功底,才能进入诗词歌赋的深邃领域。

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先易后难,学诗更不能去追求那种深奥难懂的东西,唐诗宋词也不必篇篇都背诵,只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了,有些诗词也不必全部背诵,只要记得其中几句精华就好。

学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在学诗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感到有兴趣,因为文学的东西有感性,不是象数理化那样的枯燥乏味。

学诗进入一个阶段之后,你自己也会有写诗的冲动,那就放大胆的去写吧!即使刚开始是一种顺口溜的东西,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写出精品来!

写诗词那是有一定的格律的,但是要学其中比较通俗易懂的就可以了,更不能刻意的去追逐什么平仄,那都是古人用来吟唱诗词的老规矩,有很多是忽悠人的,诗词只要你读的朗朗上口,有情趣就是好诗。

另外古诗词中有很多感乱离伤的华丽词藻,那是一种悲伤厌世的情结,学诗者不要陷入那种境界!


中华古典的诗词是人类开创文明以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凡古近代诗词,具有很强的优良特性。语言丰富精湛,思维方式有独到之处。

韵律节奏有条不紊,语言精细而不油腻,承转哲理情感洞察秋毫,韵律朗朗上口。

诗词所表达情感,或怒吼,或沉默,或豪放,或审视,或怜香或惜玉。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完美印象。

如何系统地理解和读懂古诗词。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历史,环境,地理及人文背景等。

若是只会朗读诗词,就感觉不到古诗词语言里凝聚的“精气神"所体现的各种文化内涵和壮美之举。

古诗词的想象空间有他遐想的弹性。活灵活现的秀美情景只能在读懂中得到体验。

诗词中词序倒置,成因叙语,过度接转中体现的景入情,情入思,思入赋,赋述景。围绕主题而作文章。必须跟上诗人的节奏。如王安石《梅花》粗略和细品的意境会出入很大。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写墙角的数枝梅严寒独自开到梅花自有喑香来。墙角虽不引人注目,但梅花依旧坚守严寒独自开。体现了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此乃诗词有顺水推舟下不费力的精品佳作,让人回味无穷。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写诗词的一种高尚情操,登高望远中表达出来的不凡胸怀抱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里的“鹳雀楼”,就是地理位置,读这首诗时,要清楚"鹳雀楼”是什么样子的楼,在何处。还有诗人的操守等。

[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象这类诗词,“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用来直呼诗词的内容。这个更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也更容易发挥作者的思维表达能力。

诗人用自然美景,透过一种独到的方式清楚轻松地用情调氛围来调侃。前两句诗词,诗人用浪漫的情调以"黄"托“翠"以“白"衬“青",从而达到色彩鲜活,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展示在人们眼前。从黄鹂鸣,白鹭飞,进而由下至上,由眼前所见“窗含雪"到思绪万千的“东吴"万里之遥的船。意境深远,让人赏心悦目。

啰啰嗦嗦地说了那么多,我想理解古诗词的精髓所在,是对古诗词的最好理解。而古诗词的最高境界是“既可有我也可无我“。如何达到“有我无我“,靠作者,读者去感悟。不仿多从诗词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和哲理性去理解吧。


一篇古诗词,相当于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短短几行,传达出作者的心绪与感情。

要想读懂古诗词,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了解古诗写作的背景。比如盛唐时期,写出的诗,大多是借描绘盛唐情境,抒发作者的心境,中唐开始衰败之后,多是战乱或者哀叹民生疾苦的诗;写作的背景就基本上奠定了古诗的基调;

其次,了解作者。我们知道写诗的作者有擅长写山水诗的,有擅长写塞外诗的,有擅长哀叹民生疾苦的,有擅长写儿女情长的,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主要流派,对读懂古诗也是一种帮助;

第三,从诗中描绘的意象推断。比如我们习惯用柳叶代表思念,挽留;用鹧鸪代表凄凉;用狂沙代表悲壮;诗人惯用的意象,我们掌握了基本上就能推断出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四,联系题目、诗句、注释。有时候会出现诗句中都是描绘的一片明朗之色,但是一看题目,发现却是在反衬,而注释有时候能够很清晰的交代创作背景,也是对你读懂古诗词的一种帮助。


首先要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去写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生的生活是什么样,作者的内心深处的感情。

在理想了上述历史背景后,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懂,理解其内容,再把重点字理解清楚,读诗时能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例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的游人醉碎,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是作者对朝庭的不满,大意是:山外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暧风把你们这些昏君大臣都吃醉了。简直把杭州作为首都汴京了。

作者这是在失去家园,跟朝庭逃亡到杭州时写的。作者的目标是;醒醒吧,我们不要再昏迷下去了,我们要重振雄师,打回我们的首都汴京城。

读者如果把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内心世界弄懂理解了,才算是读懂了这首诗。



一看诗词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和境遇,再看诗词所写的物和景,如雪雨月,落叶流水大雁之类的,一般这些物和景都有固定的含义,将这些物和景连起来组成意境,比如秋夜落雨之类的,再联系作者的境遇和内心的思想,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此就可以理解古诗词的意义了.

另外如果是写景的,可以通过想象的方法,想象古诗中描述的景象,一来助于理解古诗,二来也可以锻炼想象力。

高考语文斋认为,学生为了考试例外,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既要顾及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生活情况,还要了解古诗词写作的艺术规律,又不能机械地死板地片面地认识:因为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

对同一首古诗词有不同的认识理解是很正常的。一千人读沙士比亚《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如果拍成电影电视剧,人物就死了,单调如一了。因为没有读者想象再造的空间了。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我们根据我们的生活阅历,去想象,去理解,去体味,去感悟,读着读着,有时就会潸然泪下,有时就会拍案击掌,有时就会扼腕赞叹,有时就会仰天长啸,有时就会低眉心折……这样就会有独到的见识,将收获颇多。也就学活了,也就做到了古为今用。

至于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生活情况,以及古诗词写作的艺术规律到处都可以查到,也可到“高考语文斋”头条号查阅《不会鉴赏古诗词,看这招,准会!》系列文章,我就不赘述了。我想特别指出两点:

第一,一定要自己先去理解。不要先去看別人的认识,先入为主,这就会影响你的见解的发挥。自己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品味古诗词的感情之真、意境之美、道理之深、学识之博。达到诗我两忘的境界。徜徉其间,流连忘返,韵味悠悠。

第二,只要恰如其份,自圆其说,达到赏美愉悦,可以有自己的别说新解。譬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是写生死不渝的爱情,有人领悟用来写老师的奉献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生的三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你看,王先生对三首古诗词的独到领悟,想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推陈出新,別出新裁!

草民愚见,不足为训!


古人之诗词,非做作而来,而是古人谈吐心中的感想,所以呢要理解好古诗词一定要看做的当时的背景心情以及所处的事情,古人有其固定事物代表其所固定的事情故尔可以了解一下,当然了果然也喜欢引经据典你多读一些古典的经典故事也会对你有所帮助,而且呢呢有一种带入感把你自己当做当时的作者当时的处境你会怎么想揣摩作者的心思心理,当然了在当今这个社会是个应试的社会如果你想学好这样的可以多读多写多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嘛,你什么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只不过是多了一点技巧让你少走点弯路而已


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求甚解”。放弃“懂”这个概念,应该追求的是“通”——同感心、同理心。距离我们遥远时空的一个古代诗人,为什么把这些极其精炼的字词呈现给我们?一定是有一个原因让他不得不发感慨,而且要把这感慨发得极其艺术,才能抵挡时光的洗刷,不被遗忘不被诋毁,原汁原味地传到我们面前。

我们要代入这样一个不同时空的诗人的心理才能体会这首诗的寄托,因此我们要发挥想象,比如说假装自己是一个古装戏的演员,要演绎的就是写作这首诗那一刻的那位古诗人。于是我们要理解他所在的历史、身处的矛盾、他命运的曲折精微之处,渐渐得出一个诗的灵魂、来自他却内在于我们心中。

然后就是诉诸形式的演习,诗是极其注重形式的艺术,闻一多说的集合了建筑美、舞蹈美和音乐美的大成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大声朗读,读得忘乎所以,不要停下来琢磨典故和隐喻。把典故和隐喻首先交给形象思维,让它作为意象直接占据自己的想象力。最后的一部才是理性上场,组织起这一切,探索你“懂”的潜力。

读古诗唯一的客观要求,就是多读、尽可能读诗人的全集。因为中国诗歌的一大特征是它们都和诗人自己的历练紧密相关,以至于汉学家宇文所安直接把杜甫的诗定义为“自传诗”,这一定义基本也适用于大多数的中国诗人,所以我们读编年体的全集,便能知人识世,诗言志,志之所倚弄懂了,自然诗也就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