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一揉一捻皆学问

 fjianru 2020-04-04

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后出锅摊晾,接着便进入揉捻这一环节了。“揉”与“捻”,两个动作,看似简单,却大有讲究,这里面的学问或许甚少有茶友们了解。今天小娟就给大家讲讲揉捻工序的“学问”。

什么是揉捻?

揉捻,是普洱茶鲜叶杀青之后的制作工序,通过“揉”和“捻”的动作,将近似自然叶片形态的杀青叶,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使杀青叶面积缩小,揉卷成一定形状的过程。

“揉”,就是揉出条形,使茶叶条索卷曲成形;“捻”,就是破坏叶片组织,使其细胞裂开,挤出茶汁,茶汁附于茶条表面,增加粘性,利于成条的同时,茶叶内部有效成分(茶汁)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有氧菌群接触,利于后期转化。用开水冲泡时,可溶性的物质就容易浸泡出来,增加口感。揉捻使叶片细胞挤揉裂开的程度叫“细胞破碎率”。细胞破碎率越高,茶汤的滋味越浓烈,但不耐浸泡。反之,茶汤滋味淡薄,耐泡性增强。因此,普洱茶外形色泽的油润程度、茶汤色相的亮度、滋味浓醇厚度等,与揉捻很有关系。

若揉捻过度,茶汁浸出多糖类物质粘在茶叶上,后期茶汤净度不够。若揉捻不足,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黄叶,制成的毛茶成为“泡条”。有茶友提出,普洱茶可以不进行揉捻吗?揉捻对茶叶日后转化起关键作用,不揉捻的茶叶,由于细胞壁完整,其茶叶内部有效成分无法释出,不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及有益菌群接触,不利于后续转化。

如何进行茶叶的揉捻?

茶叶揉捻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手工揉捻现多应用于小批量的古树茶生产,机器揉捻相比较而言更为省力,生产效率高,多用于台地茶等大宗茶品的生产制作。在普洱茶诸多制作工序之中,揉捻这一步骤的机器与手工之间的差异是最小的。手工揉捻与调节适度的机器揉捻几乎无法在品饮时加以分辨。

根据揉捻力度来看,粗枝老叶,由于革质化程度高,所以即便使用重度揉捻,依旧无法使得茶叶形状得到很大改变。对于中壮等级的茶叶,揉捻的控制力度变化较大,要香气高扬,则轻揉捻,要味道浓,则重揉捻。对于芽尖这种嫩叶,本身比较适合最轻度揉捻。另外,如果要茶汤浓酽,自然揉捻力度要大,揉捻时间要长。而以香气见长的茶,则不宜重度揉捻。一般而言,若制茶是以制作生茶为目标,则毛茶揉捻程度相对较轻;若以制作熟茶为目标,则毛茶揉捻度应相对提高。

揉捻过程加压轻重与加压的时间,对茶条的松紧、扁碎有很大影响。揉捻程度的轻重,对叶细胞破碎率与普洱茶内质的色、香、味关系更大。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以重压为主,转速要控制“慢、快、慢”,两者要相应地配合。

根据揉捻时间来看,揉捻时间长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看揉捻叶的老嫩;二看揉桶直径的大小;三看甩落在揉盘上的叶条索紧结程度。

根据茶叶温度,可分为冷揉和热揉,具体操作上,“嫩叶冷揉、老叶热揉”是基本原则。

冷揉是指杀青叶经过一段时间摊晾后,再进行揉捻,一般用于较嫩茶叶,因为嫩叶的纤维素含量低,韧性大而角质层薄,果胶物质高,揉捻时容易成型。嫩叶冷揉能避免揉捻叶摩擦发热带来的“黄熟”,可保持“杏黄明亮”的普洱生茶汤色和嫩绿的叶底。

老叶应出锅后趁热揉捻,老叶叶质硬,纤维素多,果胶少,含有较多的淀粉和糖,趁热揉捻有利于淀粉继续糊化,有利于增加叶表物质的粘稠度,老叶中的纤维素较多,热揉可以使纤维素软化易成条。热揉的缺点是叶色容易变黄,有水闷气。热揉的茶汤色浑浊,入口有燥感,水路略粗。

实践出学问,普洱茶的制作工序亦是如此。在一道道复杂的揉捻工序中衍生出各种揉捻的知识,也制作出一件又一件优秀的茶品,可谓慢工出细活,匠心出精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