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留下遗憾,抓住塑造孩子人格的三次机会,家长的陪伴会有回报

 碧海真空月如水 2020-04-04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在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居然有1.5万人!我对此非常的理解,但又想说几句。

从教20年的职业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这些孩子应该很优秀,毕竟一年50万的留学费用。绝非一般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孩子的父母,一定是成功人士,在基因层面,这些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可是,为什么要放弃陪伴孩子的机会,在他们最需要你们的时候,让一个孩子背井离乡,漂泊在外?

从专业的角度看,我们不赞成爷爷奶奶带孩子!太多留守儿童的现实,触目惊心。因为,老人对孩子管教的角度,很特殊。

我本人就经历过这样的案例!

我的一个长辈阿姨,找我给家里的电脑安装游戏。本来我还纳闷,老太太怎么玩上网游了?

刚装好游戏,阿姨就给孙子打电话“宝宝,奶奶家的电脑可以玩游戏了,你妈不让玩,回奶奶家来玩。”

我跟老太太聊天,才知道她老人,家居然跟孩子妈争夺孙子!为了孩子学业,孩子妈已经禁止了孩子的游戏。

果然,第二天遇到大嫂,我遭到了白眼!

我当时的感觉很窝心,说心里话,有点对不起大嫂,人家管孩子费尽心机,我帮了倒忙,也不敢劝阿姨,除了被埋怨,没有别的用处。

直入主题吧!

一个人的成长分成四个阶段!

0-6岁阶段,是培养孩子家族认同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陪伴,爱护!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残忍教育:一切让孩子习惯丛林法则,吝啬拥抱和爱护,就算野兽在这个阶段,成年兽都会对幼崽关怀备至。

6-12岁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养成的阶段。家长一定要从生活习惯养成的角度,培养孩子早起早睡,适当运动,有节制的饮食等等习惯,家长要死看死守!

12-18岁阶段,是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阶段,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养成与人相处的技术,家长要给出必要的指点。

18岁以上,是一个人成长创业的阶段,需要家长给他一个家。当累了,倦了,想到家,就有温暖,心里有依靠。其实这一切,都是前三个阶段的心理养成结果。

我遇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无法教育的熊孩子,拒绝学习,拒绝做事,家长很郁闷,老师也束手无策。

说一个最真实的案例,孩子撒谎成性,家长为了找一所学校收留他,费尽心机。他创造了一个记录,被一个城市所有高中学校劝退的记录!家长见到老师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拜托老师帮忙管教,非常经典的一句话“老师,该打打,该骂骂,我们一定支持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我被逗乐了,“家长,这个孩子是你的,又不是我的。老师没有任何资格打学生,更不能骂。”

其实,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把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别人!

我曾经看过一所学校,打出了一个巨大的标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世界没有神。

正是因为,没有神。或者说,没有虚无缥缈的所谓神一样的老师,任何孩子都要送到学校,经历学校教育,让孩子在人群里成长。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守规则,每一个老师都会处在一个正确的心理位置,对待一切孩子。一个孩子送到学校,不是为了享受爱,而是受教育,这一点家长的确做不到。

但是,首先这个孩子要接受,并且能够融入这个环境,这就需要0-6岁的心理养成成果,对团队和民族、国家有认同感。

这是一切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看似不重要,其实是最重要的人生养成,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浮云!

我遇到最棘手的案例,就是一个学生每天白天睡觉!一睡一天!晚上玩手机,玩到凌晨5点!

我和家长联系,家长是夜班,没有时间管理!最后留下一句经典语录“老师,就拜托您和学校了。”

这种孩子的心脏和大脑,因为长时间错乱的生活作息,已经很脆弱了!跑步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一般情况下,处理这种问题,在社会上有专业的机构。也传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乎,有人把这种问题推给了应试教育!说什么,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内容太难,忽视了很多更重要的东西。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任何教育只要不是技能教育,学习到的内容,,大多数用不上,这就是现实。那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没用,或者出了问题?

所有的教育都有问题,所有的教育都会推出天才,也会制造废物。因为,教育本身就是培养行为和心理习惯。但没有一所学校可以教人成功,这就是现实!

古代科举制,用八股文取士,都是走的一个套路,现代公务员选拔,也无法逃离这个套路。

有些人说,“没有废物,只是人才放错了地方!“有道理!但是,这是一个高级的诡辩论!

古人有一句话,男怕投错行,女怕嫁错郎!

这才是真现实!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源自,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付出艰辛的努力,不是别人赐予的!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老先生说的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每个人教育孩子,都是盼子成龙。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曾经的曲折,于是乎迷恋所谓的,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把孩子送到国外。

让一些外国老年人帮忙带孩子,付出了巨大的家庭成本。怎么看都是自作聪明,误了孩子的一生。

一个孩子这么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亲爹亲妈尚且对孩子有厌倦的时候,何况素不相识的老人?

听说国外只有一个神,比较愿意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圣诞老人,就是有点懒,365天,就上班一天。

平安是福,什么才是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养成平常心,稳重的处事态度!能够理解什么是难得糊涂!其实,愚钝是一种更高级的情商,只有这样才能抗灾抗难,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人一定要把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否则就是真糊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