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市场近年来稳步快速增长,总收入由2013年的2638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27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5%。未来伴随城镇化深入,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外出用膳的比例仍将增加,餐饮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餐饮市场由3部分组成,中餐,西餐及其他餐饮。中式餐饮是其最大的组成部分,2017年占比80%。中式餐饮种类繁多,火锅占比最高,按收入计,2017年占中式餐饮市场13.7%。 为什么火锅会成为中国餐饮市场的第一大品类呢,并且占比仍在快速提升? 火锅广受欢迎,可归因于: 1)包容性好,a.千人千味,其含有各式各样可供选择的食材、底料,蘸料,小食,个人可根据偏好的口味自由组合。一桌人,不管来自天南地北,口味喜好各不相同,却能在一张桌子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味。b.搭配性强,越来多的品牌开始提供特色菜+火锅的形式,顾客吃完特色菜后,将食材添加入汤内作火锅。近些年在上海杭州区域崛起的哥老官就是鱼蛙+火锅的代表性品牌。 2)新鲜健康的烹饪方法,符合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与营养的趋势,近两年清水锅的流行是这一趋势的最佳印证。 3)就餐方式的社交元素。a. 易分享,食材和底料蘸料的多样性天然造就了品类众多的吃法。顾客之间常常会分享自己的“独家秘方”,在保持经典食材忠诚的前提下,对创造食材新组合乐此不疲,比如去年在抖音上红极一时的抖抖面筋球,番茄牛肉盖浇饭等;b. 趣味,火锅需要食客自己动手,比起其他餐饮方式,火锅多了DIY的乐趣;c,长时间,涮食材和蘸料过程不长,但食材种类多,动手次数便需要很多,天然造就了火锅就餐时间多于其余方式。据统计,消费者火锅食用时间平均在90分钟以上,而普通的中餐平均时间仅为53分钟左右。顾客之间交流的时间也长了,不用面对菜吃完了,聊天还没尽兴,不好意思继续停留的尴尬。易分享、趣味,长时间,使火锅成为社交的完美载体。 这是我个人的愚见,请大家补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