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设计:统编版四上《梅兰芳蓄须》

 剽悍前行 2020-04-05

  设计:蒋军晶

          教学设计方向:

                让学生忙

                让所有学生忙

                让所有学生忙“探究”

          教学操作思路:

                不提细碎问题

                多让学生动笔

第一步:词语理解

1.有些词和战争有关,我们没经历过,所以不太理解:

沦陷  侵略者   汉奸  日伪

2.有些词和戏剧有关,我们不太关注,所以不太理解:

优伶  旦角   

3.有些词比较生僻, 我们没接触过, 所以不太理解:

日本侵略者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找到了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

然而,日本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又“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

但面对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这样一位同样受日本人民爱戴的艺术家, 他着实有些无奈。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梅兰芳的良苦用心,终于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

4.小结: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不理解词语,要想办法疏通,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理解。

第二步:除了词语难以理解,文章中一些人和事也让人难以理解。

1.下面这些问题你们心里闪现过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日本人为什么几次三番邀请梅兰芳演戏?

梅兰芳这么喜欢演戏,为什么要拒绝日本人邀请?

演戏为什么就是“失去民族气节”?

日本人已经看出梅兰芳在找借口,为什么不逮捕杀害他?

2.你心里还闪现过什么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选出重点问题全班讨论)

第三步:梅兰芳拒演,会失去什么?

1.文章重点在梅兰芳拒演,为了拒演他找了哪些借口?

避难香港

蓄须

注射三针伤寒疫苗

2.梅兰芳拒演意味着失去很多东西,失去什么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讨论)

失去体面的形象

失去奢华的生活

失去安定的生活

失去登台的机会

失去生命

……

3.小结:了解上面这些“失去”你才能了解丰子恺所说的“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第四步:这么多失去,你们觉得对梅兰芳来说,哪一种“失去”最痛苦?

1.是的,对于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失去舞台不能演出非常痛苦。

2.感情朗读。

但是,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péngpài)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