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域流量到底怎么玩?我们用美食做了一份入门全指南

 野猫商学院 2020-04-05

“私域流量”这一概念自我们以其为主题,开展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千人峰会之后,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人们工作日热烈讨论的话题。
但在多数时间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仍众说纷纭。在纷乱的阐释之中,即使企业能明白“私域流量是什么”,也将产生更多迷茫:

“是否适合我?”
“到底怎么做?”
“做了之后,能得到什么?”
……
要回答这些问题,比起文字阐释,不如切实地以某个大家都熟悉的、可被广泛借鉴的行业做研讨。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广州餐饮业中的连锁酒家(茶楼):
1. 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 门槛不高,竞争充分且激烈;
3. 大型门店资产重、运营要考虑的因素极多;
4. 以线下门店为主,没有天然的互联网属性;
还有最后一点:
5. 聊什么能比聊美食更令人熟悉且开心?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回答“私域流量有什么优势”
注视该行业里那些数字化较成功的品牌,评估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并建立评价标准。
然后回答“处于不同阶段的品牌应做些什么动作”
细化各品牌所处的不同阶段,并解答各阶段的策略重点应落在何处。

本文将挑选有代表性的5家酒店作为对象,梳理一份值得参考、可被借鉴的私域流量指南。特别针对想要开始做私域流量的品牌,初期应如何落地执行、导入流量、并逐步开始建设进行了相应的解析。

 私域流量优势 

当人们认可某件事“有价值”,经营者最关心的是:那这个价值到底值多少钱?我们不妨“市侩”地去估算一下。在本次的5家酒楼“炳胜”“陶陶居”“御口福”“广州酒家”“点都德”中,我们以陶陶居为例。

陶陶居目前共有13家店,拥有完善的在线会员系统、在线电子商城,以及多样的将线下门店流量引入线上公众号(流量池)的方式。


  经济成本  
此处不计管理成本
其使用的在线会员系统(CRM/SCRM)具体细节不便在此透露,但在MarTech营销技术领域中,此类CRM/SCRM以及电子商城的市场价格是较稳定的,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另外,其运营期间内容质量有过跃升,推测是曾增编了一定的运营人员……

这里不便列更多的解析与细节,但大胆猜测,陶陶居为建设流量池付出的成本主要在于:CRM/SCRM的技术建设费用、维护费用,以及内容团队增编的人力成本。技术投入若以月度分摊,并和人力成本一起统计,折算下来应当<10万元。

  带来的效益对比  

目前其公众号活跃人数预估为40万,头条平均阅读1.6万,次条平均1万(参考西瓜指数)。服务号每月可发文4次。若按市场价格对这批阅读量进行估算,或者说若想在广告市场上得到相同效果需要的投放金额+内容制作的成本,预估将>10万元/月,这个数字,已大于上述主要成本均摊后的月费用了,而这仅仅是其广告信息曝光的价值,还未曾将电商、运营、品牌等环节的价值计入(后续将提到)。

图源:陶陶居在线商城

最重要的是,对MarTech与新媒体有所了解的人就会明白,技术支出和增编人员等事项的弹性很大,完全可视企业规模进行相应调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拥有一定待开发流量(包括线下及线上)、没有重大失误或运营漏洞的前提下,建设流量池这一策略的效益将远大于经济付出

但事实上我们是在对一个数字化转型较为完全的品牌进行解析,而其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我们知道乔丹扣篮无非就是先跳起来、然后把球塞进篮筐,又如何呢?能让我们也跳得更高的,是如何像乔丹一样训练。

又或者,如果仅仅是对“私域流量”有所认知,并不希望盲目的砸下大量资源,难道就不能建设流量池了吗?其实仍然是可以的。因此重点在于:

如何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得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成果?

 初期 

以“御口福”为例。这是一家餐点很用心的酒店,定位较高,在广州有4家大型门店,曾被评为广州美食地标(笔者注:有着可能全城最好吃的水蛋)。但与之相对的,其线上公众号预估仅1-2万的活跃数,远远低于其业务流量与品牌声誉度。过硬的产品、良好的口碑、庞大的潜在流量……这样的品牌显然拥有巨大潜力。

御口福部分餐品

但若参考陶陶居,难道购置CRM/SCRM就可以实现数字化了吗?显然不是的。

事实上,要植入一个具有扫码点单、会员积分兑换等功能的系统,并不仅仅只有经济成本,还有庞大的管理成本:比如全体员工的使用培训、各部门工作内容的调整……“数字化”实质是一个战略层级的转型,其事务之繁琐,并不像笔者写两个字这么轻松。

因此初期应以低成本的基础建设为主。我们可以以市场端、内容端作为划分,为更高效的运营建立基本的生态条件。

 市场端:建立流量池雏形 

在餐饮业,当前大家广为熟悉的线下流量导入方式是“扫码点餐”。但对于御口福这类高客单价的偏高端酒店而言,服务员的服务质量、菜品讲解和推荐是很重要的,“扫码点餐”提供的便利性反而意义不大。我们应选择一些在初期不具有技术条件、也无需大面积人员培训的流量导入手段。

比如就餐时的纸巾,扫码关注即可免费领取;出示关注界面,即可领取小糕点一份……笔者上周在甘思咪哚(一家云南菜餐厅)就餐时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就领到一份小汤圆。而这一切,仅仅需要在桌面放一份小海报,或者在菜单上增加一块说明。

此类引流方式虽然被动,也因此引流效率有限,但胜在对用户而言零干扰,可以长期放置,细水长流。还有其他轻便的方式就不在此一一拆解、赘述了(如有兴趣可关注弯弓会员案例近期的更新)。

 内容端:建设品牌表达能力 

细水长流不代表无限的增长,因为会有流失率;怎样的内容会被用户喜爱与认可,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人们的审美变化、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甚至平台的格式调整,都在推动品牌内容运营的变化。

在前期,不妨将品牌所有的内容曝光渠道都梳理一遍。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还是服务人员话术、甚至某次地推活动的物料……将其一一统筹起来。无论企业对自己的品牌形象有着多么伟岸的定义,人们所能看见的无非是品牌的理念(MI)、行为(BI)、视觉(VI)。让优秀的内容人员进行梳理整合、用户调研、竞品调研,再组织创作,最终输出优质内容。

其次,招募/培训出专业的内容运营人员,也可以帮助企业避开经营观念上的误区。比如许多的企业在运营公众号时,仅考虑文字是否流畅优美、排版是否华丽等表象,并不利于实现“品效合一”。


 中期 

当品牌拥有一定的流量与经验之后,事实上很多事情就自然而然起来,比如“跨部门协同”的能力:内容人员梳理完后一定会发现,最了解各种餐品特色的不是文案,而是厨师。如何与厨师沟通、提炼餐品背后的卖点、研发的故事?这就是“跨部门协同”的开始。


同理,用户调研成果的共享、需要服务员协助引导的活动...数字化/流量池的本质是以“用户”为核心,在实际事务中围绕这一核心将产生大量的、需要跨部门合作的事情,这将是对管理者水平的考验,不在此赘述。

但仍然有两个需要重点关心的事项:

 01 建立及时的反馈及评估机制 

我们需要建立一些方法,去将一件事情的效益量化。若没有量化,就难以进行A/Btest,也难以建立复盘并优化的快速迭代能力——即“小步试错、快速迭代”。

比如今天公众号推送了一个活动A,后天推送一个活动B,哪个活动更吸引客人来?我们不能只有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或感觉,我们要确定孰优孰劣的同时,还要排查是哪个细节所带来的影响,才能保留优点、弥补缺点,快速迭代。

用一个读者更熟悉的事物做例子:一篇在今日头条上的文章,系统会分别计算读者的文章打开率、阅读进度、点赞评论概率,从而识别出该文章的标题是否吸引、读到哪里会令人失去兴趣、是否能引起用户互动。

最终让写作者知道,文章好在哪、差在哪、怎么改。

对酒店而言,通过特定方式的福利如“微信卡券”、“美团团购”等进行植入,就可以清晰的看到领取率、使用率等转化数据,但即使没有营销技术支持,其实也可以统计线上曝光的转化情况。这里举一个的例子:

 


其流程如下:

  1. 首先,为要植入的福利设置一个单独价位,或直接0元即赠送特定餐品;
  2. 将福利的条件设置为“用户到店后完成某件事”,比如出示推文、达到某游戏段位、身高体重为多少、携带某星座的朋友等等。有些紧跟时事热点的营销推文,还可以依据推文内容进行设置,比如最近《哪吒》爆火,就可以把“出示哪吒电影票”作为条件。主题有趣、刺激、温情都可以,只要轻便易执行。
  3. 最后查看后台该福利的使用情况即可,即使柜台是用算盘和宣纸记的账也无妨。

什么主题更能挑动用户神经?打折还是小赠品更能促进用户消费?什么内容会被用户疯狂点赞?……

想找到最适合企业自身的方法论,只要建立反馈与评估机制,并持续记录、复盘、优化、不断循环,最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02 建立核心用户社群 

核心用户群的目的并不只在于形成“传播”或者“裂变”,通过维系少量但高度忠诚的用户,可以建立品牌直面用户的交流平台。该群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和运营配合,才能保持核心用户的活跃度,并让他们主动与品牌产生交流。比如建立一个“美食品鉴群”:

  1. 遴选消费频次极高的一批忠诚用户(比如历史消费额前100位)进群,同时拒绝其余人等加入。

  2. 每次新品研发会组织品牌粉丝试吃会,为产品部门收集建议;

  3. 定期面向这批核心用户发放特有福利;

  4. 设置群内促活规则,如鼓励群员分享最近吃到的美食,并每个月为10位分享质量高的用户发放福利

这件事之所以重点提及,有两个极易被人忽视的原因:一是核心用户复购率提升+推荐朋友前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虽不直观却很可观;二是提醒经营者“流量池”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营收和数字,更在于获取资讯、运营优化、打造品牌口碑等略显“虚无”的事情。


 末 


万事开头难。如若品牌走过了初中期的数字化和流量池建设,后续还应进行什么动作?其实各品牌将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与业务情况,找到相应的发展方向。

莫向外求。

以炳胜为例,其现阶段发展“小炳胜”门店品牌,更轻快的模式就可以使用相应的MarTech营销技术;以广州酒家为例,其旗下有200+“利口福”品牌以及庞大的在线商城规模,电商领域的流量变现未来可期;以点都德为例,其携带着庞大的流量,积极地与多个品牌进行联动合作(如喜茶、酷狗音乐),不断开拓市场边界……

为何对于私域流量的讨论总会显得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或许我们现在模模糊糊地看到了答案。“私域流量”的本质内核是共通的,只是在相应的基础之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注 
本文是一篇旨在为想开始私域流量建设的品牌进行解惑的、较为浅显的入门指南。更侧重于前期的流量导入、规划运营基础等事宜。而真正的私域流量构建还将涉及更多的技术底层、数据底层、以及营销技术如CDP、DMP、标签画像等等。我们后续将进行更多的拆解,欢迎持续关注“私域流量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