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理论的发展

 tjboyue 2020-04-06

1.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春秋战国至秦汉):

《黄帝内经》: 迨至《黄帝内经》时期,古代医家总结整理了时代的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经络理论体系。

基本理论: 《灵枢·经脉》详述十二经脉的循行、病候,成为应用至今的经络理论主干,结合《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篇和《素问》中的《脉解》《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篇,共同构成了经络理论体系。

内容: 在这个体系中,“脉”依然是重要的核心内容,但已经被赋予新的含义,即“气血运行”的含义。在“十二经脉”的基础上,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并将全身的“筋”“皮”纳入了十二经脉体系,同时阐述了气血与经脉的关系。

《难经》: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对经络学说有所阐发,特别是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内经》之不足。

2.针灸理论体系的发展(魏晋至宋金元):

(1)魏晋隋唐时期:

《脉经·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晋代王叔和《脉经·平奇经八脉病第四》系统补充了奇经八脉病候,这大大丰富了经络理论内涵。

《针灸甲乙经》: 魏晋时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此书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汇集《素问》《九卷》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

基本内容: 对经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基本内容,成为后世对经络学说研究的依据。

“明堂孔穴图”: 据考证,魏晋时期已出现了直观的经络腧穴图,称为“明堂孔穴图”,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晋代《抱朴子》就引用过《明堂流注偃侧图》,唐代甄权曾进行修订,孙思邈《急备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652年)加以引用,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说明原图是用五彩标线的。

“十二人图”: 王焘《外台秘要》(752年)中又改绘成“十二人图”(将督脉并入足太阳,任脉并入足少阴)。后来在刻本中,这些图均未流传下来。

《太平圣惠方》: 宋朝对经络腧穴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早期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992年),其第九十九卷称《针经》,第一百卷称《明堂灸经》,后人又称之为“明堂上经”和“明堂下经”,其中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天圣四年(1026年)由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三卷,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次年铸成“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后期组织编写《圣济总录》(约1112年),其中按经排列腧穴,为元代各书所继承,从而完成了经穴合一。

(2)宋、金时代:

《流注指微论》: 何若愚《流注指微论》曰:“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他把经、络与脉作了区分,而且认为经与络是有深有浅的。

《针经指南》: 元代窦默《针经指南》(1325年)说:“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人镜经附录》: 明代钱雷《人镜经附录》(1606年)说:“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这一论述为以后医家所引用。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元代,滑伯仁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1303年)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1341年),其后医家论述经络多以此为主要依据。

3.成熟时期(明清至近代)

《灵枢·经脉翼》: 明代,夏英以滑氏注解配合经脉原文编成《灵枢·经脉翼》(1497年),高武《针灸聚英》(1529年)也依照此书流注次序排列绘图。

《经络全书》: 沈子禄编辑《经络分野》,徐之曾为之删订,又补辑《经络枢要》,总成《经络全书》(1576年)。

《内经注证发微》: 马玄台《内经注证发微》(1586年)对《灵枢·经脉》的注释,以《十四经发挥》为主要参考,其后又为张景岳《类经》(1624年)所依据。

《针灸大成》: 杨继洲《针灸大成》(1601年)为《针灸聚英》之后的针灸专书,内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为丰富。

《奇经八脉考》: 在这一时期,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有《奇经八脉考》(1578年),丰富了奇经八脉的内容。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其中载有经穴歌诀,分绘经脉图和经穴图(1744年)。

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在这时期有所发展,严西亭等人的《得配本草》(1761年),赵观澜的《医学指归》(1848年),姚澜的《本草分经》(1888年),都将经络学说与药物结合起来,认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是掌握药物性能的要领。温病学派叶天土、吴鞠通等人注重分经辨证用药,于十二经之外更重视奇经,为经络理论在方药方面的运用作出贡献。

这一时期在运用经络理论认识和治疗疾病方面出现了新的概念——“久病入络”。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其有较为完善的阐述。

基本内容: 强调“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指出“初病气结在卫,久则血伤入络”。治疗当因证而异,分别采用“辛香温通法”“甘温缓柔法”“辛润缓通法”等。该理论对络病的认识影响深远,为现代医家所效法,对经络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