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文脉 | 宝界山,千年文脉一线牵

 古稀老人赵 2020-04-06

作者 王维新 钱龙顺

宝界山,位于无锡太湖与蠡湖之间的绝佳位置,即所谓“两湖夹一山”,与鹿顶山形成双峰对峙,北望鼋头渚,南眺军嶂山,西望浩渺太湖尽收眼底,俯瞰蠡湖、宝界双虹和城市风貌,一览无遗。登高望远,以鼋头渚充山为首的一脉青峦向南延伸,宝界山、漆塘山、石塘山、雪浪山、军嶂山……把浩渺的太湖与灵秀的蠡湖相隔,构成了青峦叠嶂碧波荡漾的一幅美丽画卷。

江南文脉 | 宝界山,千年文脉一线牵

相传,宝界山有一村落名宝界村,历史上曾有朱山宝界、坡梅、湖山、笔架山等称谓。史料载,远在汉代王莽篡位时,欲迫名士虞俊就范,虞不从,殉节而死,葬于宝界山顶。虞俊,字仲卿,西汉时无锡人,年少时因恭敬孝友闻名,西汉哀帝时为御史,后擢升丞相司直。虞俊精通“春秋学”,明王仁辅《无锡县志》说其“明《春秋公羊》《左氏传》”。虞俊为人刚直,品德崇高,忠贞守节,宁死不事篡汉的王莽新政。《万姓统谱》载:“王莽执政,召为司徒。俊仰天叹曰‘愿为汉鬼,不能事两姓’,饮药而卒。”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为表彰忠于汉室的忠贞之士,褒扬虞俊的崇高气节,将其与同代拒不仕莽、舍生取义的高士龚舍、龚胜相媲美,赐朱幡(红幔)覆盖其墓茔和山顶,故宝界山亦名“朱山”。

宝界山在无锡风景名胜中并不闻名,游览鼋头渚的衮衮诸公基本不会把此山作为游览目的地,犹如出尘之山中名士,独立于热闹风景之外。但它却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北宋时的进士钱绅(字绅仲),徽宗大观三年(1109)考取进士后,入仕为官,曾为知州。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汴梁沦陷,宋钦宗弟康王赵构率部南渡长江,定都临安,建立南宋。不久,钱绅就辞官归里,隐居宝界山。在此自建别墅,藏书万卷,闭门读书,并在周围植梅树,养白鹤,自翊过上“梅妻鹤子”的生活。1133年,钱绅偶然发现有一股寒泉自山涧流出,水质堪比惠山二泉,清洌甘甜,且取之不竭。遂命人挖井、砌池、建亭,并邀请兴元府知州、宜兴人蒋瑎撰写了《通惠亭记》,至今该处仍保留有“通惠泉”石刻。至20世纪60年代,宝界村的村民们还一直用此泉水煮饭烹茶。钱绅挖甘泉德泽山村的事,始终为村民感恩赞美。钱绅还建造了“遂初”“望云”“芳美”三座亭子,为这里的山水风景点睛,也引得文人墨客相继题诗。钱绅母舅、诗人蔡载就有《钱氏四亭诗》,赞美宝界山的幽雅景致,主人情操高洁。其中《望云亭诗》云:“白云来何时,英英冠山椒,西风莫吹去,使我心锦摇。”

明代,又有一位文人陈宾隐居于此。陈宾是天顺六年(1642)举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升任吏部稽勋清吏司的郎中,执掌朝中文官的处分评议。但他不善逢迎,后外放山西,后曾任福建布政使,官声良好。陈宾辞官还乡后,隐居宝界山,自号“晋庵居士”,并著有《晋庵集》。他在宝界山植梅百株,名谓“梅坡”。早春时,梅花傲立风霜,凌寒怒放,至上世纪70年代,这里仍有古梅发芽绽放。

明代,王问、王銮父子隐居宝界湖山草堂,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王问,字子裕,号仲山,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其子王銮,字汝明,号继山,嘉庆四十四年(1565)进士。王问在此置景35处,如湖山草堂、坡梅、万松经、白莲池、俸鹤田、六角亭、马蹄界、醉词、青枫碑、通惠泉石刻、试茗、弄玉石矶、香炉田、龙头头、笔架山、仙人洞等,并绘有《宝界山图》。明代苏州人文学家归有光,著有《宝界山居记》,描绘了太湖之畔山光水色,赞美王问父子的高雅作为。归有光写道:“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之外,而天宝之末,顾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归有光说自己虽未去宝界山,但在万峰山读书时,看到过宝界山的风光。令他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风光,由此慨叹:仲山父子隐居于此,尘世间一切事务对他们来讲都如浮云过眼,从来不会骚扰他们的清明心境。这种境界如何能达到啊!谁能达到啊!归有光号称明代第一大家散文,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的宝界山,由此闻名于世。

江南文脉 | 宝界山,千年文脉一线牵

宝界山曾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钱氏祠堂,乃清雍正七年(1723)至乾隆三年(1738)期间由钱氏家族筹资所建。祠堂前后皆为五开间,中有天井相连。天井中的百年银杏至今还在。每年清明冬至,祠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与祭拜。1964年祠堂被作为旧时代遗存遭拆除,建筑材料被用于建造生产队的蚕室。

宝界山村是一块深受文明浸润之地,至晚清时期,钱氏还出过父子(父钱元高、子钱炳文)修识郎和五品顶戴的钱茂顺。宝界山村也比较富裕,清末至民国时号称“百船之村”,村里拥有九十九条半大船,另外半条是和漆塘共有的。日伪时期,村上成立了自卫队,实施武装自卫,村民尚能各就各业,如常生活出勤。1934年,为宝界村民出行方便,著名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将自己60岁诞寿资全数捐出,在宝界湖渡口,建造了一座60孔长桥(庆贺荣德生60寿辰),也称“宝界桥”。宝界桥6米宽,375米长,是当时华东地区最长的桥。改革开放后,时代快速发展,老宝界桥已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1994年,荣德生之孙荣智健又出资3000万人民币,紧邻原宝界老桥,另建了一座宽阔的宝界新桥,形成了双桥并列、飞跨蠡湖的独特景观,人称“宝界双虹”,为美丽的蠡湖又添一处人文景致。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了土改运动、成立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宝界村的历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上世纪70年代,为了生产更多粮食,这里曾大举围湖造田,向山水要粮。80年代,宝界村一带被划归市园林局管辖,村民成了非农业户,但政府又不安排工作,村民们自嘲成了“二流子”。无奈之下,村民开始自已集资办厂,经济搞得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村集体积累了不少资金,迈出了市场经济的第一步。

历经时代更迭,至21世纪初,宝界村的明清建筑仍保存完好,王问故居湖山草堂、观音堂、大佛地(湖山寺)等建筑,以及解放初所建“农会”、生产队蚕室、老年活动室等也都未遭严重破坏。2008年6月,据说是治理太湖、改善环境的需要,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宝界山村终于被夷为平地,令人扼腕叹息。宝界山村民魂绕梦牵、依依惜别故园,回眸竹林深处,石流可见,青风碑、试茗、欢音堂、大佛地半壁、笔架山招蔭、仙人洞、青石丼、金坞丼、影映、草池塘皆已不再,从南到北西,山山可见,只有宝界山村被夷为平地,村民纵有万般不舍,也难以回天。

江南文脉 | 宝界山,千年文脉一线牵

其实,国家早有规划,为发展观光旅游业,宝界山一带已划入国家5A级“太湖鼋头渚景区”,那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本应得到更好保护,通过精心设计,兼顾自然山林和人文历史,让游客在观赏宝界山湖光山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历史厚重和人文魅力。宝界山上可以建立观光平台,与鼋头渚的“鹿顶迎晖”形成双峰对峙,互为映衬。站在宝界山头,可俯瞰蠡湖和城市风貌,也有利于改善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的入口形象。

改造后的宝界山顶,建起了圆形观景平台,外形无可圈点。共三层,二层是茶室,隔着四周的玻璃墙,外面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第三层无顶盖,有一圈围栏,可360度观景。绕行一圈,能看到太湖,蠡湖的形状和走向。极目远眺,仙岛、三山、鹿顶山秀丽风光,映入眼帘。宝界双虹桥、蠡湖大桥横跨蠡湖两岸,市内高楼林立,市中心也隐约可见。山脚下入口处,有醒目的“宝界山林公园”门墙,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宝界山居记》全文也成为醒目石刻,矗立于拾级而上的山步道上。

王问手书的石刻有二处,散落山坡,王问故居移至宝善庵旧地,已获重建。宝界山步行道的山沟溪水边,有“试茗”石刻,对面岩壁有“弄玉”两字,相映成趣。南山顶还有“石矶”两字,为登山者营造气氛。山顶重建了二层楼古建筑望湖阁,飞檐朱栋,可谓壮观,登临远望,不禁让人联想起唐代王之煥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世事沧桑,风云聚散,百年陈迹虽然不再,但断章重续,经重建和修葺的宝界山又面貌煥然。千年文脉一线相牵,但愿从今往后,宝界山的历史文脉不再被中断。

江南文脉 | 宝界山,千年文脉一线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